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6.0
本书通过一位小女孩的视角,讲述在中日战争中,一位从事抗战的京剧名角如何保持气节,不屈于日军的故事。从中反映了战争对平民生活的破坏和对文化的破坏。
“我”9岁那年,京戏的大名角筱云仙到南京来演出,说是这期间一直住在“我”们家。筱伯伯举止很文雅,嗓音太美,“我”渐渐被迷醉,一天终于有机会应邀去看戏呢!可是,第二天由于“我”不知道的什么原因,他匆匆地离开了,不久,整座城市都被空袭警报和炸弹爆炸的声音淹没了……
适读人群 :3-6岁
那一晚,我被京戏深深迷醉,可是,那段美妙的生活画卷已经看不到了……
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目光,描绘抗日战争前夜南京秦淮河畔的一段生活画卷,浸染在寻常生活中的京戏魅力,从而哀叹战争对它的焚毁。“祈愿和平——中韩日三国共创绘本”系列第一本。
一位青衣名角优美的嗓音“顺水顺风地飘去,引来了河对岸满满的人……”我的母亲在童年曾目睹过这样壮观的生活画面。她生于1927年,抗战前夜正是她8~9岁的年纪。
然而那幅美妙的生活画卷却因战争而焚毁。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了南京,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针对的正是这些手无寸铁的普通居民。那些迷恋京戏的街坊邻居们,可能其中一些不久便死于大屠杀,其中一些青壮年将扛枪奔赴战场……战火令一个个家庭骨肉分离,不知能否再团圆。
纪念他们,向他们致敬,是我创作此书的最初动机。他们中的多数,物质未必富足,但是有京戏生长其中,却令那简朴的生活有声有色。去戏园子听戏,曾是他们最大的享受。著名的京戏唱段,会广泛传唱于街巷。以至于很多民间熟语、生活道理,都来自于京戏的戏文唱词……正是他们对京戏的痴迷,成为京戏艺术最辉煌时期的肥沃土壤。
关于书中的青衣名角筱先生,我的意愿是将他作为京戏化身的一部分来表现。在书里,他为戏而存在,因此我的描绘便倾向于神情沉静而线条飘逸,以游动的线条象征他丝线般优美的音质,引出迷离的艺术想象。生活本是艰辛的劳作,但迷人的京戏是这朴素生活的一层色彩与光泽。筱先生的提前离开出于一个艺术家的气节,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罪恶令人们的生活色泽尽失,陷入无边的黑暗。
上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京戏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有不少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加入到编剧创作、舞美设计乃至向国内外推广传播的行列中,使得京戏艺术达到空前的高度。考虑到小读者的阅读特性,本书截取战争前夜南京秦淮河畔一段生活画卷,以一个9岁孩子的目光,带我们回到73年前,去领略浸染在寻常生活中的京戏魅力,哀叹战争对它的焚毁。当我们目睹着惨痛变故之时,内心深处正与那美好的画卷同被撕裂……
今天,京戏作为一国之粹再度受到关心与重视。但是在这多元化的时代里,生活是生活,京戏只是京戏。当年那种水乳交融的时光不再重现。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迷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韩日“祈愿和平”绘本丛书 | ||
9787544715706 如需购买下载《迷戏》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南京 | 出版单位 | 译林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21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印数 |
迷戏是译林出版社于201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87.8 的主题关于 图画故事-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