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歌与政治关系研究
北宋诗歌与政治关系研究封面图

北宋诗歌与政治关系研究

杜若鸿,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0.0

书籍简介:

该书以北宋政治诗为研究对象,探讨诗歌和政治的相互关,运用以史证诗的方法,为北宋政治诗的发展原因、发展过程、政治内涵和艺术特点提供一个全新的看法,使北宋诗歌的研究领域具有突破性的进展。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至第六章主要就北宋诗歌和政治的重要问题展开探讨,侧重宏观论述;第七章至第十一章,分别就各时期主要诗人群的政治诗进行深入探讨,以进一步考察其个性特色;第十二章总述结论。每一章既是论文相互关连的一个侧面,又具相对独立性,照顾整体又重点突出北宋政治诗相关的学术问题。

作者介绍:

杜若鸿,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副研究总监,哲学博士,香港国际汉诗总会会长,诗词学会顾问,美国IWA国际作家艺术家协会终身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成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前瞻

三、北宋诗歌和政教

四、研究方法和范围

第二章 北宋科举罢考诗赋与诗歌转变

一、引言

二、政治上的右文国策

三、科考内容的重大转变

四、科举改革的政治本质

五、对熙宁后诗歌的影响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宋诗歌分期和政治关系

一、引言

二、宋诗发展的各家之见

三、宋诗各期的政治特色

四、群体关系的政治纽带

五、各个时期的诗人群体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朋党之争与台谏势力的关系

一、引言

二、党同伐异的党争本质

三、异论相搅的台谏品格

四、对中后期诗歌的影响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宋重要诗案事件和诗歌发展

一、引言

二、乌台诗案

三、车盖亭诗案

四、崇宁全面文禁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宋政治诗的内容类型和艺术特点

一、引言

二、北宋政治诗的发展历程

三、政治内容类型

四、整体艺术特点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沿袭期前后的政治诗

一、王禹偁的诗风革新

二、杨亿及西昆诗风评议

三、范仲淹的恢复风雅

第八章 嘉祐诗人群的政治诗

一、引言

二、务道致用的政治观

三、欧阳修

四、梅尧臣

五、苏舜钦

六、本章小结

第九章 新党诗人群的政治诗

一、引言

二、王安石

三、舒亶

四、沈括

五、本章小结

附表:新党诗人群重要成员行履

第十章 苏门诗人群的政治诗

一、引言

二、苏轼

三、张耒

四、秦观

五、苏辙

六、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江西诗人群的政治诗

一、引言

二、黄庭坚

三、陈师道

四、其他成员

五、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结论

一、罢考诗赋与诗歌重大转变

二、北宋诗歌分期与诗人群体

三、诗案事件和诗歌发展转向

四、北宋政治诗的内容类型

五、北宋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六、各诗人群及其政治诗特色

七、北宋政治诗的定量统计

八、北宋政治诗的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Abstract

内容摘要:

《北宋诗歌与政治关系研究》以北宋政治诗为研究对象,探讨诗歌和政治的相互关系,运用以史证诗的方法,为北宋政治诗的发展原因、发展过程、政治内涵和艺术特点提出全新的看法,使北宋诗歌的研究领域具有突破性的进展。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至第六章主要就北宋诗歌和政治的重要问题展开探讨,侧重宏观论述;第七章至第十一章,分别就各时期主要诗人群的政治诗进行深入探讨,以进一步考察其个性特色;第十二章总述结论。每一章既是相互关连的一个侧面,又具相对独立性,照顾整体又重点突出北宋政治诗相关的学术问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北宋诗歌与政治关系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1252338
如需购买下载《北宋诗歌与政治关系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13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北宋诗歌与政治关系研究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5.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的主题关于 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北宋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