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50.0
本书主要围绕扬雄与两汉今古文经学的互动关系,探讨扬雄从大赋创作经学建构时,遭遇西汉末年经学学风由今文经学转向古文经学,如何受其影响提出“今古之间”的经学观念,并把它贯彻到《太玄》《发言》的创作中,同时说明扬雄“既批判今文经学又吸取其只是资源、既偏重古文经学又与其为学目的不同”的经学特点,揭示扬雄的经学建构如何促进了两汉今古文经学的转向。
引言
第一章 今古之间:扬雄的经学史定位
一、从赋到经:“壮夫不为”的辍赋因由
二、今古纷争:模拟经典的经学背景
三、“要合五经”:扬雄经学的基本观念
第二章 经学建构:拟《易》作《玄》
一、综参古易:《太玄》的易学渊源
二、经传分立:《太玄》的解易方式
三、重构象数:《太玄》的赞易之道
四、取道宗儒:《太玄》的义理诠释
第三章 经学转向:仿《论语》作《法言》
一、《易》到《论语》的转向解读
二、释《论语》:尊孔举颜与君子之道
三、仿《春秋》:品评历史与《史记》《新论》
第四章 恶虚妄与好灾异:扬雄与汉代今文经学
一、同象数别义理:《太玄》与孟、京易学
二、建体系别天人:扬雄与董子经学
三、取《易纬》驳谶符:扬雄与谶纬学说
第五章 学为道与学为术:扬雄与汉代古文经学
一、正今文倡古学:扬雄与刘歆古文经学
二、道不同不为谋:扬雄与王莽古文经学
三、承传“义理释《易》”:《太玄》与《易》古文经学
结语
附录一 《太玄》史料汇集
一、古代学者论《玄》辑要
二、古代学者《太玄注》序、说
附录二 扬雄思想研究综述
一、关于扬雄《太玄》的研究
二、关于扬雄《法言》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论文类
后记
在西汉末年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纷争的情势下,扬雄经学独立于官方经学传承谱系,表现为“既批判今文经学又吸取其知识资源、既偏重古文经学又与其为学目的不同”的特点,他与汉代经学的复杂关系也由此展开。扬雄提出“要合五经”的经学立场、《易》为经酋”的经典次序、“约卓艰深”的释经原则;他“综参古《易》”,建构了与主流汉易不同的易学体系;仿《论语》作《法言》,从“儒道互补”转向“醇儒”。扬雄的“恶虚妄”与西汉盂京象数易学、董仲舒今文春秋学、谶纬学说的“好灾异”形成鲜明对比;而扬雄的“学为道”与刘歆、王莽的“学为术”也完全不同;他承传了汉代费直古文《易》学“义理释经”传统,影响了汉末魏初《易》义理学的兴起。
《扬雄与汉代经学》一书,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完成的。她认为,在西汉末年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纷争的情势下,扬雄的经学独立于官方经学传承谱系,表现为“既批判今文经学又吸取其知识资源、既偏重古文经学又与其为学目的不同”的特点。她通过对扬雄经学观念、经学建构、经学转向的阐释,以及与汉代经学史上今古文经学家代表的个案比较,辨析“扬雄与汉代经学”的关系。在她看来,扬雄提出了“要合五经”的经学立场、“《易》为经首”的经典次序、“约卓艰深”的释经原则。扬雄在拟《易》作《玄》的经学建构中,“综参古易”,以“经传分立、重构象数、取道宗儒”为思路,建构了与汉易主流不同的易学体系,标志着汉代今文易学向古文易学的转向。扬雄晚年仿《论语》作《法言》,标志其经典选择从《易》转向《论语》,解经方式从“训诂、象数、义理”并重转向纯“义理”的方向,其解释资源从“儒道互补”转向“醇儒”。
《扬雄与汉代经学》的出版,生动地说明了她的奋发有为精神,证明了只要不断努力,必有可喜成果的朴素真理。我祝贺她这部著作的出版!同时,也真诚希望她能够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扬雄与汉代经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18071046 如需购买下载《扬雄与汉代经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广州 | 出版单位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00 | 印数 |
扬雄与汉代经学是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1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Z126.273.4 ,B234.995 的主题关于 经学-研究-中国-汉代 ,扬雄(前53~18)-思想评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