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2007
定价:33.0
本书作者在书中主要讨论了:明治维新日本现代社会;现当代日本制度的形成;社会的管理等。
前言
第一章序言:日本之谜
第一部分现当代日本
第二章明治国家与现代日本社会
第三章现当代日本制度的形成
第四章现代日本社会的困惑
第五章“不和谐”、冲突、抗议及其影响管理、控制与回应
第六章现当代日本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一个充满活力的、受控制但非极权主义的社会
第二部分日本历史发展的侧面
第七章日本的封建主义
第八章中世纪与现代初期日本的城市发展和自治
第九章德川国家与社会
第十章日本的儒教与佛教转变的几个侧面
第十一章明治维新一革命的复兴
第三部分日本历史发展的框架
第十二章日本的历史发展日本社会形成的独特性
第十三章日本文化或文化传统基本的本体论观念及其影响
第十四章文化、社会结构及日本制度发展变化的形成与再生中的过程
第十五章简论日本文化的创新模式
第十六章比较框架中的日本历史发展
第十七章日本的现代性当代世界中的日本
注释
索引
前言
本书是我对日本、日本社会及其文明长时间关注研究的成果。我曾阅读摘录过20世纪40年代晚期诺曼著的《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崛起》,迄今仍积累了相当详细的笔记。从那时起,我一直努力不断地、系统地依据用西方语言撰写的有关日本的文献资料,以及从日文译为西方语言的译著等进行研究。不过,仅仅在七八年前,用文明比较分析的框架来剖析日本才成为我研究的中心在本书的第一章中已陈述了这些因由。
在1978年至1990年的夏季期间,我曾在胡佛研究所当客座研究员,在斯坦福大学做客座教授。在那时即从事这项研究,本书正是基于此。1988年秋,我在纽约的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做客座研究员时继续从事这项研究。1989年至1993年的春季,我担任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的客座教授。1992年秋季和1994年春天,在乌普萨拉的瑞典高级社会研究学院做研究员期间,我依然不辍地开展研究工作。
无论是研究工作还是写作,首先都是在我的耶路撒冷的大本营中希伯伦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和杜鲁门研究所以及范里尔耶路撒冷研究所进行的。在所有的这些研究所里,我都获得了多种类型的资助图书馆设施、研究资助、秘书服务等等。在各个大学里,我十分喜欢跟那些参加我主讲的有关日本社会与文明研究课题的研究班的学生们进行讨论。不论在大学或是研究所,我从与同事们的讨论中获益匪浅。这项研究在各个阶段还得到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文科学院、以色列基金董事会、中国台湾的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以及苏黎世社会世界基金等的资助。
本书也从我在各研究所及学术聚会中就相关课题所做的讲座和研讨会的探讨中受益良多这之中包括斯德哥尔摩大学、香港大学、J.尼赫鲁大学和新德里尼赫鲁纪念基金会、台北大学和台北“中央研究院”人类文化学研究所、俄亥俄州立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在T.W.德巴里研讨班上)、乔治.梅森大学、东京德国日本研究所、神户大学、关于日本社会比较文明1998年研讨会、1994年秋在京都召开的日本研究会议、1992年3月在慕尼黑由莫姆森召集的关于马克斯.韦伯与日本研讨会以及1994年6月布鲁宁根学院等。1989年,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我举办了泰纳讲座。特别是在罗伯特.斯卡拉皮诺主席的主持下举办的与这些讲座相关的研讨会上,我讨论了在此所分析的一些题目。
1987年,我与本阿里.希洛尼、艾尔.本阿里在希伯伦大学的一个小型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举办了一个研讨会,从而臻至此项研究的高峰。这一共同研究的结果是撰写了一部关于日本冲突革命模式的书。
在准备撰写本书期间及之前,在我对日本产生的更广泛的兴趣方面,一直得到不少朋友的帮助。首先,我要感谢朋友和同事们,我与他们就日本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过讨论,特别是那些颇费工夫阅读本书部分书稿的朋友和同事们。在美国我与亨利.罗索夫斯基和罗伯特.贝拉、在日本与石田雄、在耶路撒冷与R.J.Z.威布洛斯基、在英国与R.P.多尔就日本问题进行的讨论时间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在最近的10年左右,则是与在耶路撒冷的本阿里.希洛尼。R.J.Z.威布洛斯基和本阿里也一直是本书几部分手稿的最忠实的读者和批评家。这些年来,我更是断断续续地与阿克雷格、赫尔伯特.帕辛和埃尔文.塞内进行过探讨,他们也对较早时的书稿的一些章节提出了意见。
在本书撰写的准备期间,我还与J.C.亚历山大、青木昌彦、珍.巴哈尼克、安德鲁.巴谢、布鲁斯.布埃诺.德摩斯奎塔、常浩、T.W.德巴里、吉安尼.福德拉、卡洛尔.格拉克、约翰.赫莱、滨口江干、苏珊.汉莱、苏仇言、阿里克斯.英克勒斯、石久彦、M.B.詹森、隆.杰佩森、富柽冈、约翰.凯莱、塔克.黎布拉、S.M.利浦塞特、汤姆.梅兹格、约翰.梅耶、杜维明讨论了本书的不同方面;之后又与村上泰亮、永井道雄、中根千枝、皮特.诺斯科、肯尼斯.皮勒、艾拉纳.F.西伯、E.狄雅基安、弗雷德.维克曼、绵贯让治、比琼.维特洛克、山村耕造等进行过讨论,以及同前述提到的有关日本的讨论会与研讨会的参与者们进行过探讨。我还与团冲本、詹姆斯.拉斐尔、汤姆.罗伦以及他们在斯坦福举办的关于日本资本主义研讨会的参与者们进行过讨论,并同纳迪雅.斯庞交换过意见,他就我对明治维新的分析进行了批评性的论说。
所有这些讨论,在我对日本文明研究及对本书不断修正的研究方法上的具体化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最为感激的,当然莫过于对那些同事们和朋友们,他们贡献了自己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本书的部分原稿,甚至整个手稿,并提出修改意见。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人之外,我还想要感谢约翰.P.阿纳生、春实部夫、艾尔.本阿里、卡尔.比利费尔德、玛利.布林顿、皮特.杜斯、雷蒙德.格鲁、H.哈鲁突尼安、唐.利文、罗伯特.C.麦克亚当斯、伊丽莎白.麦克斯维尼、名持田哲男、大贯惠美子一蒂内尼、弗兰克.雷诺兹、B.西伯曼、罗伯特.史密斯、埃兹拉.沃格尔和凯惕.维尔德曼一纳凯,他们都给予了我十分宝贵的建议、帮助,并对手稿的大部分提出过批评,有时还不只一次。由井久美藏在1994年春夏待在耶路撒冷期间,通读了全稿,提出了极为宝贵的意见,并且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给予了许多帮助。埃里克.科恩和雅尔.本.托尔就有关日本儒教和佛教转变的章节提出了详细意见。
所有这些朋友的评价和意见以及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两位不知名的读者提出的意见,对我均是无比重要的,他们都指出了我在分析论述方面的问题,并帮助我克服了至少一些当然不是全部落入由某人撰写的日本研究的窠臼。这种人没有阅读过日文并且没有直接接触过日文资料和学术著作。本书无论有多么成功,大多都应归功于他们我希望能够遵循他们的全部意见或建议;毋庸赘言,我要对许多余下的谬误负全责。
不少人作为研究助手帮助过我,并提供了秘书与研究上的支持。我的秘书贝惕雅.丝洛尼姆在范里尔耶路撒冷研究所的岗位上在书稿准备的各个阶段中充当了忠实的协调人的角色。德比.梅左、戴维.科翰、辛济亚和艾尔伯托.格鲁兹曼,首先是玛利奥.施杰特曼和诺尔米.雷纳作为研究助手在寻找收集无数的参考资料及准备附注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多隆.科恩在审阅手稿方面给予了有益的帮助,其中尤其注重日文的拼法,并检查了附注。我还得到了上述研究所的图书馆以及东京的日本国际会馆的图书馆和会馆经理M.加藤先生的鼎力帮助。
摩里斯.利维,特别是在耶路撒冷的艾塞尔.罗森费尔德帮助打印和重打了本书手稿的大量原稿,斯坦福的巴芭拉.坎农、拉塞尔.塞奇基金会的卡米勒.耶兹、乌普萨拉的SCASS的理查德.凯尔索、阿索.林伯格和雷纳.弗思特以及芝加哥的克劳德.格雷格尼尔也都帮助打印了原稿。克劳德.格雷格尼尔还协助编辑了不少原稿,而且重要的是,在最后编辑和删减手稿的关键阶段他所提供的帮助。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道格.米契尔一直是位乐于助人和值得信赖的编辑与朋友,他的支持使整个编辑过程乐趣无穷,马特.霍尔德也是如此。约尔.司科尔在编辑手稿方面堪称奇迹,他帮助我避免了许多谬误;桑德拉.瓦尔德也复如是,他是芝加哥大学专攻日本历史的研究生,协助校对了文稿;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玛格丽特.马翰指导了编辑和校对。
所有这些努力与我对这些朋友所抱有的感激之情,是否值得,都不是由我来断定的,而是留待本书的读者去判断。
S.N.艾森斯塔特
耶路撒冷、希伯伦大学暨范里尔耶路撒冷研究所
《日本文明》是一位大师级的比较研究学者的最高成就。作者一方面强调日本文明的非意识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又对其在不断流逝的过去中重造共同体的能力施以重墨。全书包括现当代日本、日本历史发展的侧面、日本历史发展的框架三部分。 本书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社会理论家之一S.N.艾森斯塔特教授的力作,书中对日本的历史、宗教、文化和社会组织做了出色的综述。艾森斯塔特教授在大量浏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索了日本历史遗产及其对日本现代性经验的影响。他回避了结构主义或文化主义的方法之争,发展出一种系统严密、比较广泛的分析性研究框架。本书结构颇具新意,一方面强调日本文明的非意识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又对其在不断流逝的过去中重造共同体的能力施以重墨。【作者简介】 S.N.艾森斯塔特(1923-),当代以色列社会学家,新功能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苏黎世大学.在国际社会学界享有较高的声望。1991年9月曾到中国访问。主要著作有:《帝国的政治体制》(1963)、《现代化:抗拒与变迁》(1966)、《政治社会学》(1970)、《社会的分化和分层》(1971)、《传统.变迁.现代性》(1970)、《革命与社会转变:文明的比较研究》(1978)等等。艾森斯塔特在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上深受韦伯和帕森斯等人的影响,他最大的贡献是通过引入文化历史因素和文明比较研究来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以新的理论视角对社会现代化和比较文明问题进行富有成效的研究。由此,他特别强调:现代社会的变迁与现代化是一个以文明圈为界限的多样化选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