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5.0
本书是一本历史小说,作者以王安石褒贬不一、起起伏伏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写出了一个丰富、矛盾的“千古一相”的形象。
上卷潜龙在渊
横空出世
淮南杂说
庆历新政
越山长青
皖城岁月
首任京官
到常州去
提点刑狱
万言上书
八辞诏命
辨奸论辩
趣闻轶事
再论时政
江宁讲学
濮议之争
中卷战龙在天
江宁起复
明月春风
越次入对
阿云命案
风起青萍
风云渐起
行均输法
清议青苗
短兵相接
韩琦上书
司马谏议
农田水利
李定之争
保甲安民
议免役法
暗流涌动
行市易法
亲友故旧
千头万绪
整顿军队
王韶开边
章悖平南
激辩边事
乞罢机务
国事纷纭
荣辱不惊
息归山林
下卷卧龙在野
乌台诗案
淡泊养性
山河入梦
千年余音
前言
下手以前,依例,先赋诗一首,诗云:
道化流云海幻桑,千年往事发如霜。
半山一角峥嵘在,谁唱当年桂枝香。
酸意浓,再来一首:
飞来峰顶识临川,伊吕高风一脉传。
因值云龙腾海雨,便回天地御征帆。
文衔铁骨冰心筑,格抱清宵桂子眠。
月照半山归去后,黄鹂幽梦入空禅。
近千年来,王安石一直受到不公正的评论,蜚短流长,纷争不息。而王安石已死,不可能爬起来为自己辩解。就是王安石不死,他老人家也不屑与这些人一论长短,所以俺才赤膊提刀上阵,为王安石讨一个公平。
先介绍一下主角。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舒国公,后改荆国公,后人亦称荆公。死后赠太傅,谥号文,所以又有人称王文公。“文”的谥号,可不是谁都能得来的,是朝廷专门为王安石留下的。
王安石牌位曾配享神宗庙,和皇帝一起受供,继而配享孔庙,和孔圣人一起受供,成为孔孟之后的第三位圣人。直至进封舒王,位已极也!
但是写王安石,有一定的难度。
元相脱脱的一部《宋史》,被指为诚信度最差的史书,放到现在,就有骗稿费的嫌疑。如果再加上《续资治通鉴长编》,厚厚的那么十几大本,只配扔在卫生间里擦屁股,一天几张,够擦好几年。这些诚信度最差的史书却是下狠力气打压王安石的。
更不要提邵伯温的那本道听途说全是小道消息的《邵氏闻见录》和司马光的《辣水记闻》了。宋朝的人打仗没本事,却都能写能说,苏轼司马光之流,个个面相忠厚,走路都要捏住劲慢慢走,显得有品位,善于正话反说,黑话说白,生人讲死,死了还要谢谢他,夸他文采好。
本文态度明确,就是要力挺王安石,下死力气坚决打压司马光和苏轼等一小撮,扒他们的树皮,揭他们的井盖,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货色。
王安石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他在中国历史上,在人格的基准线上,树起了一杆六龙回日之高标。
他水晶般的人品,一一拷问着中国古往今来文人政客的灵魂。
借用一段被用烂的话来形容王安石: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还有经济学家、军事家和战略家,我没加上去,怕麻烦。
这些听起来肉麻得让人头顶发炸浑身乱掉鸡皮疙瘩的赞语,用在王安石身上,却丝毫没有过分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还有王安石对女人的态度:一个老婆足矣。也不是王安石对女人没兴趣,而是严于律己,那时并没有纪委管着他,找他谈话,主要是王安石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王安石的这种操守德行,自然是“家有数妾”的苏轼没法比的。在那个年代,可是允许妻妾成群玉肌频换的呀,这几乎是天下所有男人的梦想。王安石为什么不多搞几个小妾呢?
叹叹!
中国朝代也多,各朝各代的宰相多如河底泥鳅,数不胜数,王安石有何独到之处,连西伯利亚那么冷的鬼地方都有人知道他,比如列宁,就曾因为当时社会民主党内对土地政策的争论而向普列汉诺夫提到过王安石。列宁对普列汉诺夫说:老普同志,王安石十一世纪时在中国进行过一场革命,想要实行土地国有化,但老王失败了,我们不能再沿着王安石的车辙走下去,否则迟早会翻车的。
列宁对王安石变法,显然是有所误解。他以为王安石在搞土地国有化,王安石怎么会在宋朝时去做这么蠢的事情?
为什么要崇拜王安石,难道只因为他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么?那还不如去崇拜李白。李大侠诗文纵横捭阖,潇洒大方,读来令人唾沫飞扬,荡气回肠,无比痛快,虽然李大侠最后惨淡而死,但挡不住人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气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胆魄。或者可以去崇拜苏轼,“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有的一吹。
之所以崇拜王安石,主要是因为王安石在官场上难进易退,不是一味地去和其他官员朋友们把酒聊天,拥花依柳,吟诗作赋,而能够一心为了百姓疾苦,为了大宋江山,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下野以后,不恋位不贪财不泡妞,吕惠卿叹服:“在朝不蓄势,在野不蓄财,公真圣人也!”
王公下笔时,散文时论也写得横行一时,霸气十足,诗歌词赋让人回味无穷,千古流传。总之,王安石为人为政为文为学之德之能之浩气,至今无人能比。历史上也有几个名相,但只能顺着排行榜向后排了。
管仲首倡官妓吃软饭;萧何略输文采;曹参无所事事;陈平盗嫂偷金;诸葛亮欺软怕硬;文天祥亡国之相,回天无力;谢安偏国之相,胸无大志;房玄龄怕老婆;赵普半文盲;刘基装神弄鬼;范仲淹失之坚韧……数来数去,大抵如此,皆不足论。
最常被人拿来比压王安石的,是张居正。
张居正无论学识文采相貌仪态魄力政绩,都不输王安石。但他品质略次,自以为官高权深威远,做官做到老死,而且胆子太大,吃海狗肾壮阳猛玩女人,据说连万历的老娘都敢搞,死后险被锉骨扬灰,殃及子孙,祸及大明。有机会的话,专文另述。
很多名人身上都能看到张居正的影子,学养不错,气质不俗,锐意进取,用心政绩,但同时也贪污腐败,生活堕落。
千古一相,唯有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本书华丽再现千古一相王安石的生平事业。作者立场坚定,从各个层面揭评论王安石的一生作为,向我们阐明:千古一相,唯有王安石! 本书以通俗流畅的文字讲述了千古一相王安石的生平事业。 王安石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但以诗文(唐宋八大家之一)闻于后世,更是以一个政治家(11世纪的改革家)的身份而名垂青史。北宋中期,内外交困,如何扭转颓局、振衰起敝,朝议纷纷。宋神宗继位后,王安石任相,由此开始了一场全面触及北宋社会各个方面的变法事业。这次改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其内容涉及农业、商业、手工业、行政事务管理、人才选拔、社会治安及军事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然而,改革自开始就不断遭到苏轼等人的强烈反对,王安石罢相后,司马光任事,新法尽数废去,但其中许多变法措施,如保甲法和免役法等,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现在仍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南宋以后,王安石及其变法事业,受到诬蔑和歪曲。有鉴于此,史钧钩稽史事,再现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高洁形象。【作者简介】 史钧(千古一相),男,1970年10月生,安徽滁州人。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安徽科技学院副教授。憎教条,好文字,阅读随意,涉猎广博。有意放纵文笔,追求快乐写作,有多方面写作兴趣。习惯以自然科学思维考察社会现象,特别是对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往往有自己的看法并形诸文字,现已完成长篇人物传记《千古一相王安石》和《绝代矫情苏东坡》两部作品。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千古一相王安石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6719992 《千古一相王安石》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厦门 | 出版单位 | 鹭江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千古一相王安石是鹭江出版社于2008.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历史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