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9.0
本书作者以丰富、翔实的中外历史资料和文献为基础,对“女权”概念的引入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不是从纯学术的层面考察其变迁,而是将其与彼时的国情和国势相结合,描述女性争取权利的过程和知识分子与爱国人士对“女权”和理想女性的理解。本书以资料翔实和视角独特见胜,开启了读者了解清末民初“女权”概念变迁历史,管窥清末民初思想和社会变动的窗口。
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设定
第二节学术回顾与研究角度
第三节本书结构
第一章未来的女性与过去的女性
第一节“女权”的出现
第二节不缠足与女子教育:梁启超的女性论
第三节“女权”的缺失:梁启超的权利论
小结
第二章拥有“人权”的“国民之母”
第一节“女权”的传播:马君武的翻译
第二节“国民之母”:金天翮
第三节缠足女性
小结
第三章“女权”的展开
第一节“女权”出现分歧:林宗素与陈撷芬
第二节“尽与男子一样的义务”:秋瑾
第三节摸索新角色:张竹君
第四节拒绝在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女性解放:何震
小结
第四章与“女权”对立的言论:贤妻良母论
第一节围绕女性参政权的论争
第二节贤妻良母论
小结
第五章人权、女权和民权
第一节人格
第二节女权与母权
第三节与国家分离的女权
小结
第六章梁启超与梁思顺:父女两人的女性论之比较
第一节父女关系
第二节梁启超的女性论
第三节梁思顺的女性论
第四节梁启超与梁思顺的“对立”
小结
第七章结论
补论北伐时期周游中国的日本女性:竹中繁与服部升子
序言
第一节竹中繁与服部升子的经历
第二节中国旅行
第三节旅行的意义以及回国后与中国有关的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本书除绪论和补论外,共分七章。第一章,在概述“女权”、“人权”、“民权”概念的出现过程之后,考察在清末民初女性讨论中最有影响力的梁启超的女性论。第二章,考察“女权”概念的传播过程,以马君武对密尔和斯宾塞的译介,以及金天翮所主张的“国民之母”为考察中心。第三章,集中讨论女性论者的登场及其观点。第四章,考察女性参政权论争的经过和1910年代的贤妻良母论。第五章,分析“人权”、“女权”与“母权”概念之关系。第六章,以梁启超与其大女儿梁思顺的父女关系为社会背景,详细比较探讨两者文本中有关女性的论述。第七章,结论。 本书作者以丰富、翔实的中外历史资料和文献为基础,对“女权”概念的引入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值得一提的是,该考察不是从纯学术的层面考察其变迁,而是将其与彼时的国情和国势相结合,描述女性争取权利的过程和知识分子与爱国人士对“女权”和理想女性的理解。本书以资料翔实和视角独特见胜,开启了读者了解清末民初“女权”概念变迁历史,管窥清末民初思想和社会变动的窗口。【作者简介】 须藤瑞代,2005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学术博士)。2005~2008年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现为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访问学者。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喜玛拉雅学术文库 | ||
9787509708972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4000 |
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442.9 的主题关于 女权运动-研究-中国-清后期 ,女权运动-研究-中国-民国 的书籍。
方祖猷, 著
刘慧英, 著
(英) 沃斯通克拉夫特 (Wollstonecraft,M.) , 著##(英) 穆勒 (Mill,J.S.) , 著
(英)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著##(美)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 著
(英)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Mary Wollstonecraft) , 著
(英) 沃斯通克拉夫特 (Wollstonecraft,M.) , 著##(英) 穆勒 (Mill,J.S.) , 著
(英)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著##(英)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 著
(英) 沃斯通克拉夫特, 著##(英) 斯图, (英) 穆勒, 著
(英) 沃尔拜 (Walby,S.)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