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本书用12个专题对清代历史作了全景式的介绍,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转型、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
第一讲清朝统治的建立与国家认同
一、满族的兴起与清朝的统一
二、明太祖与清朝的正统观
三、清朝皇帝的南巡尊明活动
四、清承明制的真实内涵
第二讲清初四大疑案
一、太后下嫁
二、顺治出家
三、雍正继位
四、乾隆身世
第三讲古代国家的最后辉煌康乾盛世
一、康熙初盛
二、雍正改革
三、乾隆盛世
第四讲保土与拓边巩固疆域
一、中俄关系与东北边界的划定
二、平定准噶尔部、统一漠北地区
三、再平准噶尔,控制西藏、青海地区
四、对西藏的政教改革
五、统一天山南北
六、南疆的反清斗争
第五讲改土归流与西南民族区域的开发
一、顺康时期对南方土司的处置
二、雍正改土归流
三、西南民族区域的开发
第六讲清前期与西方世界的交往
一、西方传教活动与清朝的应对
二、清朝与外国的贸易活动
三、西方国家使团来华以及中英矛盾
第七讲人口膨胀与社会经济
一、清代人口数量的增长
二、人口增加引起耕地不足
三、人口增加与粮价上涨
四、游民社会问题
第八讲宗族、保甲、乡约与基层社会的新建构
一、宗族制度的强化
二、保甲、乡约的推行
三、宗族、保甲、乡约的融合与基层社会组织
第九讲编纂《四库全书》是功绩还是浩劫
一、编纂《四库全书》的复杂原因
二、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
三、《四库全书》编纂之功
四、《四库全书》编纂之过
五、说不尽的《四库全书》
第十讲内廷与京师演戏各不同京剧的形成
一、内外有别:清代北京的戏曲娱乐
二、大内演戏,无干伊事:清代帝后热衷欣赏戏曲
三、限制与区隔:清廷对戏曲欣赏的措施
四、空间、族群、娱乐与政治
第十一讲宗教与民间信仰
一、佛教信仰
二、道教信仰
三、秘密宗教信仰
四、民间诸神信仰
第十二讲被迫融入世界体系走向近代化的清帝国与清朝的覆灭
一、学习西方:被迫融人世界体系
二、变法图强:走向近代化
三、辛亥革命:帝制清朝覆亡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泱泱华夏,悠悠岁月。六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提供了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的素材与智慧,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验与教训。
也正缘于此,在时代的当下,历史热持续升温,通俗化的历史读物、历史讲坛不断涌现,并受到社会的长久追捧。但细析其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历史读物还是历史讲坛大多数都还只限于介绍史实、普及知识的层面,只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告诉人们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什么事,而缺乏对重大事件、重要问题的集中阐述,即专题式的、纵向的深度论述明显缺乏。换句话说,市面上的读物、讲坛,基本是在讲故事,而不是在讲“史”。历史是长时段的,需要从宏观上把握,单纯地讲故事,只能使读者、受众流于对史事的了解,却不能领会历史深处的奥妙,在无形中失去了真正触摸历史脉搏的机会。纲不举,目安能张?!
有鉴于此,我社于2007年开始陆续出版“中国历史大讲堂”系列丛书。在当年1月,涵括《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朝史话》等十三册的“历朝史话”系列顺利出版,并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
读者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史话”系列的基础上,我社于2007年初又制定了出版“历朝十二讲”系列的计划,约请当今史学界最为活跃的专家学者,从各断代中,遴选出最为重要、最值得关注的十二个专题进行集中讲解。
本套丛书作为“历朝史话”系列的姊妹篇,力求发扬其长处,弥补其不足。“历朝史话”强调的是内容全面,对各时段的历史进行综合系统的介绍,以使读者能总体性地把握;本套丛书则把重点放在讲解每个时段的特色问题上,希求引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深处。
在编辑体例上,每个断代为一册,每册选取12个能够代表这一时段特色的大问题,进行细致入微、通俗深入的阐释,以使读者明了该时段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独特地位,改变认为中国历史只是王朝的循环更替、皇帝家史的变化的习惯看法。因本丛书着眼于为大众传播历史,为他们提供把握每个断代的线索与框架,所以在夹叙夹议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深人浅出,严肃而不失活泼。
本套丛书包括:《先秦史十二讲》、《秦汉史十二讲》、《两晋南北朝十二讲》、《唐史十二讲》、《宋史十二讲》、《金元史十二讲》、《明史十二讲》以及《清史十二讲》,共八册,将自2009年1月起陆续推出。
“横看成岭侧成峰”,天波浩渺的中华历史对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亿万华夏儿女来说,不仅是一笔值得骄傲的精神遗产,更是深奥无比的智慧宝库,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有限的努力,唤起广大读者无限的理性和认知,不断地发现历史的真相,不断地接近历史的本质。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8年12月
后记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要求这套书的特色是讲史,这正适应了时下出现的,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为标志的讲史热,先是讲,再将讲的东西印出来。然而我这本书毕竟是写出来的,所以至今还没有找到讲的感觉。虽然如此,写作本书,还是立足于普及历史知识,不过不同于一些面面俱到的基础知识,而是在把握断代的线索与框架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专题深度。这样一来书的内容就未必都是自己有研究的,难以做到深入浅出,只好综合借鉴一些已有学者的成果,再加上自己比较擅长的内容。
在本书的十二讲里,自认为有特色的部分是第一、八、十各讲,比较有特色的是第五、七、十一几部分,全书接近一半基本出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能会有些与众不同。其余六讲中,第二、三、九讲综合介绍已有的研究,比较通俗,趣味性也略强。所剩第四、六、十二诸讲,则基本上是吸收学术界已有的学术成果而成。当然,我也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关于雍正帝即位、噶尔丹的死因等问题的介绍即是。由于本书为普及性读物,尽量减少引文与注释,所以写作中参考的已有论著未能一一注明出处,祈请谅解。
出版社本来希望这套书的语言类似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系列,标尺定得很高,可惜“人间已无黄仁宇”,自己心向往之而已。记得当年上学时读《万历十五年》,佩服得五体投地,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提出的传统中国的特色是“伦理政治”。今天自己普及清史知识,既是学习前贤的机会,也是专业人士应该做的事情。
不过当出版社的编辑刘东成先生约请写作此书时,自己再三婉言谢绝。主要原因是工作较忙,时间不够用,感到力不从心。后来还是接受了刘先生之邀,然而未能写出如出版社最初设想的作品,自己感到惭愧。看来今后做事还是不能太勉强为妥吧。
常建华
2008年3月27日子时于家中,4月4日稍事增补
本书用12个专题:即清朝统治的建立与国家认同;清初四大疑案;古代国家的最后辉煌康乾盛世;保土与拓边巩固疆域;改土归流与西南民族区域的开发;清前期与西方世界的交往;人口膨胀与社会经济;宗族、保甲、乡约与基层社会的新建构;编纂《四库全书》是功绩还是浩劫;内廷与京师演戏各不同京剧的形成;宗教与民间信仰;被迫融入世界体系走向近代化的清帝国与清朝的覆灭。来代表清朝时期特色的大问题,进行细致入微、通俗深入的阐释,以使读者明了清朝时期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独特地位,改变认为中国历史只是王朝的循环更替、皇帝家史的变化的习惯看法。 本套丛书作为“历朝史话”系列的姊妹篇,力求发扬其长处,弥补其不足。“历朝史话”强调的是内容全面,对各时段的历史进行综合系统的介绍,以使读者能总体性地把握;本套丛书则把重点放在讲解每个时段的特色问题上,希求引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深处。 在编辑体例上,每个断代为一册,每册选取12个能够代表这一时段特色的大问题,进行细致入微、通俗深入的阐释,以使读者明了该时段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独特地位,改变认为中国历史只是王朝的循环更替、皇帝家史的变化的习惯看法。因本丛书着眼于为大众传播历史,为他们提供把握每个断代的线索与框架,所以在夹叙夹议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深人浅出,严肃而不失活泼。【作者简介】 常建华,1957年生,河北张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留系任教,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明清史、社会史。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兼职教授、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独立著有《宗族志》、《社会生活的历史学》、《明代宗族研究》、《朝鲜族谱研究》、《乾隆事典》等书,合作编著多种著作,在海内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清史十二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历史大讲堂 | ||
9787507830262 《清史十二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
清史十二讲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49.09 的主题关于 中国-古代史-清代-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