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100.0
本文选编了许绍燮院士的1973年以来主要代表性论文论著38篇。内容涉及新构造、地壳运动、活断层现代地震现场考察及地震预测多个方面。其中许多文章选取我国地震研究的代表性和开创性成果。
地震应可预测
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
地震发生与日月运行之关联
从汶川地震震前现象认识其发震动力应具有的大尺度与深层次性
我国当代20世纪前后的强震系列似可表示为1556年华县始发强震后继系列的异相镜像(系列重现)
——1556年华县大地震450周年纪念会发言
大尺度地层内的分层运动
高震级地震预测需求大尺度视野
——唐山地震预测为何不易到位
地震预报之魅力
——纪念周恩来总理号召开展地震预报研究与邢台地震40周年
震兆平静的再认识
——海城地震30周年有感于经验性地震预报的议论
17世纪初泉州-琼山大震组群发生的相关性与构造特征
地层大尺度运动的一次记录
菱形地震活动性图像与地层屈曲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在于创新
探索地震预报
强地震活动的大尺度特征距离
强震是大尺度构造活动的产物
以物理模型为基础的概率性地震预报方案
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
地震活动与构造屈曲
地震预报能力评分
相关性地震活动的跨越式分布与地壳屈曲
Seismotectonic Implication of Seismicity Pattern
从两次溧阳地震认识地震现象的相似性
地震活动性图像
The Foreshock Sequence of the February 4,1975,Haicheng Ealxhquake(M=7.3)
海城地震前震系列与震群
——兼论前震系列在地震预报中的一种功能
Seismicity Patterns in China
北京地区地震活动的构造特征
北京周围地区地震的分布特点与地壳屈曲
海城地震①地震活動①特徵
震兆组预报方法小结
震兆分析一例
附录一 地震预报研究应调整思路和策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谈大尺度地层运动的启示
附录二 地震应可预测
——许绍燮院士昨回家乡作报告
附录三 地震应可预测
——许绍燮院士故乡说地震
附录四 探索地震预报尚需关注“天外来客
——中国地震局许绍燮院士谈探索地震预报需调整思路
附录五 地震发生具有时间结构
附录六 地震预报之探索
附录七 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第8卷第6期封面)
许绍燮院士论著部分目录
《地震应可预测》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地震应可预测》主要内容简介:汶川地震后,地震系统广大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乃至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地震预报问题,虽然涉及地震能不能预报、要不要开展地震预报的争论至今还没有停息,但坚持地震预报始终是我国的防震减灾基本对策。我国客观的严峻震情和深重灾害,以及政府的要求、公众的期待,都不允许我们等到基础研究全面完成、地震预报方法完全过关之后才开展地震预报。地震预报是法律赋予地震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对地震预测预报的规定更加详细明确。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推进地震预报研究和实践,努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科学、更有效.努力认识和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努力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逐步提高地震预报水平。从当前和长远看,我们都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予以加强。
王雪峰, 著
徐道一, 著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编
郭安宁, 郭增建, 著
朱云峰, 著
周筑宝, 唐松花, 著
陈运泰, 著
肖武军, 王松, 张尧, 潘怀文, 宋彦云, 编
江在森, 闻学泽, 张晶, 蒋长胜, 邵志刚, 王武星, 武艳强, 苏有锦,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