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6.0
修武是千年历史文化名县,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全面系统挖掘修武历史文化,为修武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文化支持,从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特编写出版《文化修武》。《文化修武》分自然篇、文物篇、名人篇、文化篇、经济篇、艺文篇等六部分,全面再现修武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
第一编 自然资源篇
第一章 物产资源
第一节 生物资源
第二节 矿产资源
第三节 水资源
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云台山景区
第二节 青龙峡景区
第三节 峰林峡景区
第二编 经济发展篇
第一章 矿业开采
第一节 煤炭开采
第二节 其他矿业开采
第二章 手工制作
第一节 陶瓷制作(当阳峪瓷器)
第二节 其他手工制作
第三编 文学艺术篇
第一章 民间文学
第一节 神话与传说
第二节 民间故事
第三节 民间歌谣
第四节 方言
第二章 民间戏曲
第一节 怀梆源流沿革
第二节 怀梆音乐形态
第三节 怀梆戏曲班社
第四节 怀梆演出剧目
第五节 怀梆传承乐人
第六节 怀梆演戏习俗
第七节 其他民间戏曲
第三章 民间风俗
第一节 生产民俗
第二节 社会民俗
第三节 人生仪礼
第四节 民间信仰
第四编 文物古迹篇
第一章 历史遗址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第二节 故城遗址
第三节 古代墓葬
第四节 碑刻
第五节 革命遗址
第二章 馆藏文物
第一节 青铜器
第二节 佛教文物
第三节 陶瓷
第四节 其他文物
第三章 民间建筑
第一节 宗教建筑
第二节 祠堂建筑
第三节 民居建筑
第五编 历史人物篇
第一章 先秦两汉名人
第一节 卫飒
第二节 汉献帝刘协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名人
第一节 嵇康
第二节 阮籍
第三节 山涛
第四节 向秀
第五节 王戎
第六节 阮咸
第七节 刘伶
第八节 魏华存
第九节 历史人物辑录
第三章 唐宋元历史名人
第一节 刘正臣
第二节 刘悟
第三节 刘从谏
第四节 刘稹
第五节 韩愈
第六节 孙思邈
第七节 薛澍
第四章 明清历史名人
第一节 赵邀
第二节 秦永年
第三节 张胪卿
第四节 南玉笙
第五节 薛保职
第六节 邱殉
第五章 近现代革命人物
第一节 程毅
第二节 赵同孝
第三节 刘少和
第四节 韩轶吾
第五节 武士奎
第六节 杨莲卿
第七节 江春贵
第六编 历代辞赋篇
第一章 魏晋辞赋
第一节 嵇康《酒会诗》
第二节 阮侃《答嵇康诗》
第三节 袁宏《方山》
第四节 向秀《思旧赋》
第二章 唐代辞赋
第一节 钱起《天门谷题孙逸人石壁》等
第二节 王维《饭覆釜山僧》等
第三节 冷朝阳《瀑布泉》等
第四节 韩愈《题西白涧》
第五节 周贺《赠百岩禅师》
第六节 李益《哭百岩大师》
第七节 祖咏《题远公经台》
第三章 宋金元辞赋
第一节 林提学《咏啸台、稠禅师庵》
第二节 竹林吟叟《百家岩》
第三节 鲁千之《游崇明寺》
第四节 刘师忠《崇明寺》
第五节 李俊民《修武骞林观》等
第六节 王巨卿《明月池》等
第七节 元好问《马坊冷大师真清道院(三首)》等
第八节 王恽《题竹林寺(四首)》等
第九节 刘汝庞《栖岩寺》
第四章 明代辞赋
第一节 薛碹《宁城怀古》
第二节 王世贞《过修武有感诗》
第三节 侯加采《游百岩寺》
第四节 王宾王《登天门山》等
第五节 于谦《太行山》
第六节 李濂《淬剑池》等
第七节 徐以贞《黑龙潭》
第八节 秦佑《琴堂清暇》
第九节 马澜《百家岩(两首)》等
第十节 靳成期《柏岩寺》
第十一节 魏允中《柏家岩(两首)》
第五章 清代辞赋
第一节 爱新觉罗弘历《七贤咏》
第二节 姚椿《天门瀑布歌》
第三节 常公著《青龙洞集句》
第四节 周枚《重游百岩寺》等
第五节 范玉衡《游百岩寺》
第六节 范正脉《商冢暮云》等
第七节 张六计《汉献帝陵墓址记》
第八节 薛所蕴《漫步竹林》
第九节 吴映白《游百家岩》等
第十节 范正宗《刘伯伦醒酒台》
第十一节 田发《醒酒台》
第十二节 魏源《太行诸谷》
第十三节 王兰广《浊鹿城怀古》
第十四节 冯继照《古檀歌》
第十五节 袁俊《观古檀歌》
第十六节 张宗泰《吊禅陵次姚春木韵》
第十七节 长白存《游百家岩记》
第十八节 杨敏书《游青龙洞记》
第十九节 庄瑶《柏岩遇雨》等
后记
修武为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厚重。为全面梳理修武的历史文化,《文化修武》分为自然资源篇、经济发展篇、文学艺术篇、文物古迹篇、历史人物篇、历代辞赋篇等六部分,介绍了修武的地形地貌、矿藏资源,概括了修武的矿业开采、手工制作,描述了修武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记述了修武的文物古迹,重塑了修武的历史名人,辑录了修武的历代辞赋,以便更好地宣传修武的历史文化,从而为促进修武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文化修武》旨在全面梳理修武的历史文化。《文化修武》的整体设计上,我们采用编、章、节的编排结构,将全书分为六编,即自然资源篇、经济发展篇、文学艺术篇、文物古迹篇、历史人物篇、历代辞赋篇等,在每一编之下设章、节。在全书的整体架构确定之后,编者们经过认真研究、精心选择,组成了一支精干的编写团队,其中有多年来从事焦作地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有年富力强、成果丰硕的青年才俊,还有经验丰富的中年学术骨干,从而保证了《文化修武》的质量和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