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6.0
信息文明时代是普及大学教育的时代,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成为文明重心,知识分子成为泛化的群体,大学生情感模式是当代文化心理结构及其未来趋势的具体体现,大学情感教育是文化心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创新和创造力培育的必要环节,更是现代人格培养和高科技时代自觉能动的主体培养的主渠道,对大学情感教育的理念建构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书稿从分析我国情感教育现状入手,提出对策性研究策略,并系统论述了个体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社会情感(包括政治激情和经济情感),文化情感(包括宗教情感、伦理情感、哲理情感、科学气质、审美情感及人类情怀等)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建构培育的重点,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达到了先进水平,也符合中国大学生心灵成长需求,相信本书出版会有力促进我国情感教育的发展。
绪论:中国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一节 情感教育是中国当代教育的软肋
第二节 情感教育理论资源清点及实践探索总结
第三节 情感教育实践环节中的重点对策
第四节 大学情感教育理念研究对当代情感世界解析的意义
第一章 亲情反思
第一节 心理断乳期的亲情反思和情感反哺
1.1.1 心理断乳
1.1.2 情感发育
1.1.3 自我成长
1.1.4 我们如何做父母
1.1.5 情感反哺
第二节 亲情的理性分析
1.2.1 亲情的一般原则
1.2.2 母爱更多本能色彩
1.2.3 父爱的理性特征
1.2.4 父爱与母爱的平衡
1.2.5 亲情关系与社会关系预演
1.2.6 子女对父母的情感与文化发展
第三节 社会变迁与亲情模式转化
1.3.1 从古希腊神话看人类家庭亲情的演进
1.3.2 从中国传统伦理政治看亲情的社会本质
1.3.3 社会制度变迁中亲情的外扩与内敛
第二章 友情建构
第一节 朋友是自己的镜子
2.1.1 流年友情
2.1.2 大学友情流程
2.1.3 知心学友
2.1.4 同室兄弟姐妹
第二节 传统友道观与现代人际关系
2.2.1 惜缘慎交
2.2.2 传统友道观
2.2.3 朋友信义
2.2.4 交往方式与社会机制
第三节 大学交友之道
2.3.1 开放人格,开朗性情
2.3.2 自然交往,看淡分合
2.3.3 重情重义,礼尚往来
2.3.4 热情相助,解围济困
2.3.5 不卑不亢,平等尊重
2.3.6 理解宽容
2.3.7 友情与嫉妒
2.3.8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2.3.9 不要在刻意结交中放弃和迷失自我,导致心理失衡
2.3.10 友情的泛化与升华
第三章 爱情实践
第一节 爱情理想的确立和明晰
第二节 爱情的本质与属性
第三节 爱情辩证法及组合类型
第四节 校园恋情解读
第五节 校园爱情误区
3.5.1 高智商低情商
3.5.2 文科的浪漫,理科的幸福
3.5.3 美丽的爱情是脆弱的
3.5.4 浪漫的爱情不稳定,现实的爱情不精彩
3.5.5 爱情与友情界限模糊
3.5.6 在爱情的痛苦中蜕变和艰辛成长
第六节 大学爱情探索对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3.6.1 性的开放与情的升华
3.6.2 同居试婚往往无疾而终
3.6.3 新女性事业发展与婚姻理想的平衡
3.6.4 女性与生育
3.6.5 另类情爱与心灵蜕变
第四章 乡情拓展
第一节 乡土
第二节 乡亲
第三节 乡音
第四节 乡俗
第五节 乡愁
第六节 乡思
第五章 社会情感体认
第一节 情感的社会化
5.1.1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及个体情感社会化
5.1.2 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对社会情感发育的影响
5.1.3 社会情感的理想层面和现实层面的发育
第二节 社会情感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情感的解析
5.3.1 青年精英文化的叛逆性与建构性
5.3.2 相关社会政策对大学生社会情感的影响
5.3.3 参与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
5.3.4 大学生社会情感的文化优势
第六章 政治激情的冷却
第一节 政治情感ABC
6.1.1 政治是群体情感控制和操纵的艺术
6.1.2 政治情感模式与政治体制的对应
6.1.3 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的政治情感差异
第二节 中国传统政治智慧对国人情感世界的影响
6.2.1 中国人的政治情结
6.2.2 德治与法治对应的社会心理基础
6.2.3 传统兵法智慧对政治情感的影响
6.2.4 人力资源配置中的情感智慧
第三节 大学生政治情感现状
6.3.1 大学生的政治热情与政治理性
6.3.2 学生运动是带有理性色彩和理想目标的群众运动
第四节 大学生政治情感教育的几个重点
6.4.1 注意社会情感与政治情感的区别
6.4.2 在民族情感上防止狭隘的民族主义
6.4.3 爱国情感应有理性界限
6.4.4 阶级阶层情感的法眼与盲点
第七章 经济情感的升华
第一节 欲望是生产的动力
7.1.1 欲望的地位与功能
7.1.2 欲望的合理性与快乐、幸福感
7.1.3 欲望系统的自身发展
第二节 情感生产与情感消费
7.2.1 情感也是生产力
7.2.2 情感劳动的技术含量决定其价值
7.2.3 情感管理
7.2.4 情感消费
第三节 大学生经济情感的发育
7.3.1 在日常理财过程中培养经济思维
7.3.2 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大背景中体会经济情感的变迁
7.3.3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透视经济情感中的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的特性
第八章 现代文化情感建构的两大基石:科学情感与审美情感
第一节 科学情感
8.1.1 好奇心导向的科学情感所蕴含的革命力量
8.1.2 科学态度与科学家的态度
8.1.3 科学气质在现代人格建构中的作用
8.1.4 科学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对人类情感世界的深刻影响
第二节 审美情感
8.2.1 从艺术和美学发展脉络看情感世界的认知
8.2.2 美学范畴与情感类型
8.2.3 审美创造中的情感提炼
8.2.4 现代审美接受中的情感汇通
第九章 情感规范的反思与突破
第一节 道德情感
9.1.1 道德良心的人性基础
9.1.2 道德情感体验
9.1.3 道德情感与道德修养
9.1.4 道德理想与社会机制
第二节 宗教情感
9.2.1 宗教情感的发展:从恐惧、敬畏到崇拜、爱
9.2.2 中国人宗教情感状况的反思
9.2.3 理解宗教情感,建构文化和谐
第三节 哲理情感
9.3.1 以价值论为核心的当代哲学为情感世界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9.3.2 情感理性和情感智慧的生成
9.3.3 当代情感世界的理性化与情感哲学的兴起
第十章 全球化时代人类情感世界发展走向
第一节 普世价值与多元文化的制衡
10.1.1 普世价值建构的基本原则
10.1.2 普世价值的基本内涵
10.1.3 普世价值与多元文化情感交流
第二节 生态伦理与人本观念
10.2.1 人类的自然情感模式变迁轨迹
10.2.2 人类对自然事物的情感解析
10.2.3 生态伦理与生态艺术
第三节 人类情怀与情感修炼
10.3.1 突破政治中心主义的局限
10.3.2 突破民族中心主义的局限
10.3.3 突破地域文化中心主义局限
10.3.4 突破科技中心主义局限
10.3.5 超越西方现代性中心主义的局限
lO.3.6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骄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