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黄山书社
年代:2009
定价:35.0
本书以柳宗元眼中的儒佛道及其关系为对象,分析柳宗元对儒家之“道”与“统”内涵的独特理解,对禅宗、天台宗、净土宗、律宗等佛教宗派的理解与评价,对道家、道教的批评、改造与吸收,揭示柳宗元的三教融合观及其在三教关系张力下宇宙论与心性论的独特内容,重估柳宗元在中国佛教史、三教关系史及中国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并透过这一窗口,具体而细致地分析中唐思想文化的转型及宋学的源头情况。
序
绪论
第一章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形成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佛道二教的迅猛发展与儒学的理论危机
第二节三教鼎立的文化格局
第三节时代的选择:柳宗元三教观的形成
第二章柳宗元的儒教观
第一节托迹儒门
第二节柳宗元的儒“道”诠释原则
第三节柳宗元对儒“道”内涵的诠释
第四节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道统论
第五节柳宗元儒教观的时代意义
第三章柳宗元的佛教观
第一节柳宗元的禅学观
第二节柳宗元的天台观
第三节柳宗元的净土观
第四节柳宗元的律学观
第五节柳宗元佛教观总论
第四章柳宗元的道教观
第一节柳宗元对道教“真经”的理解与评价
第二节柳宗元对道家、道教理论的吸收与发展
第三节柳宗元对道教方术的批判
第五章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融合观
第一节初唐以来的“三教融合”思潮
第二节三教归孔
第三节三教关系张力下的宇宙论
第四节三教融合视域中的心性论
第六章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的影响
第一节柳宗元三教观对宋代儒学的影响
第二节柳宗元三教观对后世三教关系的影响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柳宗元是唐代重要的哲学家,也是唐代儒学的重要代表。汉唐儒学的发展,受到了来自于佛教的正反两方面的发展动力。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特别是大乘般若学和涅槃佛性论的先后兴盛,既开拓了中国佛教发展的新纪元,也为儒学在隋唐时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动力,这种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儒佛之争中儒学受到的反面刺激,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佛教思想资源的正面推动。相似的情况也来自于道教,但较之于外来的佛教,由于道教乃土生土长,在三教之争中道教又常引儒以为同道,因而道教与儒学的冲突小于佛儒之间。 本书围绕“柳宗元的儒佛道三教观”这一主题,首先梳理了柳宗元三教观形成的文化背景,接着分别探讨了柳宗元的儒教观、佛教观和道家道教观,然后对柳宗元的儒佛道三教融合观进行综合研究,最后探讨了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对宋代儒学以及对宋以后三教关系的影响等。【作者简介】 张勇,安徽濉溪人。先后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7至2009年在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论与哲学、宗教的交叉研究。在《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文学评论丛刊》、《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著作及教材四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6108780 《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合肥 | 出版单位 | 黄山书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研究是黄山书社于2009.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41.95 的主题关于 柳宗元(773~819)-儒家-哲学思想-研究 ,柳宗元(773~819)-佛教-哲学思想-研究 ,柳宗元(773~819)-道家-哲学思想-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