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通过对人类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的多样化差异的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导论
第一章 人的差异与思维差异
第一节 人的差异与思维差异
一、人的遗传基质差异与思维差异
二、人的个性发展与思维差异
三、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
第二节 思维的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
一、思维的自然选择
二、思维的社会选择
三、尊重人:思维选择的根本原则
第三节 差异思维的艰难历程
一、“多数暴政”对差异思维的泯灭
二、多数人认同的社会舆论对差异思维的销蚀
三、中国传统伦理对差异思维的压抑
第四节 中国先秦思维差异与学术资源
一、先秦“百家争鸣”与古代思维创新
二、个性差异:思维差异的主体根据
三、差异思维的内容及其实现条件
第二章 统一思维与差异思维
第一节 真理之是与人生之在
一、“一”“多”关系与差异思维
二、真理之是与人生之在的关系
三、人的思维的价值向度
第二节 统一思维与差异思维
一、统一思维的主要形式及其社会作用
二、差异思维的绝对性及其历史作用
三、当今时代呼唤差异思维
第三节 差异思维的历史流变与中西思维比较
一、差异思维的历史流变
二、中西思维差异
三、全球化与差异思维大交融
第四节 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
一、西方两种哲学传统的历史演进
二、理性认识与非理性认知
三、非理性思维的创新机制
第五节 差异思维与创新方法
一、中国:思维资源的头号大国
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内容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第三章 差异思维与实践多样性
第一节 差异思维与实践多样性
一、思维与实践的交互作用
二、思维批判力缺失的教训
三、恢复思维的批判功能与创新品格
第二节 生态思维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思维的客观背景
二、生态思维的基本内容
三、推进“三维伦理”建设
四、生态思维路漫漫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差异思维的勃兴
一、市场经济与价值选择的个性化
二、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
三、个人利益对于差异思维的驱动
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差异思维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差异思维
一、现代中国差异思维概览
二、差异思维与实践多样化
三、识别和警惕“态臣思维”
四、为实践输送积极的差异思维
第二节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思维差异
一、乡土思维与都市思维
二、“农村现代化”不等于“农村城镇化”
三、建设与市场接轨的现代农业
四、农业大国的生态文明选择
第三节 知识分子与思维创新
一、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定位
二、知识精英思维的特殊性
三、知识精英思维的当代意义
第四节 平民思维与民主秩序建设
一、平民思维的基本规定及其类型
二、平民思维的价值取向
三、平民思维与市民社会建设
第五章 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
第一节 人治思维·法治思维·德治思维
一、人治思维及其历史作用
二、法治思维及其社会作用
三、德治思维及其社会作用
第二节 价值论思维及其多元趋势
一、价值论思维转型的社会背景
二、价值论思维的多元开放性
三、价值论思维排斥“极端个人主义”
四、价值论思维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
一、差异思维的人生意义
二、差异思维的社会意义
三、和谐社会的主体依据
参考文献
思维是人的本质属性、本质力量、基本权利和基本活动方式,理应成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关注的重要内容在现实性上,人的思维并不局限于统一的逻辑规则的限度以内,相反,它必将伴随人的多样化存在样态而差异纷呈,各持己见,互融互补,共同发展。思维相异,人生相殊,思维的发展透射着人类的命运,展现着人的发展程度和生存样态思维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人的思维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它扬弃过去,面向未来,向世界开放,向历史开放。向实践开放,向导于自身的思维开放,多样化思维的多向度延伸与披此兼容。会合成为丰富多彩的思维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古今中外不同思维路向的历史追溯,可以透视人类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的多样化差异的生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为反思过去、开创未来、促进人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参照。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10818476 《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长沙 | 出版单位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秦培龙, 编著
(美) 巴窿, 著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主编
刘汉民, 著
(美) 理查德·保罗 (Richard Paul) , (美) 琳达·埃尔德 (Linda Elder) , 著
(美) 加里·R.卡比 (Gary R.Kirby) , (美) 杰弗里·R.古德帕斯特 (Jeffery R.Goodpaster) , 著
陈朝鲜, 高津滔, 编著
李枫, 舒静庐, 编著
(英) 约翰·巴特沃斯, (英) 杰夫·思韦茨,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