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他者
日本作为他者封面图

日本作为他者

李海泉, 编译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编译了日本文化人类学者关于原住民研究的多篇论文,既包括对日本国内原住民的研究,也包括对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美国等地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日本人类学面向海外的研究取向,以国外的原住民作为他者,对我国的人类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书籍目录:

走出本土的樊篱

序言日本作为他者

Ⅰ原住民运动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

一、何谓原住民

1.原住民的定义

2.原住民的人口

二、原住民运动的历史背景

1.共存

2.原住民的反抗

3.对原住民的征服灭绝

4.同化

5.原住民自治运动

三、从“原住民”到“先住民”原住民运动的展开

四、原住民运动的现状和特点

1.原住权

2.歧视

五、展望

1.原住权的确立和扩张状况

2.原住民的文化遗产

3.原住民运动和文化人类学

六、结语

Ⅱ原住民运动十载回顾合作与纷争

一、前言

二、原住民运动简史

三、1763年的英王诏谕

四、马歇尔判例

五、20世纪的原住民运动

六、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纷争与合作

1.合作

2.纷争

七、总结和展望

Ⅲ发展的记忆

一、前言

二、记忆的概念

三、发展的人类学从发展的话语分析到地方场域的文化政治学

四、作为公共记忆的发展

五、援助组织有关开发的记忆

六、结语

Ⅳ发展和革命的叙述方式以印度尼西亚为例

一、印度尼西亚现代史的关键词

二、革命时期的科特达拉姆村

三、苏加诺的革命和建设

四、发展时代的到来

五、大选和发展的体验

六、被消费的发展

七、革命和记忆、发展和计划

Ⅴ谁拥有文化的话语权

一、文化,两个源流?

二、美国社会,现在发生着什么

三、美国文化人类学界关于文化的定义

四、文化人类学的危机和文化多样性

五、对立理论的凸显文化研究

六、来自文化人类学的对应

七、谁拥有文化的话语权

Ⅵ旅游与“海女”找寻真正的日本

一、引言

二、“海女”及其映象

三、背景

四、国崎的旅游

五、结语

Ⅷ表述日本文化的困惑

附录1概述生态人类学

一、导论

二、理论背景

三、重要学者

四、重要论著

五、关键词

六、方法论

七、意义

八、批判观点

附录Ⅱ生命体模式在灾害危机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

一、前言

二、防范突发性减轻灾害的必要因素

1.生存个体的整体性(holism)

2.人体生理功能节律(bio-rhythm)

3.公共性(communalism)

三、安全.安心体系的基本模式和生命体系的对应性

四、着眼于获得:发展社会性应变能力的程序

1.获得:发展社会性应变能力程序的运行模式

2.社会三难选择

3.社会优先救助

4.利用生命体系模式的例证

5.对于缺水问题的适用

五、结语:通过“做中学”、(learnbyDoing)

提高社会的灾害应变能力

后记从一位恩师的仙逝说起

出版后记

前言

海泉是我的同乡,但是之前并不认识。有一次在农大我所主持的“乡土社会研究讲座”上,大约是法国的杜瑞乐教授来讲座,海泉从传出去的海报上知道消息也来听讲座,讲座之后,他来办公室找我,告诉我他曾经读过我的《权力与公正》一书,并且对我书中的照片很是感兴趣。

他大约高中的时候就去了日本,读到硕士就停下来,回到中国协助一些日本研究者做一些跟环境保护有关的发展项目。因为他原来在日本学的就是人类学,而我对日本以及日本的人类学所知甚少,由于是同乡的缘故,因此便有机会经常不是在北京就是在老家承德的餐馆里、咖啡馆里聊天谈人类学,特别是日本的人类学。从他那里,我确实掌握了许多关于日本人类学发展的状况,获益良多。

海泉的日语很好,在跟他接触的日子里,我曾经鼓励他多翻译一些日本人类学中有影响的论文,投稿到我做执行主编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来。他后来是在河北旅游学院教授日语和日本文化,授课之余便潜心翻译,先后翻译了数篇文章,寄给我之后,都陆续安排发在了这份现在有些影响的学报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在他所翻译的文章中,有一位作者叫本多俊和的,我原来以为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但海泉后来告诉我,他是一位本土的英国人,后来由于对日本文化的兴趣而彻底加入了日本国籍。本多是海泉在日本的人类学老师,后来海泉还专门邀请本多教授来我的农大讲座上讲述他的关于日本原住民运动的研究。那天的讲座,本多教授很是卖力,海泉的翻译也极为精当,学生们的反应更是热烈。现在想来,那是一次很难让人忘怀的讲座。

关于日本,对于中国人而言实在有着太多的联想。也许过于邻近的地理空间,使得相互的误解远远胜于真正的理解,特别是那场让人刻骨铭心的战争发生之后,对于战争的记忆就从来没有被遗忘过。一旦有些新闻式的报道开始大肆谈论有关日本的事情的时候,中国人就可能会感受到一种愤愤不平,冲口而出的都可能是负面的偏颇评论,此时历史又会被重新回忆起来,并会以此历史去附会一些今天日本发生的但实际我们可能并不十分理解的事件和行为。

不能否认,我们与日本的人员往来并非不频繁,我们对于日本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可谓不熟悉,但是我们究竟在什么意义上做到了对于日本文化的理解?这可能就很难说了。也许我们的国民去了日本也只当是一种旅行而已,刻板印象还是深藏于内心,只认为自己的文化要优于作为他者的日本文化,去那里旅行也不过就是消遣和度假而已,昨天去了和今天去了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中没有怀揣丝毫的文化欣赏的心情。这也许是许多过度强调本土文化的学者、旅行家乃至普通公民很容易就受到那种只拿本土文化来说事的民族主义者的煽动而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甚至有时很粗鲁的行为的缘由所在吧。而如何面对他者的异文化,在过去是一个问题,在今天更是一个不能不去面对的问题。

海泉用回国这几年的时间搜集、整理和翻译了日本人类学家对于存在于日本社会中的各类异文化的研究。这些研究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生活于日本社会中的人类学家对于异文化存在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充满了包容、同情与救助之心。在传统离我们渐行渐远的今天,对于传统,我们反而似乎有一种格外的渴求,这种渴求从日本的原住民的生活中还能够不断地得到展现,这令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传统的那份顽强的生命力。我们确实不可能再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回去,当我们开始作出选择去亲近现代化之路开始,我们便命定地没有了回头之路,我们开始依赖于我们的一切选择,我们为我们所选择的现代化的结果所支配,最后,我们也仅仅只能是从他者的呈现之中才能回忆起我们用我们今天所获得的东西换来的对于过去的遗忘与失去。

日本要比中国更早地追随西方的现代化的步伐,并非常迅速地实现了这种现代化。但是日本也很早地就开始了一种觉醒,他们对于自己社会中的生活于边缘地带的原住民的声音不再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而是开始倾听,开始尊重这些人的呼声。他们也开始了小心谨慎地记录原住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文化传统,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留这些即将消失的传统。

这样的做法也许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无可阻挡。我曾经听友人说过,在荷兰的博物馆里有荷兰殖民者早期到印第安人的土地上放出凶猛的猎犬咬伤并驱逐土著印第安人的照片。这些殖民者的后裔敢于将这些残忍的照片拿出来放在博物馆里展览,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时代的觉醒,这种觉醒也是一种自我的忏悔,是在为自己的祖先所犯下的罪恶而忏悔。在经历了现代化的疯狂的对于自然与人的生活环境的入侵之后,西方人觉醒了,开始作出自我忏悔;接着,日本人也觉醒了,行动起来为原住民的自我保护运动摇旗呐喊;甚至以后还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洲等的觉醒;那么中国未来会是怎么样呢?

我们可能不愿意承认我们社会中的“他者文化”的存在,我们也许更希望所有的人都一起迈进现代化的轨道中去,在这个可能是笔直溜光的大道上,我们加速度地抛弃了传统,抛弃了各种另类的人及其生活方式。当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在这条笔直溜光的大道上费力地前行的时候,他们开始为自己的落伍寻找一些理据;为这种不合群的生活方式寻找过去的知音;为原来为他们所抛弃的他者描画出一幅精致的肖像画,挂在厅堂的正中央,使他们疲惫的心能够在此得到一些欢愉的慰籍。今天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城市生活空间中,纷繁复杂的生活方式的存在和被认可已经开始向我们展示了在原来的目标一致的行动中,确实有人开始甘愿落伍了。这种落伍也许是一种真正聪明的人的聪明选择。

实际上,在我们开始知道去欣赏离我们的生活可能很遥远的异文化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获得了一种自我的觉醒。我们在描述异文化的同时也在为我们原来轻而易举就丢失掉的生活方式寻找一种退缩回去的可能途径。就像马达需要定期保养一样,人的精神也需要不断地从孜孜以求的奋斗中停下脚步,倾听在快速的奔跑中所无法真正感受到的各类声音,其中也当然有噪音。这种倾听需要有一种悠闲态度的培养,需要一种悠闲情趣的培育,离开这些,我们即使停息下来了,心里还是被时间压迫着,焦虑地等待着明天的作为,这样的态度不会成就一种对于他者悠闲而怡情的欣赏与理解。

细细品味海泉所写所译的文字,总觉得我们对于“日本”这个他者理解得实在太少太少了,如果再除去那些由风靡全球的电影和电视剧所灌输给我们的关于日本人的刻板印象,那么我们对于日本的理解几乎就一无所有了。昨天与海泉在一家酒馆喝酒聊天,我半开玩笑地建议,如果他没有女朋友就可以找个日本女孩子做妻子,他笑着回答我:“你也是受电视的影响太深了,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想来也是可悲,向来以人类学的他者关怀为学术追求的我,对于遥远的日本以及生活在那里的日本人也在劫难逃地被现代的传媒所迷惑住了。

也许,在今天这个时代里,_切都是值得去怀疑的,因为虚幻代替了现实,但是,唯独有一点你可能不要去怀疑,那就是马上背起行囊,到异文化中去。因为你的眼睛也许可以欺骗你,但是,你的眼睛加上你的感受,那就无法再欺骗你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赵旭东

二零零九年八月十八日写干鼠味斋

后记

日本,一个在历史上、在现实中都与中国纠葛颇多的国度,有许多理由激起我们关注的眼光。就人类学研究而言,无论是日本学者对海外“他者”的研究,还是日本被作为“他者”进行研究,都提供给中国读者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体验。

《日本作为他者原住民、发展与文化》便是这样的一部论文集。它收录了李海泉翻译的八篇日本学者的论文,及其本人撰写的一篇书评。正如书的副标题所揭示的,这些论文围绕三个主题原住民、发展以及文化组织起来。其中,“原住民运动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和“原住民运动十年回顾”论述了不同阶段世界原住民运动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发展的记忆”与“发展和革命的叙述方式”立足作者对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实地调查的经验,从记忆研究的角度人手,探讨了21世纪第三世界最为重要的“发展”课题。“谁拥有文化的话语权”从一个深受美国人类学影响的日本学者的角度,报告了他所观察到的美国现代文化人类学研究现状。“旅游与‘海女”’分析了日本国崎村落中令人瞩目的“海女”现象,试图以此解答有关日本传统的真相。而作者对日本学家约翰.内森的《无约束的日本》所写的书评“表述日本文化的困惑”,则以一个在日本的中国人类学者的身份,对现代日本文化观念作出了评析。

本书附录的两篇译文,“概述生态人类学”和“生命体模式在灾害危机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虽然并非文化人类学议题,但也是颇有价值的。前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一个学科的发展状况,为有兴趣于这个领域的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入门指南。后者译于2008年震撼全国的汶川地震之后,地震频发的日本的经验无疑能为中国提供他山之石。

从上述题材广泛、角度各异的论文,我们得以一窥日本人眼中的“他者”,以及日本人在作为被研究的“他者”时的形象。由此,我们或许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这个民族。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书论文因原作者和发表时间不同,注释体例多有不一致之处,编辑对此进行了整理统一,以便读者查阅。

内容摘要:

  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日本与我们所处的大陆国家有诸多不同。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工作者初到日本,作为旁观者会感到一切事物均有新奇之处;但运用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擅长的比较方法细致分析,却会发现一切似曾相识。  用物化的形式加以解释,则其原因在于,日本对我们而言曾是一个需要远涉重洋历尽艰险才能到达的遥远近邻,虽然近代化使代步工具变成了飞行器,但同时又出现了政治上的领空,为避让政治领空而绕道迂回至朝鲜半岛南端,仍然有跋山涉水的感受;而今天的日本却变成了只要一个多小时波澜不惊的旅行即可到达的“东方国度”。这是所谓时间和空间的张力,也可以用中国成语“咫尺天涯”来隐喻文化和“他者”的课题。  日本人类学家向来有面向海外“他者”研究的传统,与此同时日本自身也作为“他者”被研究。本书编译了日本学者关于原住民、发展与文化的优秀论文,并收录了李海泉针对日本研究专著《未开化的日本》所写的书评,使读者得以一窥日本人类学研究的状况,也增强了对日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此外,本书附录的两篇译文还对生态人类学和日本灾害危机管理做了一定的考察。【作者简介】  李海泉,1971年生于河北承德,1998年3月毕业于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文化人类学),1998年4月-2000年4月为北海道大学研究生(文化人类学),现为山口大学人文学部社会学系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候选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日本作为他者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新思潮
9787510010248
如需购买下载《日本作为他者》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 176 印数 2500

书籍信息归属:

日本作为他者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于2009.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12.4 的主题关于 文化人类学-研究-日本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