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2.0
本书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从文化循环的角度出发,对YouTube样本视频塑造的中国形象展开表征分析。首先,通过对YouTube网站自我表征的分析,考察公司经营和组织机制及技术平台对他者文化形象建构的影响与介入。其次,通过样本视频的相关数据及内容代码分析阐述生产传播者及信源构成,并通过表征符号学及政治学分析,总结样本视频所表征的中国形象,分析该形象建构过程中显现的主要表征范式,阐释各种范式下的表征定型化策略及针对定型化的逆向策略,以此衡量样本视频对中国形象的表征与美国主流媒体话语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美国的“YouTube现象”
第二节 本书主题
第三节 对国际传播旧秩序的批判
第四节 欧美主流媒体建构的中国形象
第五节 YouTube网站的媒体性质
第六节 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
第七节 本书研究方法
第二章 YouTube组织与技术机制的介入
第一节 YouTube网站平台的表征分析
第二节 YouTube组织机制的自我表征
第三节 YouTube平台:特殊语境下的话语博弈
第三章 谁在形塑中国?——YouTube上最显见视频的编码者及信源分析
第一节 视频发布者分析
第二节 视频生产集中化程度
第三节 被转载视频的生产者分析
第四节 视频信源分析
第五节 生产传播力量的双重化格局
第四章 YouTube上最显见的中国政治形象
第一节 中国政治类视频的量化分析
第二节 中国外交形象的表征分析
第三节 中国政府及政治体制形象的表征分析
第四节 中国军事形象的表征分析
第五节 中国政治形象:刻板印象的强势拓展
第五章 YouTube上最显见的中国经济形象
第一节 中国经济类视频的量化分析
第二节 中国经济负面形象
第三节 中国经济正面形象
第四节 中国经济形象:刻板印象与高熵值信息并存
第六章 YouTube上最显见的中国社会形象
第一节 中国社会类视频的量化分析
第二节 旧主题下的中国社会负面形象
第三节 新主题下的多种中国形象
第四节 中国社会形象:新旧主题与立场的交互演绎
第七章 YouTube上最显见的中国人文与地理形象
第一节 YouTube上最显见的中国地理形象
第二节 YouTube上最显见的中国人文形象
第三节 海外华人的视频形象
第四节 中国人文与地理形象:大众娱乐中的对话与对抗
第八章 YouTube视频表征中国的核心范式及话语争夺
第一节 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表征体系
第二节 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表征体系的解构
第三节 核心范式与国际主流媒体传播策略之比较
第九章 结语
第一节 刻板形象的再现与演变
第二节 旧传播秩序的延续与拓展
第三节 新范式下的新形象
第四节 对旧传播格局的改良与反抗
第五节 看得见的手:受众的选择
第六节 看不见的手: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第七节 启示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国内外主流媒体塑造中国形象时所采纳的核心主题及意识形态概念
附录2 国内外主流媒体对中国整体形象的描述
附录3 中国外交类视频中的负面形象
附录4 中国外交类视频中的非负面形象
附录5 中国政府及政治体制类视频中的负面形象
附录6 中国政府及政治体制类视频中的正面形象
附录7 中国政府及政治体制类视频中的其他形象
附录8 中国军事类视频
附录9 中国经济类视频中的负面形象
附录10 中国经济类视频中的正面形象
附录11 中国社会类视频中旧主题下的负面形象
附录12 中国社会类视频中新主题下的多种形象
附录13 中国地理环境类视频
附录14 中国功夫类视频中的文化迷思
附录15 中国人物类视频中的文化迷思
附录16 中国饮食类视频中的文化迷思
附录17 中国异域格调类视频中的文化迷思
附录18 中国民族性格类视频中的文化迷思
附录19 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与进步视频中的文化形象
附录20 中西文化融合类视频中中西文化的对外传播
附录21 中西文化融合类视频中的中国人参与西方文化活动
附录22 中西文化融合类视频中西方文艺形式与中国文化内容的结合(Ⅰ)
附录23 中西文化融合类视频中西方文艺形式与中国文化内容的结合(Ⅱ)
附录24 海外华人文化类视频中中国文化的传播
附录25 海外华人文化类视频中中西融合的特殊文化身份
附录26 海外华人文化类视频中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
附录27 海外华人文化类视频中对刻板印象的另类反抗
参考文献
后记
YouTube网站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和话语构成体,其生产、传播和消费机制如何影响中国形象的塑造?YouTube视频作为一种符号语言,建构着怎样的中国形象、反映了怎样的话语权力的对话或对抗?YouTube平台作为一种国际新媒体,与美国传统主流媒体相比,在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方面存在怎样的延续或革新。
《跨文化传播丛书·新媒体与旧秩序:YouTube上的中国形象》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从文化循环的角度出发,对YouTube样本视频塑造的中国形象展开表征分析。首先,通过对YouTube网站自我表征的分析,考察公司经营和组织机制及技术平台对他者文化形象建构的影响与介入。其次,通过样本视频的相关数据及内容代码分析阐述生产传播者及信源构成,并通过表征符号学及政治学分析,总结样本视频所表征的中国形象,分析该形象建构过程中显现的主要表征范式,阐释各种范式下的表征定型化策略及针对定型化的逆向策略,以此衡量样本视频对中国形象的表征与美国主流媒体话语之间的互动关系。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新媒体与旧秩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跨文化传播丛书 | ||
9787501245963 如需购买下载《新媒体与旧秩序》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新媒体与旧秩序是世界知识出版社于2014.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P393.092 ,D6 的主题关于 国家-形象-研究-中国 ,网站-设计-美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