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忘却
永不忘却封面图

永不忘却

李应瞻, 著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由作者的回忆录和其发表过的作品集萃两部分组成。回忆录部分记叙了作者1952年归国前侨居新加坡、马来西亚时期的苦难生活,反映了半个多世纪前海外华人的生活情景与那段悲壮的历史,表达了海外侨胞心系祖国的深厚感情。作品集萃包含了作者侨居国外与归国后发表的部分作品,同样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风貌。

书籍目录:

人生履迹

一富饶的九龙江平原

二金堂城和东美小镇

三家乡棣山村印象

四先辈素描

五金堂城里外婆家

六流亡海外

七突遇风暴

八新加坡“牛”会说话

九摩西河畔巨港埠

十小学生也救国

十一移居新加坡

十二大战骤起

十三新加坡沦陷

十四“检证”耻辱

十五劫后余生

十六艰辛岁月

十七初当苦力

十八生命如蚁

十九愤起反抗

二十“马华文具社”的勤杂工

二十一再当苦力

二十二摔跤比赛及与警察械斗

二十三欢庆日寇投降大游行

二十四失却良机

二十五坎坷求学路

二十六《南洋商报》做学徒

二十七夜读“后觉公学”

二十八久旱逢甘露

二十九政治风云影响下的校园运动

三十老师有良莠,同窗分左右

三十一欢庆新中国

三十二爱国岂有“罪”?

三十三父母返乡

三十四毕业感言

三十五初为人师

三十六新聘女教师与可爱的学生

三十七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教学生活

三十八比翼双飞

三十九暗流涌动的校园

四十脱离险境

四十一亲情各不同

四十二归航

笔痕集萃

耻辱昭南岛

我走过来的道路

说劳动

秋天里的春天

唱出一个春天来

毁灭的死期

宪法草案引发的联想

幸福的海洋

我郑重地签下了名字

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封信

星辉

没出息的阿六

“新客”的悲哀

乡愁

摩西河啊,咆哮吧!

阴沉的日子

生命的挣扎

未寄的信

神诞

植物园趣遇

向太阳

慈母

吕咪先生和后觉公学

一颗永闪光芒的“绿星”

不平的鼓声,华侨的悲剧

何谓华侨?

应该重视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文艺的研究

浅谈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文学及其文学史分期

话说“峇峇”

红辣椒和香榴莲

一只白毛猴

前言

海外赤子的美丽情怀

郭韦求

7月南昌,骄阳似火,突然接到大学同窗好友应瞻兄来自福建的电话,谈到他最近编了一本书,将他青年时期侨居新加坡、马来西亚时期在当地报刊上发表的一些作品和新中国成立后写的一部分文章,汇编成册,准备正式出版,让我写篇序文。我不是文艺评论家,岂敢滥竽充数?但我乐意写篇读后感之类的短文。不久,便收到应瞻兄用特快专递寄来的书稿,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集子。我读了诸如《耻辱昭南岛》、《不平的鼓声,华侨的悲剧》、《我走过来的道路》、《摩西河啊,咆哮吧!》等充满感召力的作品后,不禁心潮起伏,激动不已。而当我读到那一篇篇诙谐幽默、情趣盎然的海外生活故事时,又禁不住从心底发出了笑声,给燥热的天气带来一丝丝清凉。

李应瞻是一位充满血性、爱憎分明和富有浓厚民族情感的爱国华侨。从1937年至1952年,他先后在日寇占领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白色恐怖统治下生活了十几年。为了生存,他做过苦力,当过学徒工,忍辱负重,备受煎熬,心灵在痛苦中挣扎。他渴望自由,纵使在异国他乡,也无法解开深藏心坎的怀念祖国的情结。割不断的血缘亲情,驱不散的绵绵相思,故乡的田园山水,熟悉的风俗民情,无一不在他心中扎下了深根。

这是一本富有魅力的书。从书中的那些真实、生动的故事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半个多世纪前海外华人的生活情景,触摸到那段鲜为人知的悲壮历史,而且深刻地感受到海外侨胞心系祖国的美丽情怀。他们虽然身居海外,却无时无刻不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身处有着不同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异国他乡,过着艰辛、屈辱、悲伤、痛苦、寄人篱下的生活,却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当我读到这些蘸着血泪书写的文字,怎能不为之动容,不被侨胞们那一颗颗滚烫的赤子之心所深深感染?!

20世纪40年代,李应瞻在新加坡生活了多年。在当地的华人之中,他是一位相当活跃的人物,经常在《南侨日报》、《星洲日报》、《艺术天地》、《爱华周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他的作品,感情炽热,充满正气,字里行间注满侨胞们无尽的苦难与辛酸,那一页页惨痛的回忆,那一桩桩血泪的控诉,令人窒息。作者用犀利的笔触,揭露了日寇灭绝人性的暴行,诅咒那漫天阴霾的黑暗岁月。作者的心田,犹如一座沉睡的火山,突然间,喷涌出万丈愤怒的烈焰!他在《摩西河啊,咆哮吧!》一文中写道:“我看见怒火已燃红了整个国土,自由独立之声响彻了云霄。我看到了:无数恶魔的尸首,正横卧在他们正义的刀下……”“现在他们没有呻吟、哀号;他们只有愤怒、咆哮和战斗!”这里,我似乎看见作者紧握那支饱含激愤的钢笔,蘸着热血,奋笔疾书,笔尖上进发出对日寇及其走狗们的仇恨火花。他以一个中国青年的犀利目光,审视着那即将坍塌的旧世界。

从童年时期开始,李应瞻便跟随父母在海外漂泊,经受过无数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生活磨练,就像一只没有浆橹的小船,在水急浪高的大海中颠簸飘荡,在人生的苦海里挣扎、沉浮。正是这种残酷的生活磨砺,让他变得早熟,显得格外坚强,他说:“跌倒了没人扶起我,流了血,便吮舐着自己的创伤。”他的内心“充满着血泪凝成的仇恨,暗自深深地埋藏着一颗火种”。

于是,他渴望早一天脱离苦海,获得自由与解放。他日夜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他欢呼雀跃,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似乎每一天都被幸福紧紧包围,他愿意为新中国建设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血。他先后在两所大学任教,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新加坡、马来西亚文学,对它们在殖民主义统治时期发挥的战斗作用,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毫无疑问,他撰写的论文,对这一时期的海外华人文学研究,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李应瞻回到祖国以后,对侨居新加坡、马来半岛时的那些让他刻骨铭心的日子,仍然有很深的眷恋之情。那里的街巷、码头、厂房、校舍以及“唐人街”,“华侨城”,等等,无一不深深地牵动他鲜活的记忆,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新加坡和马来半岛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怀念那里的亲人们,更怀念着曾经为它的自由独立而流泪、流血和献身的人们……”这部书稿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历史碎片组成的忆旧工作,每一篇都注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无一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我和应瞻兄是大学同学,朝夕相处,过去却很少听他谈起在海外生活的经历与故事。他平日待人真诚,乐观豁达,重视友情。虽然我俩很长时间不曾谋面,近些年,仍常有联系。读了他这部书稿,让我进一步读懂了他的人生。他确实是一位襟怀坦白、心地透明,有着拳拳报国之心的文人、学者。

衷心祝贺《永不忘却一位归国华侨的海外亲历》的出版,并期待他为读者写出更多的海外故事。

2008年8月5日

(序作者原为江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诗人。)

内容摘要:

  这种苦难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种不幸的遭遇也是永远不能忘却的,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只有深切了解了旧中国的劳苦大众在国内、国外所经受的种种苦难,才能体会到今天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才能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永不忘却》,一位归国华侨的海外亲历,就让我们的生命都像盛开在战场上的罂花吧:由于鲜血的灌溉而殷红;由于阳光的辉耀而怒放!  作者用饱蘸血泪与充满激情的文字,真实记录了他自小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被迫背井离乡,从1937年至1952年颠沛流离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时期的生活轨迹。在战火下,在日寇与殖民政府的白色恐怖统治下,他几次死里逃生,几度失学,做过日寇皮鞭下的苦力,当过排字房的学徒工……在严酷的现实中挣扎、呐喊、控诉,也亲眼目睹并亲身参与了社会各界如火如荼的反日反殖民统治的运动……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原貌和海外侨胞的生活状况,深刻表达了海外侨胞与祖国人民血脉相连的情谊,也充分展现了充满异域风情的东南亚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与旖旎风光……【作者简介】  李应瞻,1929年4月生,福建龙海人,汉族,毕业于广州南方大学侨青班、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进修班。1937年至1952年作者侨居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系第四代海外华侨,曾就读于当地华侨小学和中学。1949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第二届简师班后,任教于当地华侨小学。1952年3月返回祖国定居。归国学习后作者长期在高等院校从事文学教学兼文学评论、华侨问题研究工作,并兼任过湖北省侨联副秘书长,多年来著作颇丰,常在海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永不忘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世界华裔英才丛书
9787501234868
如需购买下载《永不忘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世界知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304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永不忘却是世界知识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17.2 的主题关于 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