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5.0
以顾刚颉、钱玄同、童书业、杨宽等人为主体的古史辨派,经历了由实验主义到今文家言、由经学到史料学、再由史料学到神话学的衍变过程。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和“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说”,将古史辨派的治学精神演绎为辨伪之学,将中国古代史学传统演绎为“造伪”与“辨伪”两大主线,最终导致了顾颉刚与胡适的学术分歧,也导致了顾颉刚与钱穆的学术分歧。古史辨派的潜在影响至今仍在。其思想主张不仅“对二千年之中国传统史学予以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影响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整体走向。
序一/李学勤序二/郑光引言第一章 古史辨派的学术评价 第一节 《古史辨》辨名 第二节 “疑古派”辨析 第三节 对古史辨派的最初反响——以傅斯年为例 第四节 中华民国一件文字狱——戴季陶对顾颉刚的弹劾 第五节 “于古代的边际却算是摸着了一点——顾颉刚与郭沫若第二章 中国史学传统与“顾颉刚难题 第一节 “一些足以破解疑古思想的论述——关于古代书体书例的总结 第二节 “史之有体,犹国之有法——关于古代史官史职的追述 第三节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汉书·艺文志》义例申论 第四节 “不能以一部分之真证全部皆真——“顾颉刚难题”第三章 “层累说”与古史研究
序一/李学勤序二/郑光引言第一章 古史辨派的学术评价 第一节 《古史辨》辨名 第二节 “疑古派”辨析 第三节 对古史辨派的最初反响——以傅斯年为例 第四节 中华民国一件文字狱——戴季陶对顾颉刚的弹劾 第五节 “于古代的边际却算是摸着了一点——顾颉刚与郭沫若第二章 中国史学传统与“顾颉刚难题 第一节 “一些足以破解疑古思想的论述——关于古代书体书例的总结 第二节 “史之有体,犹国之有法——关于古代史官史职的追述 第三节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汉书·艺文志》义例申论 第四节 “不能以一部分之真证全部皆真——“顾颉刚难题”第三章 “层累说”与古史研究 第一节 顾颉刚与崔述的学术关联——兼论中曰两国疑古思想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往复经史之间与前后两次史料学定位——顾颉刚与经学 第三节 “层累造成”还是“层累阐释——顾颉刚的民俗学研究 第四节 王亥史事与先商古史建设 第五节 “山川群神”与上古图腾的历史内涵 第六节 “绝地天通”与古史研究的三条途径第四章 顾颉刚的辨伪研究 第一节 将假设直接判定为结论的论证方法——《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 第二节 从“层累造成说”到“神话分化说——《三皇考》、《夏史三论》与《中国上古史导论》 第三节 对中国史学传统的基本估计——《中国辨伪史略》第五章 顾颉刚与考古学 第一节 提出“层累说”与古史辨派创立时期 第二节 提出“战国秦汉造伪说”时期 第三节 新中国的学术定位及其最后遗憾第六章 古史辨派与现代学术走向 第一节 关于《老子》考辨的公案——梁启超、冯友兰、钱穆治学方向之一例 第二节 以“解喻”为史学之首要——李守常史学思想及其与古史辨派的关联 第三节 “缩短”“拉长”的两阶段预言——胡适与顾颉刚的学术异同 第四节 以“先秦学占学界第一之位置——胡适、钱穆、梁启超的逐次复古观念余论 中国何来轴心时代?知见书目后记
全书对19世纪30-40年代发表的古史辨派的重要学术论著,作有逐节的细致分析,以此为基础,展开若干专题研究。指出:以顾刚颉、钱玄同、童书业、杨宽等人为主体的“古史辨派”,经历了由实验主义到今文家言、由经学到史料学、再由史料学到神话学的衍变过程。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和“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说”,其着眼点为先秦两汉学术史问题,依循晚期今文经学康有为、崔适之说,重点坐实刘歆助莽篡汉及遍伪先秦典籍,特别是伪窜《周礼》和《左传》,从而将“古史辨派”的治学精神演绎为辨伪之学,将中国古代史学传统演绎为“造伪”与“辨伪”两大主线。这一结果改变了胡适所倡导的“假设”与“求证”两步走的实验主义原则,将假设直接判定为结论,最终导致了顾颉刚与胡适的学术分歧,也导致了顾颉刚与钱穆的学术分歧。古史辨派的潜在影响至今仍在。其思想主张不仅“对二千年之中国传统史学予以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影响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整体走向。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资助出版丛书 | ||
9787561533420 《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厦门 | 出版单位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是厦门大学出版社于2009.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092.2 的主题关于 史学史-研究-中国-古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