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
石道封面图

石道

吕耀文, 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8.0

书籍简介:

奇石是指岩石中的造形石或形象石、画面石或图纹石。拓展奇石文化的研究深度和广度,笔者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国奇石界的三大流派,即:“形”、“色”、“图”派。沿着这三大奇石流派的脉络,试图探索出它们的经典范式,并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本书通过对奇石形式世界的梳理,抽象出其中最有价值的范式,总结出赏石审美的瞬间感受,获得奇石”象外之象”的美学规律。人们以奇石为观照、审美对象,通过“静、和、乐、悟”,从中获得愉悦,进入一种宽松、自由、忘我的境界。

作者介绍:

吕耀文,男,1962年6月6日生,安徽省灵璧县人。“石道”理论体系的创立者。1985年开始寻觅、玩赏、收藏灵璧石,2005年开始发表赏石文章。20064:1月18日在上海浦东开办“大吕石馆”,经营灵璧石与其他奇石。2006年开始撰写鉴别、欣赏灵璧石的系列文章,2008年开始谋划、撰写《石道——奇石形式的创建与解析》。

书籍目录:

序一 我所认识的吕耀文先生黄位平

序二 王贵生

序三 薛胜奎

序四 徐忠根

前言

第一章 奇石形式的演化简史

第一节 奇石形式的神秘时期(先秦时期)

第二节 奇石形式的理念时期(秦至唐宋时期)

第三节 奇石形式的想象时期(明清至民国时期)

第二章 奇石形式的创建

第一节 形式、美的形式以及形式美

第二节 奇石形式的审美属性

第三节 奇石形式的划分依据

第四节 奇石形式的创建

第五节 关于奇石形式的三个问题

第三章 奇石自身形式的特性

第一节 神秘性

第二节 多义性

第三节 意向性

第四章 奇石自身形式的规律

第一节 奇石古典形式中的三大规律

第二节 奇石现代形式中的三大规律

第五章 奇石自身形式的基本关系

第一节 “有”与“无”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奇石自身形式“有”的表现

第三节 奇石自身形式“无”的表现

第四节 奇石自身形式“有”与“无”的关系

第六章 奇石自身形式的召唤力

相关链接一:中国奇石界的三大流派

相关链接二:中国奇石界三大流派的文化渊源

第七章 奇石自身形式召唤力之一:简单性

第一节 为什么简单性是奇石自身形式召唤力的源泉

第二节 简单性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其他随想

第八章 奇石自身形式召唤力之二:动势

第一节 “形”派奇石的动势表现

第二节 “色”派奇石的动势表现

第三节 “图”派奇石的动势表现

第四节 其他随想

第九章 奇石自身形式召唤力之三:有机结构

第一节 奇石自身形式“差异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奇石自身形式“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奇石自身形式“意向性”的有机统一

第四节 其他随想

第十章 奇石题名

第一节 奇石题名的避让原则

第二节 奇石题名的契合标准、趣味标准

第三节 奇石题名的借鉴法、创新法

第四节 奇石题名的一些习惯

第十一章 奇石配座

第一节 石座与材料的关系

第二节 石座与奇石的关系

第三节 石座与人的关系

第四节 石座与时代的关系

第十二章 奇石阐释

第一节 奇石阐释的底线:避免误解

第二节 奇石阐释的基础:生命体验与视域融合

第三节 奇石阐释的三种语境

第十三章 奇石展示

第一节 奇石展示的类型

第二节 奇石家庭展示

第十四章 关于奇石形式若干问题的解读

参考书目

附录一 灵璧石收藏与鉴赏

第一节 灵璧石的清理与保养

第二节 灵璧奇石天然与否的鉴别

第三节 灵璧石的三个等级与划分依据

第四节 灵璧磬石的残缺美

第五节 灵璧磬石的动势美

第六节 灵璧磬石的多义美

附录二奇石赏析

后记

内容摘要:

这《博古书系·石道:奇石形式的创建与解析》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知识性。在本书中,作者分别介绍了国内著名的几十款不同的奇石,着重介绍了它们的产地、成分、特点、欣赏重点等。这些奇石小知识对于各地的石友来说,能够发挥普及的作用。同时,本书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方法,也都是知识性很丰富的东西,读者可以重点留意。这本书的特点之二,是它的趣味性。作者在建构奇石形式、解析奇石形式的同时,还重点鉴赏了奇石的趣味之所在,美之所在。同时,本书语言的趣味性也很足,能够吸引读者读下去。这本书的特点之三,是它的可操作性。如何给奇石题名?如何给奇石配座?如何阐释奇石?如何展示奇石,使之充分发挥风水的调理功能?作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操作。这本书的特点之四,是它的学术性,这也是它最突出的特点。本书作为“石道”理论体系,其功能是基础性的。作者提出了奇石形式这一全新概念,并创造性地将奇石形式划分为奇石外部形式、奇石内部形式与奇石辅助形式。更重要的是,作者又解析了这个形式,认为:奇石自身形式(他将奇石外部形式与奇石内部形式因素合起来称之为奇石自身形式)有三个基本特性,即神秘性、多义性与意向性。他认为:奇石自身形式里隐藏着两组六大规律,即在奇石古典形式(奇石具象形式与奇石意象形式)中存在着一组三大规律:天然律、中心律与形式律。在奇石现代形式(奇石抽象形式)中存在着一组三大规律:天然律、矛盾律与纯情律。他认为,“有”与“无”的关系是奇石自身形式里的最基本关系,这_对关系决定或影响着奇石自身形式中的其他关系。他认为,奇石自身形式里还有三大召唤力,即奇石“形”的召唤力、奇石“图”的召唤力、奇石“色”的召唤力。据此,作者提出了“中国奇石界的三大流派”这一新观点。紧接着,他解析了奇石自身形式这三大召唤力的三个源泉:简单性、动势与有机结构。当然,作者也在奇石题名、配座、阐释与展示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我认为,这些观点很有学术价值,可惜目前没有能够引起重视,但是,随着本书的出版,这些观点必将在赏石界引起共鸣。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石道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7106031
如需购买下载《石道》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8 × 21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石道是上海大学出版社于2013.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S933 的主题关于 石-文化-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