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文森精粹
莱文森精粹封面图

莱文森精粹

(美) 莱文森,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4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传播学理论的精粹。

作者介绍: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美国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教育公司总裁、音乐人,多才多艺,在文学和传播学两方面成就卓著,在音乐上小有成就。 保罗·莱文森相当完美地实现了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 保罗·莱文森发表

书籍目录:

第1部 通俗文化与媒介研究 第1章 玩具、镜子和艺术:技术文化之变迁 1.1 技术演化的 第一个阶段:技术作为玩具 1.2 技术演化的 第二个阶段:技术作为现实的镜子 1.3 技术演化的 第三个阶段:技术作为艺术的接生婆 1.4 结语和结论 第2章 《黑道家族》成功的要素:裸露、每周播放三次、不必插播广告 2.1 新瓶旧酒 2.2 八达宾夜总会!裸体 2.3 只看一次是远远不够的 2.4 不必插播广告 2.5 《黑道家族》是走向网络广播的序幕 第3章 名人与政治第2部 进化、技术和宇宙 第4章 媒介进化的原理:适者生存

第1部 通俗文化与媒介研究 第1章 玩具、镜子和艺术:技术文化之变迁 1.1 技术演化的 第一个阶段:技术作为玩具 1.2 技术演化的 第二个阶段:技术作为现实的镜子 1.3 技术演化的 第三个阶段:技术作为艺术的接生婆 1.4 结语和结论 第2章 《黑道家族》成功的要素:裸露、每周播放三次、不必插播广告 2.1 新瓶旧酒 2.2 八达宾夜总会!裸体 2.3 只看一次是远远不够的 2.4 不必插播广告 2.5 《黑道家族》是走向网络广播的序幕 第3章 名人与政治第2部 进化、技术和宇宙 第4章 媒介进化的原理:适者生存 4.1 媒介在人类生态中的地位 4.2 复制的精确性对复制的范围 4.3 “净利”原理 4.4 复制对延伸 4.5 共同进化与会聚趋势 4.6 抽象机制经久不衰 第5章 技术是宇宙演化的利器 5.1 自然物质:非生命物质、生命物质和思维物质 5.2 空间旅行的形而上思考 5.3 基因工程与生命设计 5.4 人工智能与名副其实的生命 5.5 结语:人类在技术性宇宙中的利益 第6章 作为进化载体的信息技术 6.1 技术与进化知识论 6.2 作为思想体现的技术 6.3 望远镜、显微镜和经验延伸器 6.4 电脑与认知加工能力的提升 6.5 言语、文字和凭借抽象的传播 6.6 摄影术、电能和外部世界的复制 6.7 作为宇宙进化的认知革命 第7章 技术:人类思想之体现和被人忽视的哲学革命 7.1 未思想化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思想 7.2 康德互动论中缺失的一环 7.3 马克思论物质中的思想 7.4 波普尔“三个世界”的技术调整 7.5 富有生产力的知识 第8章 宇宙只会拯救自助者:技术实现的历史模式。如何在太空应用这些模式以实现人类的发展 8.1 总览 8.2 发明对利用:中国人的教训 8.3 技术进步中的思想障碍 8.4 双管齐下:空间探索与资本主义 第9章 灭绝之不复存在 第10章 代表人类:技术之刃 10.1 枪械、刀子与枕头 10.2 百叶窗的寓意 10.3 实为低载的超载 10.4 电脑与自灭的精英 10.5 两个震灾城市的比较 第11章 真正的机器人不会哭 11.1 机器人的优势 11.2 编程的局限 11.3 分层的知识和辛酸的知识 11.4 有七情六欲的机器人 第12章 移动中的信息 12.1 柯达照相机与移动媒介生产商 12.2 装在轮子上的收音机 12.3 笔记本电脑与便携式生产 12.4 迪克·特雷西佩戴的手表、柯克船长与金锭第3部 马歇尔·麦克卢汉 第13章 马歇尔·麦克卢汉与电脑会议 13.1 什么是电脑会议 13.2 作为电脑会议参与者的麦克卢汉 第14章 麦克卢汉在新千年的地位 第15章 媒介革命的螺旋展开 15.1 定律要津 15.2 数字时代的精神 15.3 深刻再现和数字艺术 15.4 数字时代的逆转 15.5 媒介决定论的逆转· 第16章 很酷的文本:通过热线和稀薄空气实现的传递 16.1 媒介温度计概要 16.2 冷热媒介的文化影响 16.3 互动文本第4部 数字革命 第17章 媒介关系思考:电脑中介传播、面授、书籍、电化教学与传统教育媒介的关系 17.1 混合媒介系统的动态走向 17.2 电脑中介教育如何在现有的教育环境里整合 17.3 结语:关于媒介整合环境下人类认知能力的一些思考 第18章 聪明的文字:文本的电子解放 18.1 苏格拉底的悲叹 18.2 文字文化批判 18.3 电子媒介促进文本的早期效应 18.4 文字处理技术和文字驾驭能力 18.5 超文本和超级的认知链接 18.6 电脑会议和回应的语词 18.7 文本解放的必要经济条件 第19章 没有束缚的学习:网上教育与思想学园 19.1 网上传播与教育的历史概况 19.2 网上课程的内部景观 19.3 网上教育的优势 19.4 网上教育的缺陷:固有的缺陷和被强加的不足 19.5 富有温情的选择 第20章 文字处理与写作高手 20.1 媒介生产的革命 20.2 免除准柏拉图式的迟滞时间 20.3 无限修改的可能及其后果 第21章 论书籍之书:对数字时代书页命运的预测 21.1 大部头书籍的缺陷 21.2 钢笔和钟表给人的教益 21.3 过眼云烟的一面 21.4 超文本持久的特性 21.5 作为中心的书籍 第22章 始终接触的危险:手机的阴暗面 22.1 无害谎言的黄金时代 22.2 挡不住的呼唤 22.3 长眼睛的手机 22.4 静默文本的诱惑 22.5 光明的一面 22.6 进化与选择第5部 媒介对政治的冲击 第23章 媒介革新与权威的非集中化:从各个角度来看问题 23.1 引语 23.2 20世纪之前的近代世界概观 23.3 20世纪集中化的强大拉力 23.4 再次突出对话的地位 23.5 对抗媒介改革的借口 23.6 知识垄断的黄昏 第24章 世界贸易大厦遗址上的太空港 第25章 关于政治广告的建议索 引译后记

内容摘要:

莱文森是立体型的学者,他是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教育公司总裁、社会批评家,这本书只反映了他的一个侧面,辑录了他30年学术成就的精粹。超前的意识、乐观主义的态度使他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他丰富的学术想象力、形而上的思辨色彩和缜密的研究方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本书的价值超越了狭隘的学科视野和关怀。《莱文森精粹》和《麦克卢汉精粹》的相继出版有助于推动学界对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国内的媒介理论研究。

编辑推荐:


莱文森是立体型的学者,他是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教育公司总裁、社会批评家,这本书只反映了他的一个侧面,辑录了他30年学术成就的精粹。超前的意识、乐观主义的态度使他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他丰富的学术想象力、形而上的思辨色彩和缜密的研究方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本书的价值超越了狭隘的学科视野和关怀。《莱文森精粹》和《麦克卢汉精粹》的相继出版有助于推动学界对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国内的媒介理论研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莱文森精粹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保罗·莱文森研究书系
9787300086323
如需购买下载《莱文森精粹》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莱文森精粹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06 的主题关于 传播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