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问政的30堂课
微博问政的30堂课封面图

微博问政的30堂课

高明勇, 主编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以讲课的形式,约请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就微博问政的方方面面问题展开论述,指导广大党政干部如何应用微博来服务民众、与民众沟通、引导舆情。

书籍目录:

序 言 微博能否拆掉“中国墙”

郑永年: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政治的兴衰和政治过程的开放度紧密相关。今天,微博无疑正在充当推动政治开放的角色。

1开学典礼

通往微博问政之路

高明勇:新京报评论员

微博有望构建一个相对的“好的公共生活”。我们需要知情,需要参与,需要表达,需要监督,微博似乎更能让我们看到权利的彰显。

公开透明:政务微博的起点

蔡奇: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政务微博,就是利用新的信息化手段武装政府,推进政府工作,它也是我们现代网络和责任政府的完美结合。

2问政之道

第一课 微博让官员“走进现场”

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

(官员在微博上可以)展现自我,透明公开;联系网友,深入现场;引导舆论,引导民众;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第二课 官员微博:不能“拉官腔、说官话”

章剑华: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文化厅厅长

(微)博文不光是短,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三平”:一是平等的角度,二是平实的语言,三是平和的心态。

第三课 政务微博:微博智官,微博制官

叶青: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一位名叫@阿阮的博友这么说:官博,就得以您为借鉴,平实、务实,平均每条仅几十回复,所以政务微博以实为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本。

第四课 即使“打酱油”,也可了解社情民意

贡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

一是不对自己不熟悉的话题发表看法;二是了解事情的原委和真伪,在实在难以辨别时,有关评论可要加上“果真如此”的前提限定;三是做到换位思考,以平和的心态进行理性讨论。

第五课 微博的启示:菜刀并没有立场

孟波:新浪网副总编辑

你把社交媒体看作敌人,他或许真的会成为你的敌人。你把社交媒体看作朋友,他或许真的会成为你的朋友——即使是敌人恐怕也会变成朋友。

第六课 “微”服私访:倾听2.0时代的网民声音

李方:腾讯网副总编辑

亲民、智慧、幽默、生活化、耐心、高频互动都是这些微博的成功之道。成功的微博运营模式得民心,微博问政促进了问政时效,提高了办事效率。

第七课 微博动力培养国民新思维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要想解决微博中提到的问题,“功夫在诗外”,更多的还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发力,依靠制度路径推动民主实践,那才是真正的微博问政,真正的微博推动政治文明进程。

第八课 微博问政:认识中国的另一只眼睛

周庆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央视特约评论员

“政府部门说什么我都不信”和“政府部门说的我都信,但是我就是不喜欢你”这两种情况,一方面是政府公信力长期下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多元化社会中的极端意见的不可忽视。

第九课 微博时代只能“舆情应对”,难以“舆情控制”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教授

“微博”技术只有成为一个社会大系统制度的“齿轮”和“螺丝钉”,通过它的运作,实现系统联动,微博的意义才能得到充分彰显。

第十课 政法微博:依法在前,亲民随后

王琳: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我要给各位读者讲的也归结为这样一句话:在网下,依法行使权力,保障司法公正;在网上,平等对待网民,实现良好互动。

3问政之术

第十一课 微博问政:现实行动的补充

于建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事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向我发短信致谢:豁然开朗。这些都说明,微博问政的可能性,是值得期待的。

第十二课 从“独立候选人”参选看微博问政

朱恒顺: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内务室副处长

相对于传统的选举组织工作,微博传播速度快,传播门槛低,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充分发挥微博的作用,也可以让选举组织者省力、省时、省钱。

第十三课 微博问政的“市长体验”

刘五一:河南省新郑市副市长

作为微博试验的使用者,通过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教育程度的朋友们的交流,我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和交流:要以诚相待,平等对人;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要重信守诺,把握原则。

第十四课 微博公文:官员要走“网上群众路线”

金中一:浙江省海宁市司法局局长

微博公文相比传统的纸质公文和OA电子公文,具备传播速度快、内容简洁、透明性高、互动性强等独特的优势。将微博公文应用到政府行政系统,印证了“微博问政是时代的需要”。

第十五课 政务微博办实事的八种方法

沈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微政务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能够促成微平台多重监督体制的形成,提高线下办事效率;另一方面是想认真解决民生问题,从细节入手,关心民众诉求,构建和谐微环境。

第十六课 微博改造我们的话语

高明勇:新京报评论员

正如评论所说,“真正的微博问政,是要通过微博将日常看起来枯燥的政治和形象僵化的官员变得人性化,填充进有血有肉的内容,让民众觉得官员跟身边人一样,政治就在日常生活中。”

第十七课 我们如何对待网络界的“央视”

王长春:第一财经网原总编辑

草根想更好地撬动微博的舆论优势,也必须理解和遵循以下原则:关注尽可能多的专业人士和社会名人;用新角度切入热点,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最有力的声音,尝试包容不同的声音;发私信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和意见;花更多时间参研法律知识,积极运用媒体和法律的工具来进行博弈。

第十八课 “重庆小贩受伤害事件”的微博剖析

吴祚来:知名博主、文化学者、作家

网络微博客们需要的是自律,而互相的批评甚至指责,则是网络生态中的他律,互相的批评与追问是必要的,但它只能限于网络,只能在道德与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第十九课 十年讨薪史,一朝围脖解

潘采夫:知名网友,专栏作家

我只是个“业余讨薪选手”,现在利用“围脖”,将我9万多粉丝的关注凝聚到一件事,就多了一种强大的支援力量。

第二十课 一句140字的“牢骚”有多大影响

曾颖:天涯社区西南板块负责人

试想,如果一个地方的政府部门,连微博是什么、网络上的人们在说些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置?

总点评人:王爱军(新京报编委、评论部主编)

4问政之势

第二十一课 宜黄拆迁:微博“制造”的3D新闻事件

要习惯微博时代对民意的敬畏,要学会适应微博时代的信息快递,要领悟微博时代几乎没有东西可以长期隐瞒,更要知晓微博时代对正义的诉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

第二十二课 故宫“十重门”:打开容易关上难

危机面前,态度比方法更重要,民众可以允许你没有处理问题的办法,但是要让大家看到真诚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形成于日常的谦卑和对别人的尊重之中。

第二十三课 动车事故:还未发生就被“报道”

政府也仅仅是辟谣的一种力量,他们和普通网民一样,只是信息的提供者——只不过更为权威而已,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号令者和裁决者,他们的信息仍然要经得起网民的质疑。

第二十四课 微博打拐:“微博问政史”上的里程碑

明智的政府部门,能够从这个信息平台上发现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继而发挥政府特有的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完成民间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受到民众的欢迎。

第二十五课 问题疫苗:“问题”比“疫苗”更拷问公信力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影响力不大的传统媒体要想让事情“搞大”,大约不那么快,也不那么容易,但是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加上网络传播的高速性,让一些事件的发生变得似乎猝不及防。

第二十六课 “我爸是李刚”:应对失当,尘埃难落

政府部门要放弃传统思维,一是不要认为“主流媒体”就完全代表民意,能左右事件走向和舆论,这是不全面的;二是放弃“堵”的策略,积极应对,有错就改,及时在各种媒体上公布信息。

第二十七课 微博开房:“误把微博当QQ”的错误?

对世界进步的无知,要么是畏之如虎、排斥拒绝,要么是盲目自信,穿老鞋走新路,焉能和时代同节拍?焉能出台合乎民意、合乎潮流的公共政策?焉能引领中国走向世界?

第二十八课 “郭美美旋风”:星星之火,“微剿”慈善

事实证明,如果民意渠道足够宽,民意表达往往理性而有序;如果这个渠道仅仅是一个缝隙,那有限的民意表达就会充满不羁的力量,也往往会淹没真知灼见,与理性的社会背道而驰。

第二十九课 上海“11?15”大火:微博让灾难更真实

这件事情告诉执政者,重大灾难性事件在微博上的传播,带来的民意压力以秒为单位在聚集,政府应对也应该有这样的速度。

第三十课 “悬浮视察”:毁也微博,成也微博

化“危机”为“良机”,有个前提,就是先要把自己的“丑事”解决干净,用诚心挽回公信,该道歉的道歉,该纠错的纠错。

5课堂资料

微试卷:微博问政期末考试试题

微调查:官员微博热,能带来什么变化?

微观点:谁在操纵网络删帖

微趋势:“政务微博”如何推动中国改革

微名言:微博成政府官员必修课

微推荐: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十大政务微博、机构微博

内容摘要:

自媒体时代,如何用好你的“麦克风”?
作为新兴传播载体,微博以其即时、互动、应用广泛等特点,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和信息交换平台,其影响力日益凸显。本书通过官员、专家、学者等微博达人对微博的深入解读,以思想、方法、案例化解公共权力部门微博运用之惑,帮助公共权力部门解决微博问政“谁来问”,“去问谁”,“问什么”,“怎么问”的关键问题,以期通过微博互动,形成好的公共生活。

编辑推荐:

政府官员、传播学者、意见领袖,都在微博。
公开透明、维权问责、参与选举,皆可问政。
一、专家、学者、官员齐集一堂,坐而论微博问政之道。首部汇集政、学、媒体各界解读剖析的微博问政读本。
二、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作序推荐。
三、蔡奇、朱永新、章剑华、叶青、孟波、李方、胡泳、于建嵘、潘采夫等政府官员、知名学者、媒体人共同探讨用“微力量”构筑好的公共生活。作者皆为微博达人,在各自领域有相当影响,分析精到,解说给力。
四、《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指出,“微博是2011年舆情事件的第一大信息源,占比达20%以上,成为第一大舆论场。在可预见的将来,微博或将直接改变中国社会生态和政治语境,让强势一方做事时不得不考虑民众的反应,微博所推动的是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态平衡。”这表明,微博问政已势不可挡,公共权力部门在更新观念的同时,急需掌握微博沟通的技巧、方法。本书集思想、方法、案例于一体,实用、“解渴”、接地气。对于普通公民,本书告诉你如何更好地“撬动微博的舆论优势”;对于公共权力部门,本书告诉你如何利用政务微博便捷有效地沟通百姓、回应矛盾、破解谣言。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微博问政的30堂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13048371
《微博问政的30堂课》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杭州出版单位浙江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微博问政的30堂课是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2.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30.1-39 的主题关于 互联网络-应用-行政管理-中国-干部教育-学习参考资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