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学
中医体质学封面图

中医体质学

王琦,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从概论、中医体质学理论渊源及其形成、中医体质的形成与影响因素、中医体质分类、体质生理、体质病理、体质辨识、辨体与治疗、体质养生与预防、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以及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大事年表等方面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与实践。

书籍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中医体质学的概念与研究范畴

一、体质及其相关概念

(一)中医体质概念

(二)素质、气质与性格

(三)形态、体格与体型

二、中医体质学的概念与内涵

三、中医体质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范畴

(一)中医体质学的学科性质

(二)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范畴

四、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方向与任务

第二节中医体质学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医体质学的地位

二、中医体质学的作用

(一)创新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

(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体系

(三)丰富中医预防医学理论

(四)促进与多学科的交融

(五)实现与其他医学的对话

第三节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基础

一、中医体质学的哲学基础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三)精气学说

二、中医体质学的生理学基础

(一)脏腑经络学说

(二)精气血津液理论

第四节中医体质学的基本原理

一、生命过程论

二、形神构成论

三、环境制约论

四、禀赋遗传论

第五节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

(一)体质可分论体质可以客观分类

(二)体病相关论体质类型影响疾病的倾向性

(三)体质可调论通过干预可以调整体质偏颇

二、中医体质学理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三、中医体质学基础实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中医体质学临床应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小结

第二章中医体质学理论渊源及其形成

第三章中医关于体质形成与影响因素的认识

第四章中医体质分类

第五章体质生理

第六章体质病理

第七章体质辨识

第八章辨体育治疗

第九章体质养生与预防

第十章中医体质学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

附录

内容摘要:

  本书以王琦教授先后主编的《中医体质学说》(1982年)、《中医体质学》(1995年)、创新教材《中医体质学》(2005年)等专著为蓝本,在系统总结中医体质学近30年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是对中医体质学研究的里程碑性总结。  本书内容包括概论、中医体质学理论渊源及其形成、中医关于体质形成与影响因素的认识、中医体质分类法、体质生理、体质病理、体质辨识、辨体与治疗、体质养生与预防、中医体质学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书末收录了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大事年表。  本书从概论、中医体质学理论渊源及其形成、中医关于体质形成与影响因素的认识.中医体质分类法,体质生理、体质病理、体质辨识、辨体与治疗、体质养生与预防、中医体质学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与实践。其中也融入了近几年本书作者团队中医体质学课题组承担并完成的国家“十五”“211工程”和“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大课题、垦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等所取得的新发现、新成果,色括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个体差异的发现,中医体质量表的编制及其评分标准的建立等。这些发现与成果的相关研究内容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这些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本书内容新颖权威、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对深化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开拓临床中医辨体论治领域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适合中医基础理论教师、科研工作者以及广大中医医护人员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医体质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7113533
如需购买下载《中医体质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精装
页数 688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医体质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 的主题关于 中医学-体质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