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
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封面图

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

张卫祥, 刘文红, 吴欣, 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49.0

书籍简介:

将软件可信性与软件评估技术相结合,探讨全软件开发生存周期的软件可信性度量与评估方法,是撰写本书的目的。本书以全生存周期的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方法为主线,有取舍地介绍了软件工程、软件质量评估和软件可信性研究的相关内容,重点阐述了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软件开发生存周期各阶段的可信性度量策略与方法、软件可信性数据融合与推理技术等技术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的实施指南。

书籍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软件可信性

1.2 全开发生存周期的软件可信性评估

1.3 本书的组织与结构

第2章  软件与软件质量

2.1 概述

2.2 软件失效造成的灾难

2.3 软件与软件工程

2.4 软件质量评价

2.5 软件质量模型

2.5.1 Beohm质量模型

2.5.2 McCall质量模型

2.5.3 ISO 9126质量模型

2.5.4 GB/T 16260质量模型

2.5.5 ISO 25010 质量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软件开发生存周期

3.1 概述

3.2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3.3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3.3.1 瀑布模型

3.3.2 快速原型开发模型

3.3.3 增量开发模型

3.3.4 极限编程模型

3.3.5 螺旋模型

3.4 软件开发过程

3.4.1 软件需求分析

3.4.2 软件设计

3.4.3 软件编码实现

3.4.4 软件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

4.1 概述

4.2 模型结构

4.3 可信属性与可信子属性

4.4 可信度量与度量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需求分析阶段的可信度量

5.1 需求分析阶段度量策略

5.2 在需求分析阶段度量软件可用性

5.2.1 适合性的度量

5.2.2 准确性的度量

5.2.3 互操作性的度量

5.2.4 易操作性的度量

5.2.5 依从性的度量

5.3 在需求分析阶段度量实时性

5.3.1 处理及时性的度量

5.3.2 实时稳定性的度量

5.4 在需求分析阶段度量可靠性

5.4.1 成熟性的度量

5.4.2 容错性的度量

5.4.3 持续性的度量

5.5 在需求分析阶段度量安全性

5.5.1 安全保密性的度量

5.5.2 完整性的度量

5.5.3 防危性的度量

5.6 在需求分析阶段度量可生存性

5.6.1 易恢复性的度量

5.6.2 健壮性的度量

5.7 在需求分析阶段度量效能性

5.7.1 时间有效性的度量

5.7.2 资源有效性的度量

5.8 在需求分析阶段度量可维护性

5.8.1 易分析性的度量

5.8.2 易改变性的度量

5.8.3 易测试性的度量

5.8.4 易学性的度量

5.8.5 易替换性的度量

5.9 需求分析阶段的过程度量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软件设计阶段的可信度量

6.1 软件设计阶段度量策略

6.2 在设计阶段度量软件可用性

6.2.1 适合性的度量

6.2.2 准确性的度量

6.2.3 互操作性的度量

6.2.4 易操作性的度量

6.2.5 依从性的度量

6.3 在设计阶段度量实时性

6.3.1 处理及时性的度量

6.3.2 实时稳定性的度量

6.4 在设计阶段度量可靠性

6.4.1 成熟性的度量

6.4.2 容错性的度量

6.4.3 持续性的度量

6.5 在设计阶段度量安全性

6.5.1 安全保密性的度量

6.5.2 完整性的度量

6.5.3 防危性的度量

6.6 在设计阶段度量可生存性

6.6.1 易恢复性的度量

6.6.2 健壮性的度量

6.7 在设计阶段度量效能性

6.7.1 时间有效性的度量

6.7.2 资源有效性的度量

6.8 在设计阶段度量可维护性

6.8.1 易分析性的度量

6.8.2 易改变性的度量

6.8.3 易测试性的度量

6.8.4 易学性的度量

6.8.5 易替换性的度量

6.9 设计阶段的过程度量

6.10 本章小结

第7章  编码实现阶段的可信度量

7.1 编码实现阶段度量策略

7.2 在编码实现阶段度量软件可用性

7.2.1 适合性的度量

7.2.2 准确性的度量

7.2.3 互操作性的度量

7.2.4 易操作性的度量

7.2.5 依从性的度量

7.3 在编码实现阶段度量实时性

7.3.1 处理及时性的度量

7.3.2 实时稳定性的度量

7.4 在编码实现阶段度量可靠性

7.4.1 成熟性的度量

7.4.2 容错性的度量

7.4.3 持续性的度量

7.5 在编码实现阶段度量安全性

7.5.1 安全保密性的度量

7.5.2 完整性的度量

7.5.3 防危性的度量

7.6 在编码实现阶段度量可生存性

7.6.1 易恢复性的度量

7.6.2 健壮性的度量

7.7 在编码实现阶段度量效能性

7.7.1 时间有效性的度量

7.7.2 资源有效性的度量

7.8 在编码实现阶段度量可维护性

7.8.1 易分析性的度量

7.8.2 易改变性的度量

7.8.3 易测试性的度量

7.8.4 易学性的度量

7.8.5 易替换性的度量

7.9 编码实现阶段的过程度量

7.10 本章小结

第8章  软件测试阶段的可信度量

8.1 软件测试阶段度量策略

8.2 在软件测试阶段度量软件可用性

8.2.1 适合性的度量

8.2.2 准确性的度量

8.2.3 互操作性的度量

8.2.4 易操作性的度量

8.2.5 依从性的度量

8.3 在软件测试阶段度量实时性

8.3.1 处理及时性的度量

8.3.2 实时稳定性的度量

8.4 在软件测试阶段度量可靠性

8.4.1 成熟性的度量

8.4.2 容错性的度量

8.4.3 持续性的度量

8.5 在软件测试阶段度量安全性

8.5.1 安全保密性的度量

8.5.2 完整性的度量

8.5.3 防危性的度量

8.6 在软件测试阶段度量可生存性

8.6.1 易恢复性的度量

8.6.2 健壮性的度量

8.7 在软件测试阶段度量效能性

8.7.1 时间有效性的度量

8.7.2 资源有效性的度量

8.8 在软件测试阶段度量可维护性

8.8.1 易分析性的度量

8.8.2 易改变性的度量

8.8.3 易测试性的度量

8.8.4 易学性的度量

8.8.5 易替换性的度量

8.9 软件测试阶段的过程度量

8.10 本章小结

第9章  软件可信性评估方法

9.1 概述

9.2 一般性数学模型

9.3 知识发现与权值获取

9.3.1 知识发现基础

9.3.2 基于知识发现的权值获取

9.4 效用统一与数据处理

9.4.1 效用理论基础

9.4.2 定性指标度量值预处理

9.4.3 定量指标度量值预处理

9.4.4 效用的统一

9.5 证据理论与数据融合

9.5.1 证据理论基础

9.5.2 Dempster合成规则

9.5.3 基于层次模型的融合算法

9.6 其他推理技术

9.6.1 不确定性推理

9.6.2 概率推理

9.6.3 模糊推理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软件可信性评估指南

10.1 概述

10.2 对待评估软件的要求

10.3 评估实施指南

10.4 可信性评估软件TREAT

10.5 数据处理软件(DPS)评估实例

10.6 可信性评估文档

10.7 本章小结

附录A  DPS的实例化模型

附录B  DPS的评估结果

附录C  软件可信性评估文档模板

C.1 评估需求规格说明

C.2 评估计划

C.3 评估报告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把软件可信性与软件评价技术相结合,以跨越整个软件开发生存周期的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为主线,阐述了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所需的模型、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模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等开发生存周期各阶段的可信性度量策略、度量指标和度量方法,软件可信性数据融合与推理技术等。本书主题明确、内容系统、可读性好,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的实施指南,实用性和指导性强。本书适合从事软件质量控制的项目管理人员、过程控制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软件开发人员、软件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软件开发与测试丛书
9787302405351
如需购买下载《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500

书籍信息归属:

软件可信性定量评估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P311.52 的主题关于 软件开发-评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