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逆向物流制度与模式
企业逆向物流制度与模式封面图

企业逆向物流制度与模式

魏洁, 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6.0

书籍简介: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大量寿命终结的末端产品随之出现,这些产品将给环境带来严重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本书介绍了一种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并探讨如何通过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选择促使生产者承担这一责任。

书籍目录: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循环经济理论的兴起

1.1.2逆向物流战略的实施

1.1.3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提出

1.1.4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EPR制度研究综述

1.2.2回收逆向物流研究综述

1.2.3第三方逆向物流及合作研究综述

1.2.4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研究内容及本书的结构

1.3.1EPR制度下逆向物流研究的内容

1.3.2本书的结构

第2章EPR制度概述

2.1EPR制度的源起及定义

2.1.1EPR制度的源起

2.1.2EPR制度的定义

2.2EPR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功能

2.2.1EPR制度的理论基础

2.2.2EPR制度的功能

2.3EPR制度的责任内容

2.3.1有EPR制度与无EPR制度时生产者责任的不同

2.3.2对EPR制度基本要素的理解

2.4EPR制度的本质和特征

2.4.1EPR制度的本质

2.4.2EPR制度的特征

2.5EPR制度的实施

2.5.1EPR制度的实施对象

2.5.2EPR制度的执行方式

2.5.3EPR制度的实施步骤

第3章EPR制度实施现状

3.1国外EPR制度实施现状

3.1.1EPR制度国外立法的一般状况

3.1.2国外EPR制度的主要特点

3.1.3国外推行EPR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1.4国外EPR制度的几个具体范例

3.2我国关于EPR制度立法的现状与问题

3.2.1我国EPR制度实施现状

3.2.2完善我国EPR制度的意义

3.3我国EPR制度的建立

3.3.1在我国立法中构建EPR制度的指导原则

3.3.2我国建立EPR制度的建议

第4章逆向物流概述

4.1逆向物流的不同解释视角与概念界定

4.1.1要素构成说

4.1.2系统过程说

4.1.3逆向物流的定义

4.2几个与逆向物流相关的概念

4.3逆向物流的产生原因

4.4逆向物流的分类

4.4.1按逆向物流形成原因分类

4.4.2按回流物品特征分类

4.5逆向物流的特征

4.6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绿色物流的关系

4.6.1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关系

4.6.2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的关系

4.7逆向物流的作用与意义

第5章逆向物流的理论基础与效应分析

5.1逆向物流的理论基础

5.1.1循环经济理论

5.1.2可持续发展理论

5.1.3生态经济学理论

5.1.4生态伦理学理论

5.1.5交易成本和网络组织理论

5.1.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5.2实施逆向物流效应分析

5.2.1核心企业获利经济效应1

5.2.2消费者满意价值效应

5.2.3社会公众环境效应

5.3逆向物流成本收益分析

5.3.1逆向物流成本组成分析

5.3.2逆向物流收益组成分析

5.4回收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

5.4.1无EPR制度安排下的回收物流博弈模型

5.4.2有EPR制度安排下的回收物流博弈模型

第6章EPR制度下企业逆向物流回收体系的选择

6.1无EPR制度时的产品回收方式

6.2有EPR制度时的产品回收体系

6.2.1EPR制度下EOL产品的流向

6.2.2EPR制度下EOL产品回收体系的构建

6.3专用、共用回收体系的定性比较分析

6.4专用、共用回收体系的选择决策

6.4.1逆向物流回收体系选择的影响因素

6.4.2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回收体系选择决策

6.4.3基于资产专用性的回收体系选择决策

6.4.4基于成本比较的回收体系选择决策

6.4.5专用、共用回收体系综合决策模型

第7章专用回收体系下企业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

7.1专用回收体系下企业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选择

7.1.1EPR制度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型的构建

7.1.2EPR制度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型分析

7.1.3不同回收模式的比较

7.1.4实例验证

7.2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7.2.1平衡计分卡

7.2.2增强型平衡计分卡

7.2.3企业EOL产品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7.3专用回收体系下OEM与UOEM的回收博弈分析

7.3.1模型假设

7.3.2EOL产品的回收博弈分析

7.3.3结论

第8章PRO组织参与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8.1回收逆向物流的价值链分析

8.1.1价值链及其构成

8.1.2价值链含义的发展

8.1.3价值链分析

8.2共用回收体系中PRO组织的特征及属性

8.2.1PRO组织的特征

8.2.2PRO组织的自然垄断属性

8.2.3政府对PRO组织的规制

8.3PRO组织参与的共用回收体系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8.4PRO参与时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回收合作

8.4.1普通合约下各利益主体间的回收合作

8.4.2利益共享合约下各利益主体间的回收合作

8.4.3不同合约下纳什均衡解的比较分析

第9章第三方回收逆向物流合作

9.1两节点时单个生产企业多个第三方的回收合作

9.1.1普通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9.1.2利益共享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9.1.3不同合约下纳什均衡解的比较分析

9.1.4结论

9.2两节点时多个生产企业多个第三方的回收合作

9.2.1普通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9.2.2利益共享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9.2.3不同合约下纳什均衡解的比较分析

9.2.4结论

9.3多节点时多个委托方多个第三方的回收合作

9.3.1普通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9.3.2利益共享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9.3.3不同合约下纳什均衡解的比较分析

9.3.4结论

内容摘要:

  EPR制度作为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新的环境政策,其研究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正因为如此,本书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对EPR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现状进行基本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是在介绍EPR制度的基础上,对逆向物流的概况、实施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由于已有的大多数文献是站在宏观(政府)的角度来分析和阐述政府是否应该实施EPR制度,以及如何制定和如何实施EPR制度的问题,而鲜有文章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研究一旦实施EPR制度,企业将如何应对的实际情况,所以本书在第三部分重点对EPR制度下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进行了分析研究。这部分主要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一旦实施EPR制度,企业将如何应对的问题,从而为企业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逆向物流方式以执行EPR制度提供具体的决策思路。  本书介绍了一种新的环境政策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对其具体内容、特征和实施现状作了全面说明,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企业的逆向物流。针对当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书着重从企业的角度研究EPR制度下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通过构建具体的决策模型,作者说明了如何在EPR制度下对企业逆向物流的回收体系作出选择,并对不同回收体系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在环境与资源问题日趋紧迫的今天,本书提供了一种很有前瞻性的理论与方法,不仅可为进一步的理论研讨提供契机,也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研究、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物流从业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所有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企业逆向物流制度与模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5207661
如需购买下载《企业逆向物流制度与模式》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104 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企业逆向物流制度与模式是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09.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3.4 的主题关于 企业管理-物流-物资管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