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9.0
本书为西班牙文学一览,图片丰富、选文精当。
>>> 《今日美国》2006年度好书 :不存在的女儿前言/他山花………………………………………陈众议
第一编早春………………1
一、迎春花开…………………3
1.缀诗/5
2.谣曲/6
3.史诗/8
4.骑士小说/12
二、桃红柳绿…………………16
1.阿尔丰索十世/17
2.《真爱之书》/18
3.《卢卡诺尔伯爵》/21
4.《塞莱斯蒂娜》/24
第二编阳春………………29
一、春风春雨…………………31
1.波斯坎/33
2.加尔西拉索/34
3.萨拉曼卡派/37
4.塞维利亚派/38
二、万紫千红………………………41
1.神秘主义/41
2.《小癞子》/46
3.塞万提斯/51
4.巴罗克诗人/70
5.戏剧/75
第三编暮春…………………99
一、风雨如晦……………………101
1.诗星寥落/102
2.父子剧坛/104
第四编长夏…………………107
一、热风北来……………………109
1.浪漫戏剧并不浪漫/110
2.革命诗/115
3.小说小说/118
二、烈日炎炎……………………120
1.现实主义小说/121
2.’“qR年一代”/160
3.剧坛巨子/175
第五编短秋…………………177
一、一叶知秋……………………179
1.希梅内斯/179
2.“27年一代”/185
二、秋风肃杀……………………194
1.战时文学/195
2.战后文学/199
三、回黄转绿……………………219
1.两个时期两代人/220
2.“新诗群”/222
3.“后新诗群”/226
4.“复出”的小说家更具干预精神/231
5.年轻小说家灿若群星/2376碱剧迅速振兴/241
选文一览
夫记谣
《熙德之歌》(选)
《真爱之书》(选)
《卢卡诺尔伯爵》(选)
《塞莱斯蒂娜》(选)
《十四行诗》(二十三)
出狱有感(十行诗)
《十四行诗》(十)
我生因为我不生(选)
赞美诗
《小癞子》(选)
《堂吉诃德》(选)
《致一个梦》
圣歌
《羊泉村》(选)
《人生如梦》(选)
《官鼠和田鼠》(选)
《云》(选)
《海盗之歌》(选)
《燕子》(选)
《电车上的小说》(选)
《对手》(选)
《一枪两个》(选)
《少夫老妻》(选)
《我走了很多路》(选)
《古老的花园》
天上的三次回忆
《西班牙宪警谣》
《我们的空气》
《索里亚的屋顶》
信号
失眠
沉睡的人们
《致拉蒙.希赫的挽歌》
幸福
游子
孩子
一副墨镜他山花陈众议都说世界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历史终结、文学消亡、经典消解之谓更是尘嚣甚上,却总有些人如笔者愚顽地执著于诸如此类的“劳什子”,一如收藏家把玩所藏,孜孜砣砣,乐此不疲。然而,历史果然终结、文学已然消亡了吗?我想前面这个问题可以不予回答。因为没有什么理论比存在更说明问题了。至于经典,却是另当别论。首先是何谓经典?经典的最初涵义来自宗教。《圣经》对基督教是经典,《大藏经》对于佛教是经典,《古兰经》对于伊斯兰教是经典,《论语》对儒教是经典(如果儒学可称之为一教的话),依次类推。然而,今天所谓的经典,其所指确实已经非常宽泛,因为它常常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过去,我们也许可以把某些时代、流派或主义的代表作界定为经典,比如从荷马史诗到《尤利西斯》。但时至今日,恐怕谁也无法再用什么主义或流派来概括世界文化了,当然更加无法在三言两语中描述它纷杂无序的状貌。这是因为世界文化已经进入了无主流大汇合时代,也即自由的时代、相对的时代、多元的时代、解构的时代、个人主义的时代。这使得不少人以为经典被解构了,不复存在了。
它们像上帝那样从众生供奉和仰视的神殿上走下来,并且正在走向人性赋予它的另一个极端:纯粹个人的心志和情感。这种个人化因素其实始终存在,只不过当初被人们赋予文化并转而赋予作家、艺术家的崇高和伟大的光环(如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等)遮蔽了。而今,国家、民族、阶级、种族依然存在,但人们(从作者到受众)似乎愈来愈陶醉于自我,也即过去我们羞于谈论的那个始终带着原始基因的小我。这很大程度迎合了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价值取向。而所谓的“人权高于主权”则几可称作它的极端个人主义宣言。
然而,生活在我们这个还有国家、民族之分,是非、正邪之争,强弱、美丑之别的世界里,除了要有一般的真理观,还需要有起码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审美诉求和行为准则。这恰恰也是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或可使人处变不惊。
因此,在笔者看来,经典应该是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各民族基本价值观和审美方式的反映,因而也是各民族特性的核心因素和基本认同的情感纽带。这种核心因素和情感纽带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它们既是民族向心力、认同感的基础,同时也是使该民族立于世界之林而不轻易被同化的精神基因。大到世界观,小到一般生活习惯,文化起着精神基因的作用。换言之,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特的染色体。这种独特的染色体保证了各民族在共通的或相似的物质文明进程中保持着自己不断变化却又不可泯灭的鲜明个性。然而,也正因为这种不断变化的和不可泯灭的个性,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才变得丰富多彩,也才需要研究和了解、交流和借鉴。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文艺也罢,文化也罢,归根结底是精神产品,是一时一地的人心、民心的集中体现,是建立在无数个人基础之上的认识观、价值观、审美观的综合反映。因而,它们常常是各民族变化着的活的灵魂。
另一方面,无论多么高级、多么社会,我们总还是动物,有一切动物的基本根性。我们之所以高级则恰恰是因为我们具有超乎其他动物的认知水平、审美水平、工具制造和使用水平等等,以及更为丰富复杂的情感及情感表现方式。而这些都是后天的,是需要经过传承、修养才能够达到的。狼孩的发现证明了这一点,人类和果蝇两种基因图谱的相似性也证明了这一点。正因为是后天的,文化(经典)的传承和感知也就变得非常的重要。尽管程度不同,当一个人吟诵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或诸如此类的名句时,想到的感到的或萦绕于潜意识的便不仅仅是两旬诗十个字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情感的、认知的、价值的、审美的共鸣,其背后则是整个中华文明。
这是最为概括的一种说法。而事实上经典的复杂性是人性之复杂、社会之复杂的最好见证。
有了前面的概括和界定,接下来的问题就不难回答了。首先,时代变了,过去意义上的经典在今人眼里并不一定还具有经典性。除了前面说过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网络。网络的虚拟性直接破坏了传统经典的界定标准,比如真、善、美。众所周知,真善美的基础是真。没有真,善和美便无从谈起。我想,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对经典的冲击当不亚于前面提到的极端个人主义风尚。而且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其次,经典的界定终究也是相对、变化的(比如,没有王国维、俞平伯等几代学人的解读,就没有我们今天认知中的《红楼梦》;反之,有些曾经被认为是经典的,也许今天已然不是或不那么经典了),但这并不能否定经典的存在。无论解构之势如何,虚无之风何如,总会有人孜孜于阅读经典,臧否经典。读经典和纯粹的读图、泡网吧,就像吃正餐和食快餐,最终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何况,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和扬弃;更何况,守护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传统及其价值,乃真正的君子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文学大花园》的推出是很有意义的。它既守护了美好的传统,又因势利导地兼顾了当今一般读者的兴趣。
本著所展示的只是世界文学大花园的一隅??西班牙文学,所萃取的却是笔者心目中最为经典绚丽的一捧花朵。众所周知,西班牙文学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渊源,中世纪又因犹太人、吉卜赛人和阿拉伯人的进入而拥有绚烂的东方色彩。15世纪以后,随着航海大发现、美洲的殖民化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并入,西班牙成为不可一世的庞大帝国,其领土一度超过极盛时期的罗马帝国。这时,其文学在异质文化中进一步化合,并催生出塞万提斯等一代巨匠。17世纪,西班牙帝国盛极而衰,但西班牙文学及文化斑斓多姿、跌宕狂放的品格却并未改变。近一个多世纪,西班牙文学正逐渐走出低靡,开始焕发出耀眼的光芒。然而,要想在一册小书中展示其纷繁多元的品性无异于管窥蠡测。因此,疏漏和浅陋在所难免,敬望方家读者批评,以裨更正。
2006年10月于北京
“世界文学大花园”系列为我国知名专家学者,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和最新资讯编撰的观照主要国家和地区文学面貌和鲜亮景色的高品位读物,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各书叙说文字与精彩选文和大量图片各呈异彩,相得益彰,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品味欣赏,并可供中外语言文学专业人士借鉴参考。本书为其中西班牙文学卷,叙说西班牙文学古老而复杂的历史渊源和鼎盛时期的繁荣景况以及一度盛极而衰,近一个多世纪又走出低靡,焕发新的耀眼光芒的发展轨迹,让读者形象地看到西班牙文学始终保持的斑斓多姿、跌宕狂放的品格。适合广大青少年、大中学生和具备一定文化程度的文学爱好者与高等院校中外语言文学专业师生阅读使用,于初学者是可读可信的基础读物,于专业人员也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西班牙文学大花园》以“早春”、“阳春”、“暮春”、“长夏”、“短秋”五编,叙说西班牙文学古老而复杂的历史渊源和鼎盛时期的繁荣景况以及一度盛极而衰,近一个多世纪又走出低靡,焕发新的耀眼光芒的发展轨迹,让读者形象地看到西班牙文学始终保持的斑斓多姿、跌宕狂放的品格。更坚定地“守护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传统及其价值”。作者简介: “世界文学大花园”系列由权威专家学者执笔,在不大的篇幅内,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大要和最值得读者欣赏的景点,以简约的叙说和精彩的选文与图片呈现出来,力求鲜明生动,可读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