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0.0
本书是20世纪英语世界思考高教危机的名著。在这本流畅而充满个人思想风格的书里,帕利坎教授透过高等教育的危机,深入反思了大学的性质、目标、社会责任,并对科研与教学的内在关联,高等教育中的信念危机,知识通过大学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而得以保存等重大论题给出了审慎而睿智的看法。
前言 第一卷 第一章 与约翰·亨利·纽曼的对话 第二章 风暴冲击大学:危机中的大学 第三章 返回基本的原则 第四章 知识本身就是目的吗? 第五章 至高无上的智性及其美德 第六章 科学的和睦家庭大厦 第二卷 第七章 大学的职责 第八章 通过研究推进知识 第九章 通过教学推广知识 第十章 从与专业技能的关系上考察知识 第十一章 为已故的天才防腐? 第十二章 通过出版传播知识 第三卷
前言 第一卷 第一章 与约翰·亨利·纽曼的对话 第二章 风暴冲击大学:危机中的大学 第三章 返回基本的原则 第四章 知识本身就是目的吗? 第五章 至高无上的智性及其美德 第六章 科学的和睦家庭大厦 第二卷 第七章 大学的职责 第八章 通过研究推进知识 第九章 通过教学推广知识 第十章 从与专业技能的关系上考察知识 第十一章 为已故的天才防腐? 第十二章 通过出版传播知识 第三卷 第十三章 社会义务 第十四章 大学是未来的应许之地 第十五章 大学与革命学说的传播 第十六章 开创自我改革工作的任务 第十七章 母校:学习生涯 第十八章 学术文献中的大学理念 参考文献
本书获评《纽约时报图书评论》1992年度优秀著作。在这部雄辩而具有深刻个人特点的著作中,雅罗斯拉夫•帕利坎这位“有信仰的杰出学者”,与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同道”红衣主教纽曼就大学理念问题展开了对话。通过将纽曼的《大学的理念》与西方大学史,尤其是20世纪末叶复杂的大学处境相对接,帕利坎思考了大学的性质和目标,评价了大学的实际功能、指导原则以及社会作用,并针对下列问题提出了充满睿智的观感:研究与教学密不可分,高等教育的“信心危机”,借助大学图书馆、艺术陈列馆和博物馆保存知识。
一位世界级学术领袖——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帕利坎的醒世杰作。 2004年约翰·克鲁格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奖者代表作——此奖俗称“文科诺贝尔奖”,奖金100万美元! 本书荣获《纽约时报图书评论》1992年度优秀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 我的一生都在和纽曼进行一场学术的和神学的对话,这本书的的确确是这场对话的结果。 ——帕利坎( Jaroslav Pelikan ) 对美国的大学而言,帕利坎是一位充分占有信息而又十分机智的评论者。他的这部出类拔萃的著作内容翔实、博学、击中要害,对我们大家都十分有益。 ——希利(Timothy S. Healy,S.J.) 依据作为杰出学者和多年学术领袖而毕生积累的智慧,帕利坎对于大学现状和大学应该选取的方向做出了强而有力的分析。他的解释是,现在大学尽管陷入危机,但是它对于现代社会依然须臾不可或缺。这是一部出类拔萃的、重要的著作。 ——勃莱德马斯(John Brademas) 对研究型大学的知识成就和社会价值给出了精炼鲜明的赞颂。 ——《纽约新闻日报》,坎托 (Norman F. Cantor ) 大约一个世纪以后,我们也许会回顾帕利坎对纽曼的重审,把它看成20世纪末最成熟的美国学界就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等恒常问题加以探讨的范例。 —— 鲍曼(Fred Baum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