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5.1
本书是低碳能源技术中的一本。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巨大、分布广泛、清洁,被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潜在替代能源。目前,国际上形成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热潮。美国、日本等国已经把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提升至国家能源战略层次,并制定了相应开发计划。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方面尚有很大差距。随着国际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开展,新成果日新月异,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研究进展进行跟踪和总结。本书从天然气水合物的总体研究进展出发,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测量方法、地质成藏模式、勘探开发方法、天然气水合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及前景、现场试验开采以及水合物开采可能导致的潜在的风险,使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天然气水合物这一研究领域。本书适合科技工作者、工程师、教师、研究生、管理者以及新能源研究领域相关专业的读者参考。
第1章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 1.1 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及储量 1.2 我国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1.2.1 我国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1.2.2 我国冻土带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1.3 国际上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1.3.1 20世纪70年代以前研究进展 1.3.2 20世纪80年代研究进展 1.3.3 20世纪90年代研究进展 1.4 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 1.4.1 美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 1.4.2 日本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 1.4.3 韩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计划 1.5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第2章 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及性质 2.1 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 2.2 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构形态 2.3 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 2.3.1 天然气水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2.3.2 天然气水合物的动力学性质 2.4 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研究 2.4.1 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2.4.2 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的判定标准 2.4.3 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的测定方法 2.5 天然气水合物物性的测试技术 2.5.1 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2.5.2 天然气水合物含气量的测定 2,5.3 天然气水合物的典型分析方法第3章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及特征 3.1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 3.2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类型和特征 3.3 与常规油气藏伴生的水合物矿藏 3.4 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产状和特征 3.4.1 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产状 3.4.2 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特征第4章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开发技术 4.1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标志 4.1.1 常规地震剖面上的拟海底反射 4.1.2 常规地震剖面上的速度一振幅异常结构现象 4.1.3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属性剖面上的识别标志 4.1.4 波阻抗反演剖面上的识别标志 4.1.5 天然气水合物测井识别标志 4.2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标志 4.2.1 气体异常法 4.2.2 离子浓度异常法 4.2.3 稳定同位素法 4.3 天然气水合物生物学标志 4.4 天然气水合物海底地形地貌标志 4.5 天然气水合物取心技术 4.5.1 保温保压取样装置 4.5.2 非保温保压取样装置 4.6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式 4.6.1 降压法 4.6.2 注热法 4.6.3 注化学试剂法 4.6.4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新方法 4.6.5 其他开采方法第5章 天然气水合物相关技术应用 5.1 天然气水合物的储存与运输 ……第6章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潜在风险第7章 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进展参考文献
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巨大、分布广泛、使用清洁,被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潜在替代能源。随着国际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开展,新成果日新月异,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些成果进行跟踪和总结,以便使科研人员把握研究方向,了解国际最新成果,缩短研发历程。本书主要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测量方法、地质成藏模式、勘探开发方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前景以及现场试验开采和商业开采可能导致的潜在的风险,使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天然气水合物这一领域。 本书内容丰富,论述浅显易懂,适合从事新能源研究和开发的科技工作者、教师及研究生阅读,也可供欲进入这一领域者参考。【作者简介】 肖钢 198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热能工程系。1992年获得丹麦技术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著有《燃料电池技术》、《黑色的金子——煤炭开发、利用与前景》、《新能源经济引领新经济时代》、《低碳经济与氢能开发》、《大规模化学储能技术》、《分布式能源综论》、《还碳于地球——碳捕获与封存》、《观澜集》等。 目前供职于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是英国皇家化学会院士(FRSC)、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专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理事、清洁煤技术全国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煤炭转化》杂志理事会常务理事代表、中国二甲醚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特聘专家、美国CaseWestern ReserveUniversity客座教授、西北大学客座教授、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作为主要发明人,享有国际及中国授权和受理的专利18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