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98.0
本书以纵向岭谷区为案例,重点围绕该区国际水道系统和沿边境地带的跨境生态系统变化与生态安全维护,综合研究了跨境生态安全与国际区域合作的关联、跨境生态安全综合调控体系构建,跨境生态系统变化监测与评价、河流生态变化与跨境生态安全维护、水道泥沙变化与跨境影响、跨境大型洄游鱼类生态安全与调控、跨境昆虫入侵机制与可持续控制、羚牛跨境生境安全评价、陆疆沿边适度开发与保护协调等。
总序
前言
第一章跨境生态安全与国际区域合作
第一节前沿问题与研究进展
一、跨境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
二、跨境生态安全问题及主要关注内容
第二节跨境生态安全问题类型及分布
第三节跨境生态安全与国际区域合作
一、全球化、国际区域合作与跨境生态安全的关联
二、中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合作及跨境生态安全
三、跨境生态安全与环境外交
第四节纵向岭谷区跨境生态安全问题
一、主要跨境生态安全问题的地域分布及特点
二、区域环境变化及其跨境影响
三、国际水道生态系统变化及跨境影响
四、沿边境地带生态系统变化的跨境影响
第二章跨境生态安全综合调控体系
第一节研究进展与热点问题
一、研究进展
二、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
第二节跨境生态安全综合调控体系框架及机制
一、调控体系框架
二、跨境生态安全调控机制
第三节跨境生态安全调控模式
一、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二、跨境小流域管理
三、跨境生物防护屏障建设
四、跨境生态补偿模式
五、跨境生物多样性廊道建设模式
第三章沿边地带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监测与评价
第一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概述
一、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景观指示作用
二、遥感与GIS技术在LUCC研究中的应用
三、基于LUCC的现状评价与动态分析技术
第二节沿边地带LUCC及空间扩散分析
一、研究区概况
二、生态环境格局与变化分析
三、生态环境变化空间扩展的驱动模式探讨
第三节瑞丽口岸景观格局及动态分析
一、概况
二、景观数据处理
三、景观指标选取及计算
四、景观动态分析
五、景观格局分析
第四节基于小流域案例的沿边地带LUCC遥感监测
一、小流域案例选取
二、LUCC监测处理技术流程
三、遥感图像预处理
四、变化信息检测与提取
五、变化信息表达与分析
第四章国际水道生态变化与跨境生态安全维护
第一节概况
一、流域概况
二、水文地理特征
三、河川径流特征
第二节水电梯级开发与跨境生态安全问题
一、水电开发现状
二、国际社会关注大坝建设的主要跨境影响问题
三、澜沧江干流大坝建设的主要跨境影响问题
第三节跨境河川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一、流域水资源利用对河川径流变化的影响
二、澜沧江中下游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趋势
三、梯级水电建设对河川径流分配的影响
第四节水位过程的多尺度变化与电站驱动的关联
一、年特征水位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二、汛期和设定特殊枯水时段特征水位变化的多尺度特征
三、水位年际变化与电站建设的关联
四、不同特征水位变化受电站运行驱动的差异
第五节水质和水温变化及其对干流电站驱动的响应
一、流域水质变化
二、水电站建设对水质变化的影响
三、澜沧江干流水温变化及其与梯级电站建设的关联
第六节澜沧江下游水文情势变化的跨境关联效应
一、现有电站对河川径流变化的跨境影响
二、不同情景下梯级电站建设对澜沧江河川径流变化的跨境影响
三、梯级电站建设对水温变化的跨境影响
第五章国际河流泥沙变化与跨境影响
第一节区域侵蚀产沙
一、自然因素与流域侵蚀产沙
二、社会经济因素与流域侵蚀产沙
第二节区域土壤侵蚀变化
一、土壤侵蚀及分级标准
二、土壤侵蚀现状
三、各级侵蚀强度面积数据及其分布
四、国际河流流域水土流失变化及影响
第三节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泥沙变化
一、流域产沙概况
二、电站建设对河道泥沙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元江红河流域泥沙变化
一、元江一红河流域输沙概况
二、元江一红河泥沙年内分配特征
第五节怒江萨尔温江与伊洛瓦底江流域泥沙变化
一、怒江一萨尔温江流域
二、伊洛瓦底江流域
第六节国际水道泥沙变化的驱动因素与跨境影响
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二、元江一红河流域泥沙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三、伊洛瓦底江水沙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第六章跨境洄游鱼类的生态安全与调控
第一节纵向岭谷区国际河流鱼类多样性特点
一、区系组成
二、澜沧江一湄公河鱼类多样性
三、澜沧江湄公河鱼类多样性与流域特征
四、澜沧江一湄公河鱼类资源
第二节鱼类生态系统变化及致危因素
一、鱼类生态系统变化
二、鱼类生态系统变化的致危因素
三、梯级电站开发对鱼类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水道环境变化对鱼类的影响
五、水电开发对澜沧江一湄公河洄游鱼类的影响
第三节纵向岭谷区国际水道鱼类生态安全的调控
一、过鱼设施
二、过鱼设施的效果分析
三、加强对库区支流鱼类和生境的保护
四、人工繁殖和引种
五、强化渔业管理和环境治理
六、资源恢复
第四节跨境洄游鱼类保育中心建设
一、目的与意义
二、建立鱼类多样性保育中心的原则
三、建立鱼类多样性保育中心的规划
四、鱼类多样性保育中心的管理
第七章跨境昆虫入侵机制与控制对策
第一节跨境入侵昆虫及其危害
第二节跨境昆虫入侵生物学、生态学特征
第三节影响昆虫成功入侵的重要生物环境因素
第四节跨境入侵昆虫的防控
第五节纵向岭谷区实蝇昆虫跨境人侵机制及安全调控
一、纵向岭谷区实蝇多样性
二、纵向岭谷区橘小实蝇的入侵分析
三、纵向岭谷区橘小实蝇的控制策略
第八章高黎贡山羚牛生境安全评价
第一节羚牛及其生境研究
一、概况
二、分布
三、栖息地特征与羚牛分布
四、羚牛生境研究
第二节野生动物生境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基于3S技术的野生动物生境评价方法
第三节高黎贡山羚牛跨境生境安全评价研究
一、研究区概况
二、高黎贡山羚牛生境选择分析
三、高黎贡山羚牛生境评价准则
四、评价单元与评价模型
五、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高黎贡山羚牛生境恢复及保护策略
一、羚牛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羚牛生境恢复
三、羚牛保护策略及建议
第九章纵向岭谷区沿边适度开发与保护协调
第一节概述
一、纵向岭谷区沿边境地区的自然状况
二、沿边地区生态系统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三、沿边地带跨境生态安全调控实践
四、典型案例区
第二节屏边县适度开发与保护
一、社区调研
二、屏边县自然与社会经济动态
三、贸易、贫困与环境的关联效应
四、屏边案例的启示
第三节瑞丽和独龙江流域案例分析
一、瑞丽案例
二、独龙江流域案例
第四节沿边开发模式与生态建设的综合决策
一、边境地域分异及其发展调控策略
二、本地开发与保护策略的重要作用
三、边境地区保护与发展的对立统一
四、沿边地区的整体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纵向岭谷区跨境生态安全与综合调控体系》是“973”计划项目“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2003CB415100)5本系列专著“纵向岭谷.通道-阻隔.跨境生态安全”中的第五本,内容主要来自于项目第五课题“纵向岭谷区跨境生态安全及调控”的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是未以论文发表的成果。 跨境生态安全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跨越国家边界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跨境生态安全涉及国家之间或国际区域之间的共同安全,它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关联国家主权而敏感,因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而复杂。 纵向岭谷区纵贯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5国,涉及元江一红河、澜沧江一湄公河、怒江一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4条国际河流。纵向山系与河谷特殊环境格局的“通道作用”使这一区域的生态变化具有广泛的扩散效应,相关跨境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为国际社会关注。 本书以纵向岭谷区为案例,围绕该区国际水道系统和沿边境地带的跨境生态系统变化与生态安全维护,综合研究了跨境生态安全与国际区域合作的关联、跨境生态安全综合调控体系构建、跨境生态系统变化监测与评价、河流生态变化与跨境生态安全维护、水道泥沙变化与跨境影响、跨境大型洄游鱼类生态安全与调控、跨境昆虫入侵机制与可持续控制、羚牛跨境生境安全评价和陆疆沿边适度开发与保护协调等。 本书可供资源环境、地缘政治经济与外交、边界管理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人员使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纵向岭谷区跨境生态安全与综合调控体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纵向岭谷·通道-阻隔·跨境生态安全 : 973成果专著 | ||
9787030261588 如需购买下载《纵向岭谷区跨境生态安全与综合调控体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9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纵向岭谷区跨境生态安全与综合调控体系是科学出版社于2009.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X321.2 的主题关于 区域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