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年代:2007
定价:20.0
本书是当代日本人生励志书。作者为日本当代著名禅学大家。作者用通俗语言解说当今人们生活的种种苦恼,解释禅的真正精神,以禅的精神让人解脱,获得生活的安宁与快乐。
前言
一为什么会产生“迷惘”
不可武断(无可无不可)
好恶这一关口(一切唯心造)
无法仅凭感觉把握的世界(六不收)
“悟”周边的景色(廓然无圣)
从妄想中获得解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二悟者是如何看的
原模原样的世界(柳绿花红真面目)
贵在洗濯(一物不将来)
三日常如何生活
如何接受因果(日日是好日)
各司其任(随所作主立处皆真)
决意老死红尘中(平常心是道)
四重新审视“我”是什么人
生活习惯锻造自己(知足)
五风流地生活
先要立“志”(安心立命)
享受“摇摆”(不风流处也风流)
后记
前言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代许多人这么说。
五年前日本自杀者人数超过三万,随后稍稍减少,而今年却再次微增。
人,何以会自杀呢?个中缘由恐怕一言难尽。
我所能告诉诸位的,只是现今的我为什么会活得喻快轻松.仅此而已。也许在别人看来,这不过是年岁使然,可是我却以为.这完全是借了“禅”的福荫。
我甚至曾经想过:要是更早一点儿体验“禅”的话,那该多好!尽管我并不情愿再度回到青春时代,可是倘若在那个时候就深深地体验过禅的话……常常,我会作此想。
然而,假若果真是那样的话,我大概就不会写什么小说了。而且,我对于禅的关切也许就不会这么深,以至于时至今日居然异想天开地要写一本关于它的书来。
此刻细细想来,自己过去的所有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写作这本书方才存在的。
而且,能够如此去思考,恰恰也正是托庇了“禅”的福荫。
提笔伊始,似乎便要陷入周而复始的怪圈之中去了。
坦白地说,这篇“前言”其实是在正文全部写完之后才动的笔。而且我觉得,写作这本书让我厘清了灰暗青春时代的艰辛和苦痛的经历,仿佛自己是在一边写作一边接受治疗一般。
当然,人世间大概并不存在什么对任何人都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同时我也觉得,我写下的这些文字,大概多少可以让诸位理解禅僧们所以健旺的理由。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哪怕仅仅多了一个。变得逍遥.变得健旺哪怕只是一点点。
不过,禅僧们也并非人人都逍遥健旺.他们同时也是让人犯难的角色。在这本书里,我意在介绍被称作“禅语”的语词的同时,勾勒出“禅的生活”的大貌。然而其中出现的词语,其出典却极为繁多。禅僧们当然也自己动笔写诗做文章,除此之外。他们还随意引用古今文献,以及诗人们的诗作,而这些常常被称作“禅语”。可以说盗用手法高明之极,而且盗用者的用法往往比原典更为出名。因此倘从学问的角度来看,也许禅僧们真是令人犯难的一群人。
话虽如此,其实我自己也忝列禅僧末流,恐怕也会每每朝着非学问的方向狂奔。而且因为我仅仅是一介末流禅僧的缘故,只怕有时还会奔向不该去的旅途。贫僧所言也许会有“无节操”之嫌,这一点得事先预告诸位。
我有时也会厚着脸皮想,“反正重要的不是学问”,那么,究竟重要的是什么呢?这一点只能请诸位去细细地感受了。通过形形色色的禅语去体味禅的世界观,并在日常生活中使自己产生一些具体的变化,这便是本书的目标所在。
如果诸位的迷惘和苦痛能够有些许减轻,并变得轻松逍遥的话,贫僧将会十分喜悦。
著者识二○○三年夏,盂兰盆节前
后记
《禅的生活》这一书名,最初是筑摩新书编辑部矶知七美氏的提案。
当时我并没有完全赞同,所以后来还曾有过好几个别的提案,而我自己也曾思考过标题,可最终尘埃落定,还是依循了最初的提案。
随着写作的进展,我逐渐习惯了这个标题,未几便甚至觉得,这才是我正想要写的书。而最要紧的,是能够以“生活”这一视点贯穿全书,对此我感到非常喜悦。此外,我还从矶氏那里,就脑的描写获得了许多指教。专此附笔鸣谢。
此次这本新书,我再次叨扰了诸位儒僧友人校阅书稿。倘无他们的赐教,只怕是无法完成的。谨向野口善敬氏、德重宽道氏、朝山一玄氏、并木优记氏、松下宗柏氏、矢多弘范氏献上我深深的谢意。
学问上的教诲自不待言,在同一个研究会中也保持有多方接触的他们的“禅的生活”本身,也令我获益匪浅。
日前,我前去参加研究会时,错把野口氏的竹屐穿回了家。因为上面写有姓名,所以翌日我便觉察到了,于是赶忙致歉,并询问是否需要用宅急便完璧奉还。野口氏的回复是下面这样一封电子邮件:竹屐原本是便宜货,破费邮资未免可惜。如果不介意的话,就请在做扫除时穿用吧。其实,我在准备回家时发现竹屐不见了,便想“准是哪个阿呆弄错了”,可由于没有时间寻找,便穿了并木氏在门前买来的新品回家了。我这里买下了许多备用,故而请不用担心。
由身为犯人的“阿呆”我来说此话,似乎有些奇妙不过写这封邮件的野口氏自然毋庸赘言,而为他买来新品的并木氏亦复如是,他们都是多么“风流”、多么潇洒的人啊!对于他们而言,连我这单纯的疏忽,似乎也都变成了体现“慈悲”的风流之所在了。
我丝毫不认为禅的生活就是世间应当视为楷模的生活。我是何等的马大哈,通过一桩竹屐事件,诸位大概也可以充分领略了吧。
然而重要的,恐怕还是包容了马大哈兼阿呆还绰绰有余的、他们那风流的心吧。而这却正是从禅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我相信。
不过诸位知不知道,“马大哈”一词,其实是将“嘛大和尚”读走了音并缩去一个音节而形成的。原意应是“算啥和尚”,亦即是指不配做和尚的人。在这层意义上我是否算个马大哈,则唯有仰赖读者诸贤公断了。
总而言之,本书也许只是一份禅走向风流的旅程记录。借了筑摩书房的光,让我作了一次有意义的旅行,对此我再次表示感谢。
祈愿赐览此书的诸位朋友,永远心安神宁。
二○○三年,秋分时节玄侑宗久拜
看玄侑宗久把脉日本人“精神感冒”,而他的妙方则来自佛学原理:人的生死都是摇摆不定的,一切恍如天神院子里的游戏。但现代人偏偏要用紧箍咒把自己束缚起来,无法随性而生、随遇而安,最终陷入抑郁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在生存不易的世间,种种责任与压力使我们疲于奔波,倦怠的双眼无暇去关注心灵的圆满,但我们终归只能用此身此心生活下去。日本禅僧玄侑宗久,解禅语,悟禅境,阐释禅思妙谛,只欲使“此时”“此地”更加充实,使人更是从容风流…… 本书由东瀛佛门第一才子、芥川奖得主玄侑宗久撰写,禅僧说禅,通过些须禅语,体味禅思妙境,坐卧停留,都有智慧。正如作者所说,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芸芸现代都市之人少些迷茫,多些逍遥,变得自在从容。作者简介: 玄侑宗久,日本著名僧侣作家。1956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原名桥本宗久。他从庆应义塾大学中国文学科毕业之后,从事过各种职业,后在京都出家修行,现任临济宗妙心寺派,福聚寺的副住持。2001年,他凭借小说《中阴之花》摘取了第125届芥川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