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析化学
水分析化学封面图

水分析化学

张伟, 鄢恒珍,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9.0

书籍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水质分析的各类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且对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做了详尽的叙述与介绍,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培养和训练。同时本书还介绍了水分析化学的任务、常见的水分析方法及一些典型实验。

作者介绍:

张伟,湖南城市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高级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了《水泵及泵站》、《水力学》、《水工程施工》、《水处理新技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与指导工作,每学年平均完成教学工作量500多课时,教学质量优良。近年来先后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湖南省科学计划项目及中国海外智力开发项目各1项,校级教改课题1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各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四);主持或主要参加并完成了多项横向项目。近年来,在《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报》、《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兰州理工大学学报》及《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国内影响较高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2篇。

书籍目录:

第1章绪论1

11水分析化学的性质和任务1

111水分析化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112水分析化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

12天然水的特性2

121水分子的结构2

122水分子的特性2

123天然水杂质3

13天然水的特点及水污染4

131天然水的特点4

132水中主要污染物质5

14水质分析的方法9

141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9

142滴定分析法9

143重量分析法10

144仪器分析法10

145水质分析方法的选择11

15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11

151水质指标11

152水质标准14

16水质分析程序15

161采样容器16

162采样方法16

163水样的保存16

164水样预处理17

165水质分析结果的表示18

思考题18

第2章水质分析与管理19

21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9

211布点方法19

212水样的分类21

213水样的采集22

214水样的运输和保存23

215水样的预处理24

22纯水和特殊要求的水26

221纯水分类26

222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27

223特殊要求的水27

23分析误差及表示方法28

231真值(xT)28

232误差与准确度28

233误差的分类及其产生原因29

234消除或减弱误差的方法30

235精密度与偏差30

236测量结果的评定32

237随机误差的处理32

24实验室的质量控制34

241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使用35

242其他控制方法36

25分析结果的统计表述37

251数据修约规则37

252可疑数据的取舍40

253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41

254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45

26标准溶液及浓度表示方法50

261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基准物质50

262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51

思考题52

习题52

第3章酸碱滴定法54

31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54

311酸碱的定义和共轭酸碱对54

312酸碱平衡与平衡常数54

32酸碱平衡中有关组分浓度的计算55

321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55

322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57

323酸碱缓冲溶液59

33酸碱指示剂61

33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61

33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62

333混合指示剂63

34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63

341强碱滴定强酸63

342强碱滴定弱酸65

343强酸滴定弱碱66

344多元酸碱的滴定67

35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68

36酸碱滴定法的应用68

361酸的滴定69

362含氮化合物中含氮量的测定69

363工业硼酸含量的测定69

364有机化合物酸值、羟值、酯值、皂化值的测定69

365非水介质中的酸碱滴定70

37碱度和游离CO2的精确计算70

371碱度的分类及组合形式70

372碱度的分析方法70

思考题71

习题72

第4章配位滴定法73

41概述73

42EDTA的性质及其配合物73

421乙二胺四乙酸及其二钠盐73

422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74

43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75

431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75

432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76

44金属指示剂78

441金属指示剂作用原理78

442指示剂的封闭和僵化现象79

443常用的金属指示剂79

45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81

451配位滴定曲线81

452酸度对配位滴定的影响83

4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84

461控制溶液pH值消除干扰85

462利用掩蔽剂消除干扰85

463利用解蔽消除干扰86

47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86

471配位滴定方式87

472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89

473水中的硬度89

思考题91

习题91

第5章氧化还原反应93

51氧化还原反应93

51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93

512电极电位和条件电极电位93

513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96

514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97

515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99

52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确定100

52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00

522计量点时的电极电位φsp102

523终点误差104

524氧化还原指示剂105

525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107

53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108

531重铬酸钾法108

532高锰酸钾法110

533碘量法114

534溴酸钾法119

54水中有机物污染指标120

541COD、高锰酸钾指数和BOD5121

542总有机碳(TOC)121

543总需氧量(TOD)123

544活性炭氯仿萃取物(CCE)123

545紫外吸光值(UVA)124

546污水的相对稳定度124

思考题124

习题124

第6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126

61重量分析法126

611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126

612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126

613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剂的要求127

614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28

615沉淀的影响因素131

616沉淀形成与沉淀条件的选择132

617沉淀称量形的获得过程134

618重量分析法计算135

62沉淀滴定法136

621沉淀滴定法概述136

622银量法滴定终点的确定136

思考题139

习题140

第7章吸光光度法143

71概述143

72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143

721光的基本性质143

72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44

723光吸收的基本定律146

73显色反应及其条件的选择147

731显色反应与显色剂147

732显色条件148

74比色分析方法和仪器149

741目视比色法149

742光电比色法149

743分光光度法150

75分光光度法的应用153

751天然水中铁的测定153

752废水中镉的测定154

753水中微量酚的测定155

754水的浊度的测定156

755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及总氮的测定156

思考题158

习题159

第8章原子吸收光谱法160

81概述160

82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161

821共振线和吸收线161

822定量分析的依据162

8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62

831光源163

832原子化器163

833单色器165

834检测系统166

84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及其抑制166

841物理干扰及其消除166

842化学干扰及其消除167

843电离干扰及其消除167

844光谱干扰及其消除167

85原子吸收法的实验技术168

851实验条件的选择168

852灵敏度与检出限169

思考题170

习题170

第9章电位分析法及电导分析法172

91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72

911指示电极173

912参比电极174

92离子选择性电极174

921离子选择电极的种类175

922膜电位175

92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176

93直接电位法176

931pH值的测定176

932离子浓度的测定177

94电位滴定法179

941电位滴定的仪器179

942电位滴定曲线和滴定终点的确定180

95电导分析法181

951方法原理181

952水样测定181

953电导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182

思考题182

习题183

第10章气相色谱法184

101概述184

102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184

103气相色谱分析仪器186

1031气相色谱分析流程及主要仪器设备186

1032分离系统186

1033色谱流出曲线和基本术语188

104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190

1041定性分析190

1042定量分析方法191

105气相色谱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193

第11章水质分析实验195

111水质分析基本操作195

1111仪器的认领和洗涤195

1112电子天平的使用及称量练习196

1113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97

112课堂实验198

1121水样的碱度测定(双指示剂连续滴定法)198

1122水样的硬度测定(配位滴定法)199

1123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铁的含量201

1124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醇类物质的含量203

附录205

附录1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I=0)205

附录2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208

附录3氨羧络合剂类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I=01)213

附录4微溶化合物的活度积和溶度积(25℃)214

附录5标准电极电位(18~25℃)217

附录6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225

附录7部分化合物的摩尔质量228

附录8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2005年)230

参考文献234

内容摘要:

全书共分为11章,第1章主要介绍水分析化学的性质及任务、分析方法、水质指标和我国的水质标准;第2章介绍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方法及对水质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第3~6章分别介绍了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4种基本的化学分析法;第7~10章分别介绍了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种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第11章介绍了水质分析基本操作和水质分析项目测定的4个实验。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供环保领域的相关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本书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与实践丛书之一,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由国内知名专家组织,注重“回归工程”,内容简单易懂,以相关技术的实用性为目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水分析化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与实践丛书
9787122213167
如需购买下载《水分析化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水分析化学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14.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O661.1 的主题关于 水质分析-分析化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