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媒体污名
走出媒体污名封面图

走出媒体污名

李希光, 肖黎黎, 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9.0

书籍简介:

本书首次系统搜索并整理了中国国内媒体对艾滋病的报道。编者从1981年至2008年国内主要媒体的相关报道中,经过专家组评审,从中挑选出近一百篇有代表性的报道。

作者介绍:

李希光,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肖黎黎,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公共政策与法规

作品1:医生向艾滋病毁坏的村庄伸出援手

作品2:艾滋病防治条例直面四大现实问题

作品3:湖北调查:家园开始“温馨”

作品4:他们怎么选择公共政策?

作品5:转变观念破解艾滋病防治难题

作品6:面对艾滋威胁,我们如何应对?

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

作品7:追捕凶手——艾滋病疫苗研究新进展

作品8:艾滋病有望根治?

作品9:艾滋病:新成果颠覆旧观点

社会活动

作品10:“你们不会孤单”

作品11:让孩子们说

作品12:86名艾滋孤儿北京会亲人

作品13:三千名官员的艾滋病答卷

作品14:湖北尝试艾滋病感染者生产自救互助

社会问题

作品15:踏访上蔡文楼村

作品16:关爱为何成伤害

作品17:当没有治愈良方时,预防是必需的

作品18:是什么使她们走向堕落?

作品19:“绿色港湾”:艾滋病人自救区怎就成了隔离区?

作品20:保护艾滋病人权益新闻媒体该怎么做

作品21:年药价一万元能否遏制艾滋病

作品22:战胜人性中的弊病

作品23:艾滋病患者:走出阴影仍需时间

作品24:艾滋病逼近大学校园?

作品25:来自艾滋病高发区的调查报告

作品26:爱心复印店因“艾”关门

作品27:云南艾滋病第一案受害者状告血检仪器代理商

人物故事

作品28:行善者帮助艾滋致孤儿童

作品29:护理工作使艾滋病感染者笑对生活

作品30:探访昆明艾滋产房医患病魔“生死搏斗”

作品31:镜头里的艾滋童年

作品32:一名澳门青年和艾滋孤儿的特殊友谊

作品33:歧视比病毒更可怕

作品34:“红丝带”志愿者的困惑

作品35:一个大学生七次走进艾滋病村

作品36:金木玲:家园的守护者

作品37:谈话室的防护玻璃撤掉了

作品38:关注身处社会边缘的孩子:艾滋病女孩的上学梦

作品39:她给安南系上红丝带

作品40:母爱点燃生命烛火

作品41:奇迹等待复制

作品42:李胜联:民间“防艾”专家的尴尬与企盼

作品43:七龄童感染艾滋病家长起诉手术医院

反歧视

作品44: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

作品45:艾滋病——世纪之交再发警报

作品46:探访艾滋病房

第二辑

第一届中国艾滋病好新闻获奖作品及记者感言

作品47: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为什么少了19万

【记者感言】好标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白剑峰

作品48:成都同志关爱小组负责人:抗击艾滋关注“同志”

作品49:关注全球抗艾25载:从医学问题到政治问题

【记者感言】艾滋病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朱焱

作品50:来自艾滋病国家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调查

作品51:关于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

【记者感言】敢和警察打“游击战”——张春姬

作品52:艾滋病人在农村

【记者感言】让事实消除歧视,让真相唤回爱心——杨锐

作品53:把艾滋病拦截在新生命降临之前2ll

【记者感言】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位受访者——耿兴敏

作品54:走进示范区

【记者感言】尽到职责最重要——詹初航

作品55:你是艾滋病感染者吗?

【记者感言】探寻人性的光辉与暗面——李宗陶

作品56:避孕套:像牛仔裤一样的基本物、爱的必备品

【记者感言】好的新闻要有“改变”的力量——陆娅楠

第二届中国艾滋病好新闻获奖作品及记者感言

作品57:红丝带小学里的艾滋病孩子

作品58:温暖是可以循环的

【记者感言】写新闻评论的体会——白剑峰

作品59:中国艾滋孤儿在逆境中学会自立

【记者感言】角度新颖是决定稿件成功的关键——李来房

作品60:和你在一起

【记者感言】我们,是彼此的镜子——侯思名

作品61:让世界充满爱

作品62:“100%安全套”助兰州防艾

【记者感言】异地报道的无奈与责任——宋合营

作品63:“防艾”教材该回避敏感话题吗?

【记者感言】作为一名跑健康口的记者一一崔立新

作品64:同性恋没什么不自然的,却依然是禁忌

作品65:关怀、关注,消除歧视,让承诺舞动红丝带

【记者感言】以心待心——谢卫,邓伟

作品66:贵州防艾艰难前行

【记者感言】做社会进步的忠实记录者——孟庆普

附:外国作品欣赏

二十年来,我一直靠写“艾滋病”新闻为生,今天我却成了新闻的主角

内容摘要:

走出媒体污名 中国艾滋病新闻作品选 Reporting againt stigmas: HIV/AIDS stories from China 李希光 肖黎黎 主编本书在编辑过程中获得了清华—拜耳公共健康与媒体研究室的支持。该研究室是由清华大学与拜耳(中国)合作建立的一家全球健康传播研究机构。研究室致力于推进中国媒体对艾滋病等涉及公共健康的报道,倡导社会关爱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培训公共健康报道的记者,为中国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事业作出贡献。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走出媒体污名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2182474
如需购买下载《走出媒体污名》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走出媒体污名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8.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3 的主题关于 新闻报道-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