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0.0
本书出版于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第2年),美国远东问题专家布朗先生以其所见所闻对引起辛亥革命的原因及中国政局进行了深入分析:清政府整体腐败、中央、地方矛盾重重,商业革命导致中国经济格局和人民观念发生巨变,教育和传教的快速发展引发社会思想的激变,政治外交动荡加剧。同时他用一个章节专门分析了袁世凯和孙中山这两位在辛亥革命中起领袖作用的人物。有大量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
自 序阿瑟·贾德森·布朗
序二 外人当年看辛亥 张宪文
序三 走向共和:100年前的革命记录 王翔宇
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强推铁路国有政策,中央与地方经济利益矛盾重重
从两个外国人剿灭太平天国到八国联军粉碎义和团
五大臣出洋考察的背后竟是一场大规模的贿赂游戏
看钱办事、为富人卖命、公开赌博、性欲旺盛、麻木不仁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官场内外民生图
一颗炸弹的意外爆炸将辛亥革命提前了两年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究竟是什么
第二章 中国的蒸汽革命和商业革命
传教士无意中成为西方销售商的重要“代言人”
充斥洋货的清廷盛宴
商家频频抛出充满诱惑但超出民众购买力的商品广告
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祸是福
沉迷于物质追求的民众急需某种精神的引导
第三章 动荡的政治和外交格局
第四章 民智的开启和教育的进步
第五章 基督教对中国的影响
第六章 宪政发展与社会改良
第七章 新生中国的领导人——袁世凯和孙中山
第八章 “共和”中国的未来
附录 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
译后记
阿瑟·贾德森·布朗博士是美国著名远东问题专家,他与晚清政要及革命派领袖往来密切,曾与袁世凯等人深度接触,他先后在1901、1902和1909年在中国进行过大范围的社会调查,先后写下17本日记。
《辛亥革命》正是以这些日记为基础写成,从工业和商业、政治和外交、教育和宗教、宪政改良和社会变革等各个方面,描摹了一个不同于我们想象的晚清,并真实地再现了晚清至辛亥革命期间,中国高层政要之间谈判、斗争、抉择的珍贵细节。作者使用的大量一手材料,尤其是引用的一系列数据,在国内辛亥革命研究著述中前所未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辛亥革命》更高的价值在于,作者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不仅是一百年前的中国需要直面的,有些仍是辛亥革命一百年后,当下中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美国远东问题专家写中国,全景再现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作者与晚清多位政要交往密切,曾与袁世凯深度交谈,访遍中国,17本调查日记凝集不朽力作,翔实的一手史料首次全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