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8.0
本书是关于金融财会的。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动机
1.1.1背景
1.1.2研究动机
1.2研究范围
1.2.1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现状
1.2.2盈余质量研究范围
1.3论文框架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3.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盈余质量测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2.1.1以盈余的可预测性或持久性作为盈余质量的表征
2.1.2以盈余反应系数作为盈余质量的表征
2.1.3通过检验账面盈余的现金保证程度来表现盈余质量
2.1.4多因素分析研究
2.2国内研究现状
2.2.1对影响盈余质量因素的研究
2.2.2对盈余质量表现形式或特征的研究
2.2.3对盈余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3盈余质量基本理论分析
3.1盈余的相关理论
3.1.1盈余的经济学解释
3.1.2盈余的财务学解释
3.1.3盈余的会计学解释
3.2盈余质量的基本概念
3.2.1会计信息质量与盈余质量
3.2.2盈余质量的价值相关性与信息含量
3.2.3盈余质量分析与财务分析、财务报告分析
3.2.4盈余管理与盈余质量
3.3会计盈余质量的内涵
3.3.1经济收益观下会计盈余质量内涵
3.3.2信息观下会计盈余质量内涵
3.3.3计价观下会计盈余质量内涵
3.3.4契约观下会计盈余质量内涵
3.4现行会计收益确定模式下会计盈余信息的缺陷
3.4.1现行会计收益确定模式
3.4.2现行会计收益确定模式的特征
3.4.3现行会计盈余信息的缺陷
3.5影响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因素分析
3.5.1系统因素分析
3.5.2非系统因素分析
4盈余质量测度方法的评价
4.1盈余质量的市场评价方法
4.1.1盈余反应系数的含义
4.1.2我国证券市场盈余反应系数的时间序列
4.2盈余质量的时问序列评价方法
4.2.1持续性盈余与短暂性盈余
4.2.2盈余的稳定性
4.2.3ARIMA模型在评价盈余持久性方面的作用
4.3盈余质量的基本分析评价方法
4.3.1根据单变量计量盈余质量
4.3.2根据多变量计量盈余质量
4.3.3利用统计方法计量盈余质量
4.4盈余质量的现金流量评价方法
4.4.1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产生能力的关联程度
4.4.2营运指数
4.5盈余质量的其他评价方法
4.5.1Freeman的盈余变化模型
4.5.2Penman&zhang的隐藏储备模型
5盈余质量测度模型的构建
5.1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
5.2盈余质量测度的多指标体系构建
5.2.1选择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2.2测度指标的选择
5.2.3指标的定义
5.3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传统方法分析
5.3.2熵权法的应用
5.3.3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5.4单指标评价系数
5.4.1功效系数法
5.4.2评价系数公式的重构
6盈余质量测度模型的应用
6.1研究设计
6.1.1数据来源
6.1.2样本筛选
6.1.3数据处理
6.1.4指标共线性检验
6.2熵权法权系数计算
6.2.1熵权法的计算步骤
6.2.2指标标准化
6.2.3熵权法处理结果
6.3人工神经网络权系数计算
6.3.1神经网络的构建
6.3.2神经网络结构分析
6.3.3神经网络的训练学习
6.3.4决策因素权重的确定
6.3.5决策因素权重的定性分析
6.4单指标评价系数的计算
6.4.1正向型指标标准值的计算
6.4.2逆向型指标标准值的计算
6.4.3稳定型指标标准值的计算
6.4.4指标评价标准值计算结果
6.4.5指标评价系数的计算
6.5样本公司盈余质量测度值的计算
6.6测度结果分析
6.6.1总体结果描述
6.6.2单指标分析
6.6.3测度结果检验
7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方法
7.1从会计技术上提高盈余质量
7.1.1增加全面收益的披露
7.1.2改进会计计量
7.2从会计规则上提高盈余质量
7.2.1美国经验分析
7.2.2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7.3从会计管制上提高盈余质量
7.3.1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7.3.2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7.3.3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制度
7.4从法律环境上提高盈余质量
8研究结论
8.1论文结论
8.2论文主要创新点
8.3本文的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书以盈余质量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探讨衡量盈余质量的指标类型、内容,剖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然后建立一套包含预测性、结构性、持续性、及时性四大特征的盈余质量评价系统。这一系统动态和静态相结合,长期和短期相弥补,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相配套,其结果可以以百分制的形式评价企业的盈余质量。最后从样本中选出盈余质量不同等级的公司进行个案验证分析,从中寻找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途径和对策。 会计盈余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既有数量特征又有质量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只是盈余的数量特征即盈余的大小,很少关注盈余的质量特征即盈余的质量(或称之为品质)。近几年来国内外会计界不断曝光的造假事件使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认识到会计盈余质量特征的重要性。但国内外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盈余质量的测度体系。本文用规范研究法,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盈余质量的含义、内容、表现形式、盈余质量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关系。以盈余质量具有的预测性、结构性、持续性、及时性等四大特征为基础,设置了一个由动态和静态相结合、长期和短期相弥补、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相配套的13个指标构成的测度体系。这一体系,可以综合地对盈余质量的高低进行测度计算。论文用实证研究法分析了257个上市公司6年样本数据的盈余质量现状,并将13个指标分为正向型指标、逆向型指标和稳定型指标,根据功效系数法对每个指标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求出每个指标最低值、较低值、中间值、较高值、最高值(稳定型指标被认为是由一个正向型指标和一个逆向型指标组成),得出每个样本在大样本基础上的单指标评价系数。论文用熵权法初步求出指标体系的特征向量,并以此为基础,用有导师神经网络学习法进行训练,最终求出各测度指标的权系数。这种方法避免了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根据求出的单指标评价系数和测度指标权系数,计算出13个单指标评价系数的加权平均数,并以此衡量各样本的盈余质量的高低。将得分值用百分制表述后,得分越高,表明盈余质量越高;反之,盈余质量越低。本测度体系还进一步将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分为优、良、中、可、劣五个等级,以帮助投资者提高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甄别上市公司报表盈余的真实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综合测度结果来看,样本中大部分公司的盈余质量不高,平均得分58分,属中等质量;从单指标评价来看,动态性指标得分较低,静态性指标得分较高,反映出长期来看盈余质量低于短期盈余质量。通过考察不同公司之间的盈余质量和各指标的差异,用实证方法证实了三个假设:ST公司盈余质量低于非ST公司盈余质量;主营业务利润与利润总额的正负符号不同的公司其盈余质量低其他公司的盈余质量;净资产收益率处于0~1%之间的阈值公司的盈余质量低于一般公司的盈余质量。针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不高的现象,论文提出了分别从会计技术、会计规则和会计管制等方面提高盈余质量的建议。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测度方法与应用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1794768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测度方法与应用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10 | 印数 | 2500 |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测度方法与应用研究是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09.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9.24 的主题关于 上市公司-企业利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