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以“以学定教”为基本价值主线,把道德教育定义为一种道德学习,批判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模式,以专题的形式,从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实施模式等方面论述了自己关于道德教育的新主张,并具体探讨了诚实教育、礼仪教育、助人教育三个德目主题。
导读
引言多义的“教育”
第一章一堂课,一场转变
一、明晰“主体”概念
二、制造“愤悱”环节
三、教育是一种学习
四、德育新定义
五、道德教育(学习)的工作机制
第二章灌输与对话的较量
一、灌输的式微,对话的崛起
二、灌输与学校德育的内在关联
三、对话与学校德育的契合障碍
第三章转换思路,倡导服务
一、道德教育作为一种道德学习
二、教师的中介职能
附录:倒水的学问:服务者的心态
三、德育中介的演变
第四章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能够.必须.应该
二、服务原则
附录:教师的作为
三、“他山之石”
附录:《死海不死》教学实录
第五章教师的类型、境界和职业道德
一、四类教师
二、境界秩序
三、师德之魂:做“促进者”
第六章“班组串换”德育实验
一、缘起
二、班组结构的教育力量
三、班际互访:流动的教育场
四、“班组串换,机制创新”
第七章你能把课讲多深?
一、德育的一道“鸿沟”
二、识记.思维.体验
三、以体验逾越鸿沟
第八章由“美德袋”教育到“三维”德目教育
一、德目与“美德袋”教育
二、“美德袋”教育遭受的挑战
三、“三维”德目:德目教育的新思维
第九章诚实教育的思路与出路
一、绝对诚实教育观
附录:诚实教育20日学程
附录:“诚实正直”教育实验
二、相对诚实教育观
附录:相声“假话世家”(片段)
三、诚实问题的心理学研究
四、“哥白尼”式的转换
第十章“礼之用,和为贵”
一、礼“节”
二、礼“貌”
三、人际关系形式与礼的内容
四、礼仪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助人谁乐?
一、把别人当作自己,找准对方需要域
二、把自己当作自己发挥自己着力点
三、把自己当作别人,把握互惠得失度
四、把别人当作别人,顾及自尊与自主
第十二章德育:内外互化,人己互惠
一、德,直也
二、德,得也
三、直,内外互化
四、得,人己互惠
附录:德国人闯红灯之后
五、德性的可持续发展
附录:“家破人亡”的爱心大使
第十三章道德的要素与结构
一、道德心理
二、道德行为
三、道德境界
四、道德拓扑结构图
结语一个有道德的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本书是根据作者博士后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共分13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灌输与对话的较量、“班组串换”德育实验、你能把课讲多深、由“美德袋”教育到“三维”德目教育、“礼之用,和为贵”、道德的要素与结构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作者简介】 刘次林,1964年生,湖南茶陵县人。1984年毕业于湖南湘潭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获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2004-2006年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德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道德教育、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和教学。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幸福教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担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民出版社,2004)的副主编,主持上海市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