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42.0
本书求证并最后得出结论:一、商王在最后迁都安阳前,曾定都位于今天商丘西南部的“奄”。二、商代的商奄集团,并不驻居在今天山东省曲阜附近,而是活跃在今天河南省东南角的,一支强大的地方军事势力。史载曲阜附近的商奄踪影,正是周王“践奄”之后,或迸射入鲁,或“分奄”入鲁的商奄集团存在的明证。三、甲骨文所提的“沚方”,并不是之前学者们所考证的,处于商代的西境,而是处于商代的东土边境。本书并肯定或推测了:一、是商王小乙-商王武丁之父,而非商王盘庚将王都由“奄”地迁往今天的安阳。二、安阳殷墟范围的商王王墓,至多尚有一处,即商王小乙的王墓。三、商王定都的奄地,最可能位于今天的商丘与鹿邑之间,大沙河南岸的高辛集附近。商王盘庚的王墓,即最可能位于此范围内。四、“周公践奄”之后的最直接后果之一,应是对宋微子在商丘近地宋国的分封。而春秋时期尚出入于河南东南部至安徽北部的“宗胡”和“归胡”以及散落于江淮之间的“群舒”,则均属于遭到灭国之后,东南而退的商代商奄集团的后人。
前言
第一章 南有樛木——梁宋地南端的中商考古
第一节 对梁宋地南端至皖北淮河沿线出土的中商青铜器的统计
第二节 对梁宋地南端中商青铜礼器的探讨
之一:中商过渡期是近淮地区商代青铜文化发展的高潮
之二:近淮铜器与妇好墓铜器的比较
之三:近淮铜器与小屯四墓铜器的比较
之四:近淮铜器与殷墟Ⅰ期铜器的比较
之五:阜南铜器的范上刻花工艺
之六:对近淮铜器与殷墟文化关系的讨论
之七:回眸阜南龙虎尊
第三节 对梁宋地南端中商遗址的探讨
第四节 商代梁宋地南端存在铜料来源的可能性
小结
第二章 我来自东——考证殷墟卜辞中的“沚方”与文献所载“商奄”间的关系
第一节 对本书“商代淮夷”与“淮夷区域”的预定义
第二节 论证殷墟卜辞中的址地位于淮夷近邻的确定性
之一:正人方途中的地名“沘”
之二:人方处于“淮夷区域”
之三:沘地位于淮夷以北
第三节 甲骨文“□”、“古”作“奄”训在文字学上的推敲与求证
之一:初探以“奄”字为字根的甲骨文字
之二:再问金文“害、害”与隶定文字“奄”之间的桥接
之三:综观文字从“□”到“奄”的发展
第四节 奄都与南亳
第五节 对卜辞地名“奄”及商末“东土”概念的探讨
之一:对卜辞地名“奄”的探讨
之二:对商代“东土”概念的探讨
之三:奄地与“周公奔楚”
之四:东土之疆的“南音”
之五:重提“大东小东说”
第六节 探析卜辞沘方与奄族的关系
之一:卜辞之“多奄”
之二:夔尾扁足鼎
之三:梳理址方和多奄的关系
之四:商奄集团
第七节 略谈沘方殷西位置判断中的误区
小结
第三章 雄雉于飞——若干有关商奄支族与余部的思考
第一节 颍水之滨的胡国与商奄
第二节 江淮之间的群舒与商奄
第三节 商奄与淮夷的关系
之一:穆王铭文中出现的“胡”
之二:穆王铭文中出现的“古”
之三:奄在淮夷之北
小结
第四章 之子于归——结题
第一节 结论和推论
之一:对商奄都地理位置的判断
之二:对商代商奄集团地盘的判断
之三:对商奄史的推测
第二节 两大思考
之一:对“东夏”说法合理性的分析
之二:对商奄集团社会组织方式的思考
第三节 值得继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附录
附表
地图
示意图
文字资料
甲骨文
金文
简文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附图
齐韶花编著的这本《商奄考》肯定或推测了:一、是商王武丁之父小乙,而非商王盘庚,将王都由“奄”地迁往今天的安阳。二、安阳殷墟范围的商王王墓,至多尚有一处,即商王小乙的王墓。三、商王定都的奄地,最可能位于今天的商丘与鹿邑之间,大沙河南岸的高辛集附近。商王盘庚的王墓,即最可能位于此范围内。四、春秋时期尚出入于河南东南部至安徽北部的“宗胡”和“归胡”以及散落于江淮之间的“群舒”,均属于遭到灭国之后,东南而退的商代商奄集团的后人。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商奄考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8144216 《商奄考》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杭州 | 出版单位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商奄考是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5.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71.34 的主题关于 考古-研究-中国-商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