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封面图

西方哲学

刘良华,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视角来理解西方哲学史的发生与发展,重点讨论三个问题:一是西方哲学尤其是西方的“生命哲学”是如何解释“生命”的。二是西方哲学尤其是西方的“实践哲学”是如何解释“实践”的。三是西方哲学如何解释生命与实践的冲突与转化。本书的基本观点是,西方哲学史上的关键人物和重要思想往往显示为对生命与实践及其关系的重新理解与重新解释。

作者介绍:

刘良华,男,1968年1月出生,湖北洪湖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出版《校本行动研究》、《校本教学研究》、《有效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叙事教育学》、《教师专业成长》、《新父母学校》、《西方哲学》等专著。

书籍目录:

前言

一、生命哲学的内部之争及其趋势

二、实践哲学的分化与走向

三、本书的结构

上编 古典生命哲学的内部之争及其实践智慧

第一章 苏格拉底学派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色诺芬的中庸哲学

一、“色诺芬问题”

二、“回忆苏格拉底”

三、色诺芬的教育哲学

第二节 柏拉图的理论理性

一、柏拉图的先验论知识哲学

二、柏拉图的等级制政治哲学

三、区分精英与大众:古典教育哲学的核心观念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

一、从先验论到经验论

二、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

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教育哲学的差异

第二章 希腊化时代的“非政治”生命哲学

第一节 犬儒学派的苦行主义

一、第欧根尼与犬儒学派

二、第欧根尼的教育哲学

三、第欧根尼的苦行论与阿里斯底波的快乐论的比较

第二节 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主义

一、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伊壁鸠鲁的伦理哲学

二、观念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

三、伊壁鸠鲁的教育及其学派

第三节 斯多葛学派的意志主义

一、遵从“自然法”及其有节制的生活

二、自由意志及其对激情的抵制

三、斯多葛学派与伊壁鸠鲁学派的差异

第三章 罗马时代的“生命·实践”哲学

第一节 “西塞罗风格”

一、西塞罗哲学与罗马精神

二、西塞罗的“共和主义”

三、西塞罗的演说教育

第二节 塞涅卡的“不动心”哲学

一、塞涅卡的反激情

二、从塞涅卡到奥勒留的激情教育

三、罗马时代与希腊化时代的斯多葛学派的差异

第三节 奥古斯丁的“理想国”

一、奥古斯丁的人性论

二、奥古斯丁的政治哲学

三、奥古斯丁的教育哲学

中编 现代知识哲学中的经验论与先验论

第四章 经验论与实证主义

第一节 洛克的“经验主义”

一、人类理解论

二、政府论

三、教育漫话

第二节 休谟的“怀疑主义”

一、休谟问题

二、休谟的政治哲学

三、从野蛮到文明:休谟的教育哲学

第三节 穆勒的“逻辑体系”

一、穆勒名学

二、穆勒的政治哲学

三、穆勒论教育

第五章 先验论与现象学

第一节 康德现象学

一、“纯粹理性批判”

二、康德的实践哲学

三、康德的教育哲学

第二节 黑格尔现象学

一、黑格尔的知识哲学

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三、黑格尔的教育哲学

第三节 胡塞尔意向现象学

一、作为哲学的现象学

二、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三、从现象学到教育现象学

第六章 “生命·实践”知识哲学与教育哲学

第一节 赫尔巴特的“中间环节”

一、赫尔巴特的知识哲学及其“中间环节”

二、赫尔巴特的实践哲学

三、“普通教育学”

第二节 杜威的“哲学的改造”

一、从旁观者知识观到参与者知识观

二、“新旧个人主义”

三、为民主而教

第三节 波兰尼的“个人知识”

一、默会知识与边缘意识

二、波兰尼的政治哲学

三、波兰尼与杜威的教育哲学的比较

下编 现代政治哲学中的平民主义与精英主义

第七章 平民主义政治哲学

第一节 卢梭的“道法自然”

一、卢梭论人性及其“自然状态”

二、“社会契约论”及其大众教育

三、“爱弥儿”及其精英教育

第二节 马克思的“人的解放”

一、马克思的知识哲学

二、马克思的政治哲学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节 萨特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一、鸡尾酒现象学

二、萨特的政治哲学 171

三、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萨特的教育哲学 172

第八章 精英主义政治哲学 176

第一节 费希特的“浪漫哲学” 176

一、费希特的知识学及其对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 176

二、费希特的实践哲学 181

三、费希特的教育哲学 186

第二节 尼采的“超人” 189

一、尼采的天才论 189

二、大众道德与大众教育 191

三、精英道德与意志教育 194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自然与“大在”

一、海德格尔现象学:从意向现象学到存在现象学 198

二、海德格尔的“政治时刻”

三、海德格尔的教育哲学

第九章 “生命·实践”政治哲学与教育哲学

第一节 马基雅维利的“美德”

一、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

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

三、马基雅维利的教育哲学

第二节 霍布斯的“自然权利”

一、论人性:虚荣与对暴死的恐惧

二、国家是如何诞生的

三、霍布斯的公民教育

第三节 施特劳斯的“自然正确”

一、“隐微写作”与施特劳斯解释学

二、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与古典政治理性主义

三、施特劳斯的教育哲学

讨论与结论

后记

内容摘要:

《西方哲学:“生命·实践”教育学视角之思》重点关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式的“三论”哲人。这类哲人的思考往往始于“知识哲学”,建构“政治哲学”,最后指向“教育哲学”。知识哲学提供思考世界的方法论;政治哲学关注“什么是美好生活”;教育哲学则回应“如何实现美好生活”。他们对教育的关注源自教育能够造就“新政制”所需的“新民”。
  《西方哲学:“生命·实践”教育学视角之思》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上篇关注西方古典哲学,依次解读苏格拉底学派及其分化、希腊化时代的生命哲学和罗马时代的“生命·实践”哲学。
  中篇关注西方现代知识哲学,分别考察经验论知识哲学、先验论知识哲学、“生命·实践”知识哲学及其对政治哲学与教育哲学的影响。
  下篇关注西方现代政治哲学,详细分析平等主义政治哲学、精英主义政治哲学、“生命·实践”政治哲学及其教育哲学。

编辑推荐:

《西方哲学:“生命·实践”教育学视角之思》是一本明快的西方哲学简史,哲学的基本问题、各种学派与理论的纷争虽厚重却不再沉重。作者撷取27位哲人的生命片段和思想灵光,从教育学的新视角对西方哲学中的生命哲学与实践哲学展开考察。
  施特劳斯认为,哲学总是始于对自然的发现和对习俗的拒绝,这或许是西方哲人们总是将他们的知识哲学与政治哲学最终指向教育哲学的原因:教授“人”思考世界的方法论,造就适应“新政制”、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民”。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生命与社会实践似乎是彼此对峙的,教育也因为对“人的问题”的不同思考而矛盾重重。
  实际上,这些矛盾来自生命哲学内部长期存在的经验论与先验论、精英主义与平民主义、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的严重冲突。而实践哲学立足于“自然”,以“自然法”为标准去改善社会实践或社会习俗,以明智、审慎、中庸取代不分场合的激情,摒弃在对立双方间寻求简单的折衷或无原则的妥协,恰恰是拯救和调解生命哲学内在冲突的智慧之学。
  站在“生命·实践”哲学的立场上,《西方哲学:“生命·实践”教育学视角之思》考察西方哲学中生命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发展历程,从康德式“三论”哲人的教育哲学出发,追溯其生命哲学思想的内在张力,探求其中蕴含的“生命·实践”哲学所追求的关系思维和情境思维。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西方哲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
9787567528796
如需购买下载《西方哲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西方哲学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5 的主题关于 西方哲学-哲学史-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