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三国演义
图解三国演义封面图

图解三国演义

(明) 罗贯中, 原著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年代:2007

定价:68.0

书籍简介:

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本书用大量的图表解读这部名著,形成生动巧妙的特色,力求成为一本集经典、专业、现代于一体的新《三国演义》读解版。

书籍目录:

编者序:挖掘三国的宝藏

本书内容导航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

三国乱世的人生哲学

三国形势全图

三国的遗迹和景点

第1章青梅煮酒话英雄:人物篇

1.宽厚仁义的圣人君子:刘备

2.鞠躬尽瘁的智慧化身:诸葛亮

3.文武双全的乱世奸雄:曹操

4.义薄云天的忠勇武圣:关羽

5.勇而有义,粗中有细:张飞

6.善于用人的东吴霸主:孙权

7.庸碌无能,乐不思蜀:刘禅

8.完美战将,勇而有德:赵云

9.勇冠三军,老当益壮:黄忠

10.兼资文武,雄烈过人:马超

11.直率有谋,生有反骨:魏延

12.诸葛亮遗志的继承者:姜维

13.定计取川,英年早逝:庞统

14.转瞬即逝的西蜀奇人:法正

15.子承父业,篡汉自立:曹丕

16.才高八斗,兄弟相煎:曹植

17.曹操最为敬重的谋臣:郭嘉

18.曹操阵营的首席谋臣:荀彧

19.奇谋频出,一流智囊:程昱

20.择木而栖的生存高手:贾诩

21.恃才放旷,祸及他人:杨修

22.忠心英勇,曹室股肱:夏侯集团

23.贴身保镖,神勇第一:典韦

24.威震东吴的曹魏虎将:张辽

25.诸葛亮也忌惮的智将:张郃

26.智勇双全的曹操爱将:徐晃

27.居功谋反,自取灭亡:钟会

28.奇兵破蜀,反遭诬陷:邓艾

29.刚勇暴躁的东吴之祖:孙坚

30.平定江东,奠定基业:孙策

31.足智多谋,英雄气短:周瑜

32.大智若愚的一代儒将:鲁肃

33.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吕蒙

34.夺命书生,吴国栋梁:陆逊

35.残忍专横,人神共愤:董卓

36.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吕布

37.舍身报国的绝世美人:貂蝉

38.众叛亲离,沐猴而冠:袁术

39.刚愎自用,虽盛而败:袁绍

40.老谋深算,开晋基业:司马懿

41.篡逆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兄弟

42.三国纷争的最后赢家:司马炎

第2章三国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故事篇

1.黄天当立:三国故事的开端

2.桃园结义:主要角色登场

3.董卓专权:军阀乱政的开始

4.人多心不齐:诸侯讨董失败

5.美人连环计:枭雄难过美人关

6.董卓余孽:李傕.郭汜祸乱长安

7.曹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

8.东吴开基:孙策平定江东

9.忽敌忽友:刘备吕布争徐州

10.东征西讨:曹操平定河南

11.彷徨刘备:英雄无用武之地

12.义薄云天:关公千里走单骑

13.官渡仓亭:袁绍一蹶不振

14.隔岸观火:曹操平定北方

15.如鱼得水:诸葛亮出山

16.孙刘联盟:大军压境下的决策

17.鼎定三分:赤壁鏖战

18.站稳脚跟:孔明三气周瑜

19.割须弃袍:马超大战曹操

20.翻然翱翔:刘备西取益州

21.相互钳制:汉中.荆州.合肥

22.鸡肋之争:刘备进取汉中

23.骄兵必败:大意失荆州

24.曹丕篡汉:三国正式形成

25.愤兵雪恨:刘备兴兵伐吴

26.火烧连营:蜀汉元气大伤

27.重修旧好:蜀吴互为唇齿

28.攻心为上:孔明七擒孟获

29.兴汉之梦:孔明北伐中原

30.巨星陨落:秋风五丈原

31.司马夺权:高平陵之变

32.回天乏力:姜维北伐

33.分久必合:三分归统一

第3章深入三国腹地:寓意篇

1.毕竟还是小说:七分实,三分虚

2.尊刘抑曹:《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3.儒家伦理:仁政与忠义

4.热血儿郎的追求:三国英雄气质

5.乱世的双向选择:君择臣,臣择君

6.知人善任:三国的用人之道

7.成败关键:谋略

8.三国外交:游说

9.暗流汹涌:三国的内部争斗

10.常用道具:美人与酒局

11.战场上的军队布置:变幻莫测的阵法

12.三国争夺的焦点:荆州

13.兴亡规律: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失业

14.老子英雄儿好汉:父子兵

15.同生共死与萁豆相煎:三国的兄弟

16.三国的半边天:巾帼也精彩

17.明哲保身的乱世高人:隐逸

18.奇幻三国:神秘文化

第4章小说之外的三国:篇外篇

1.一书成名,一串流行:《三国演义》的带动作用

2.《三国演义》的灵魂:《孙子兵法》

3.演不尽的是三国:三国戏

4.从人到神:关羽的神化之路

5.披坚执锐:三国兵器谱

6.权力与责任:三国官制

7.三国时期的文化:建安文学

8.竞争的产物:战乱中的发展

9.五胡乱华前夕:三国中的少数民族

10.历久弥新:当代的三国研究

11.海外“三国热”:三国演义的国际影响

附录

1.三国大事年表

2.三国名号

3.三国古今地名对照

4.三国重要人物籍贯

5.三国难读之字

前言

挖掘三国的宝藏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序、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葩。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国人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以古为今用,从中发掘出更多对自己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四大名著就是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但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很难有时间来阅读那一本本数十万字的巨著,就算读过,也大多是粗看,未曾精读,以致遗漏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为了让更多的人在轻松愉快的翻阅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四大名著的精华,我们将四大名著进行了图解、编辑、出版。

本书的图解对象《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中最早面世的作品,也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以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将近百年的三国乱世历史为基础,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罗贯中在正史和后世演绎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丰富的艺术创造,虚构了大量情节,最终成功塑造出了“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以及刘备、张飞、赵云、孙权等一大批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还留下了“三顾茅庐”、“赤壁大战”、“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等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早已深入到了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它融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外交、人才、伦理、处世等方方面面的智慧于一体,不同的人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获得教益。有人将它当做“说话模板”,有人用它为“兵书战略”,也有人把其中的人物当成自己的偶像,将他们的言论当做自己的处世哲学。近年来,众多专家对《三国演义》的另类解读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三国“应用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海内外的许多学者从人际关系、经营管理、商战谋略、领导艺术等不同角度解读三国,产生了“三国韬略学”、“三国人才学”、“三国乱世经营学”、“三国管理学”等非常实用的研究成果,掀起了一阵阵“三国热潮”。

其实,《三国演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它就像一个品位高而永不枯竭的宝矿,不光是专家学者,我们每一个人在发掘这座矿藏之后,都会从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收获。

本书即以《三国演义》为底本,深入挖掘其中的宝藏,力求将其精华呈现出来,让您更深层次地了解三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本书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人物篇、故事篇、寓意篇和篇外篇。人物篇从三国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分析他们的成败得失;故事篇则选取《三国演义》的经典情节,详细介绍三国谋略的来龙去脉;寓意篇从不同角度揭示《三国演义》的丰富内涵;篇外篇则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状况以及《三国演义》的影响,让您更深刻地感受三国文化。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生动的图解来解构每一个小节的内容,让您的大脑从估屈聱牙的“之乎者也”和痛苦的凭空想象、烦琐的前后对照中解放出来,在轻松的阅读中准确把握《三国演义》的精华,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在编辑过程中,为了让读者更深、更广地了解《三国演义》,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重新绘制了大量形势地图。特别是引用了一些朱芝轩先生绘画、刘精民先生收藏的《全图》中的绣像,这些绣像人物生动传神,构图隽永巧妙,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此我们深表感谢。然而编者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研究三国的高手众多,“三国迷”遍布中华。在此,还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使我们的编辑工作日臻完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三国文化也称得上是博大精深,三百多页的篇幅很难将《三国演义》概括完全,很多好的话题我们也不得不忍痛割爱。虽然如此,只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对《三国演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能在其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我们的编写目的也就达到了。

编者谨识2008年1月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图解三国演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4239707
《图解三国演义》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海口出版单位南海出版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6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320 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图解三国演义是南海出版公司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413 的主题关于 《三国演义》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