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简帛讹字研究
秦汉简帛讹字研究封面图

秦汉简帛讹字研究

刘玉环, 著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介绍了秦汉简帛及讹字研究的概况,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分别从判定、分类、整体特征、致误原因和心理学阐释等几个方面对讹别字和讹错字作了探讨。针对目前讹字研究内涵丰富复杂、外延交叉重合的现状,对秦汉简帛中的讹字进行逐字分析,以汉字发展演变序列为立足点,从讹字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着手,建立科学的讹字理论和可操作的判定方法。根据讹别字与正字在字形、字义上的关系,讹别字与上下文中其它的字在字形、字义上的关系,将讹别字分为五大类。本书又对讹别字和讹错字作了比较,对不同性质的文本中的讹字作了比较,对不同时期的文本中的讹字作了比较,对出土文献讹字和传世文献讹字作了比较。简单分析了讹字与秦汉文字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作者介绍:

刘玉环,女,1978年生,祖籍山东胶州。暨南大学文学硕士(2005),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2010),现任教于昆明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文字学、汉语语法学。在《中国语研究》、《中国文字》、《宁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3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目标

第二节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第三节 选题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讹别字

第一节 讹别字的内涵及外延

第二节 讹别字的类别

第三节 讹别字的整体特征

第四节 讹别字的致误原因及心理学阐释

第三章 讹错字

第一节 与讹错字相关的几个概念及讹错字的判定

第二节 讹错字的类别

第三节 讹错字的整体特征

第四节 讹错字的致误原因及心理学阐释

第四章 综合比较研究

第一节 讹别字和讹错字的比较

第二节 秦汉简帛中讹字的比较

第三节 出土文献讹字与传世文献讹字的比较

第四节 讹字与汉字发展演进及秦汉文字系统的相互影响

余论

材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附录1 术语

附录2 书目简称

附录3 凡例

内容摘要:

秦汉简帛是战国后期秦至东汉时期的竹木简牍帛书,是秦汉时期的手写实用文字资料。各地出土的秦汉简帛已经整理出版的有二十多种,这些简帛资料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字或书写方面的错误,有时把字写成另外一个字(称之为讹别字),有时把字写得不成字(称之为讹错字)。
  《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秦汉简帛讹字研究》全面收集并深入分析秦汉简帛中的讹字,展开讹字的专题研究。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秦汉简帛及讹字研究的概况,阐述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对二十多种秦汉简帛中的311例讹别字和127例讹错字做细致分析,分别从判定、分类、整体特征、致误原因和心理学阐释等几个方面对讹别字和讹错字做探讨。第四章是综合比较研究。
  对秦汉简帛讹字面貌的整体呈现和系统探讨,可以充实文字学研究,促成古文字考释,补益字书修纂,校正传世文献。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秦汉简帛讹字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6834537
如需购买下载《秦汉简帛讹字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书籍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208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秦汉简帛讹字研究是中国书籍出版社于2012.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77.03 的主题关于 竹简文-错别字-研究-秦汉时代 ,帛书文字-错别字-研究-秦汉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