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75.0
本书史论结合,考察了自1792年以来的大国关系在本书中,作者所表达的主要思想就是:国际政治是大国政治,大国意志在陆地上的表现是成为地区霸权(为了最安全的生存),而水域的阻遏力量使全球霸权不可能实现,因而大国间处于无休止的安全竞争状态;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功实现(美洲)地区霸权的国家,它扮演了一种“离岸平衡手”, 的角色, 以防止出现任何地区霸权。
现实主义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理论(代译序)
中文版前言
英文修订版前言
英文初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无政府状态与权力竞争
第三章 财富和权力
第四章 地面力量的首要地位
第五章 生存战略
第六章 行动中的大国
第七章 离岸平衡手
第八章 均势与推卸责任
第九章 大国战争的原因
第十章 中国能不能和平崛起
附录 阎学通对话米尔斯海默:中国能否和平崛起?
译后记
随着冷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两极对抗的局面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大国关系前景的乐观态度。即便是之前悲观的现实主义者,也开始萌生出些许乐观主义情绪,认为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安全竞争和战争已经消亡,国际社会将从此河清海晏、歌舞升平。然而,攻击性现实主义者不这么认为,米尔斯海默更是希望借本书来“打破天下太平的迷梦”。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修订版)》中,米尔斯海默通过阐发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要旨,指出在一个没有国际权威统治他国的世界里,大国一律损人利己,追逐权力,并成为支配性国家,在此过程中大国间必然产生冲突,这就是国家的悲剧。并以此来预测21世纪的大国政治,其最重要的一个推论即是:21世纪最有可能与美国发生冲突的,就是中国。在修订版中,米尔斯海默将初版中仅占较小篇幅的“中国能否和平崛起”这一内容,扩充为第十章,详细地运用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来分析中国崛起是否会对世界和平产生冲击。中文版更是收录了中国著名学者阎学通与米尔斯海默就这一问题的激辩实录,以飨读者。
对于所有的国际关系现实主义者而言,权力,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对于米尔斯海默也是如此。“权力是大国政治的货币,国家为之争斗。权力对于国际关系的意义正如货币之于经济学。”米尔斯海默如是说。
在本书中,米尔斯海默围绕六个问题对权力展开了讨论:
为什么大国想要权力?国家争夺权力的根本逻辑是什么?
国家想要多少权力?多少权力才是足够的?
什么是权力?
当一个大国威胁要打破均势时,其他国家以何种策略获取或维持权力?
战争的原因是什么?何种权力因素使安全竞争的加剧及进而导致的公开对抗更容易或更难以发生?
在什么情况下,受威胁的大国会采取均势策略以对抗危险的敌手,又何时企图把责任推卸给另一个受威胁的国家?
在讨论权力的过程中,米尔斯海默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案例,并以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视角分析之。他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如下历史疑点:
如何解释现代史上三次历时最长、最残忍并把所有大国都卷入其中的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1792—18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如何解释1816—1852年、1871—1913年、特别是1945—1990年冷战期间欧洲出现的一段相当长的和平时期?
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为什么它当时没有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并主宰欧洲呢?换句话说,拿破仑法国、威廉德国、纳粹德国以及苏联都把自己的经济能力变成了军事力量,而英国为何没有这样做?
为什么俾斯麦德国(1862—1890年)在1862—1870年间极具侵略性——它与另两个大国打了两次大战,并与一个较小的国家进行了另一场战争——但在1871—1890年期间却根本不显侵略性,而是远离战事,寻求维护欧洲的现状呢?
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法国和俄国结成了反对威廉德国的均势联盟,却未能组成一个反对纳粹德国的有效联盟呢?
为什么日本和西欧国家在冷战的早期与美国联手反对苏联,而美国当时已从二战中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经济大国并拥有核垄断?
如何解释20世纪美国军队在欧洲和东北亚承担的义务?例如,为什么美国要等到1917年而不是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参加战争?还有,为何1914年之前美国不派兵赴欧洲去阻止战争呢?同样,为什么20世纪30年代美国不派军队反对纳粹德国或于1939年9月之前派兵去欧洲阻止二战的爆发呢?
美国和苏联都拥有针对对方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为什么它们仍不断扩建核武库呢?一个双方具有“确保摧毁”能力的世界被认为是稳定的,它的核均势也难以颠覆。然而,两个超级大国都耗费数十亿美元和卢布,力图赢得第一次打击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