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
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封面图

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

章妮,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0.0

书籍简介:

本书关注的是1980年代与1990年代以来上海、台北与香港三城文学中城市、都市乡土空间想象的生成与变迁,由此阅读三城文学甚至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格局中都市想象的一种聚焦方式、取向及其可能走势,思考三城都市文学的成熟在中国文学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介绍:

章妮,湖北宜昌人,现任教职于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青岛市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等课题,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等若干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已在《当代文坛》、《求索》、《香港文学》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与他人合作编著《当代新闻编辑实务》、《大学语文》等。

书籍目录:

兴趣、问题、细节:读章妮《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

引论

第一节 研究借鉴

第二节 时间跨度和空间选择

第三节 样本选择

第四节 基本构架

第一章 “都市乡土”

第一节 流动的“乡土”

——“乡土”概念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都市乡土”辨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三份刊物的城市想象流向

第一节 形象渐行渐浓的“上海味”

——80年代《上海文学》的上海想象

第二节 都市热情的现代化荒城

——80年代《联合文学》的台北想象

兴趣、问题、细节:读章妮《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

引论

第一节  研究借鉴

第二节  时间跨度和空间选择

第三节  样本选择

第四节  基本构架

第一章  “都市乡土”

第一节  流动的“乡土”

——“乡土”概念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都市乡土”辨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三份刊物的城市想象流向

第一节  形象渐行渐浓的“上海味”

——80年代《上海文学》的上海想象

第二节  都市热情的现代化荒城

——80年代《联合文学》的台北想象

第三节  空间游走、索骥与“香港性”剖析

——80年代《香港文学》的香港想象

第三章  街巷与街区:穿越历史与现实的论述

第一节  后街人生

第二节  街与家的同质性

第三节  街巷的空间意涵

第四节  街巷沉浮史

第五节  空间差异与生命记忆

第四章  社区:记忆与失落

第一节  眷念弄堂氛围

第二节  漂流的眷村

第三节  从唐楼到屋村

结语

第一节  都市乡土的窘迫

第二节  我城与他城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都市不仅具有都市共有的物质景观与精神景观,更拥有乡土空间蕴藏的独特个性。章妮所著的《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深入分析中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现当代文学“乡土”内涵的流变,并建构“
都市乡土”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梳理了1980年代以来上海、台北与香港三城文学中城市/都市乡土想象的生成与变迁,尤其是街巷、社区等空间的具体想象。本书由此探讨了三城文学甚至201A纪中国文学整体格局中都市想象的一种聚焦方式、取向及其可能走势,思考三城都市文学的成熟在中国文学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编辑推荐:

本书向读者展开了开阔丰富的人文空间,就在于作者以知识去展开思考的深入。作者在空间理论和相关的文学史理论上的准备是扎实的,《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围绕上海、台北、香港三座历史各异的城市在城市空间想象上展开的文学,探讨城市化程度,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等思潮与空间想象的关系,揭示城市文学审美独立性的成熟如何完成于城市空间想象的展开中,呈现上海人、台北人、香港人的身份和历史如何存在于不同的城市想象中。《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一书探讨“都市乡土”,以上海、台北、香港的互为参照展开,在普通弄堂、花园洋房、新工房中展开的上海空间想象,在眷村、窄巷中展开的台北空间想象,在旧城区、屋村、里巷中展开的香港空间想象,各有其城市地域特色,更有其历史沉积性和民间原生态。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13646
如需购买下载《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象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7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