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0.0
本书分两部分:一、作者关于做人的三篇讲话;二、作者在企业内部的十余篇讲话。在这将古代先哲的教诲融入企业文化。
第一部讲话篇
惜命对生命珍惜的意识
生、死的意识
关注寿命
人生无常中的生存
对持续生存的思考
身体力行好处多
珍惜时间听从天命
“任天”“任运”之精神境界
对生命的深爱
工作观感谢“千辛万苦”之心
职场感受生存的价值
被赋予“天启(天的启示)”时
无我无心的三昧境地
飞向新天地
发现“壶中天”
拓展无限世界的缘分
变换“心的安身之处”
享受工作快乐的境界
感谢“千辛万苦”之心
领导者所应追求的人格魅力
何谓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第一条具备热情
第二条具备诚实
第三条具备使命感
第四条洞悉人情世故
第五条怀有侠义之心
第六条要有感激之心
第七条强运之势
何谓真正的领导者
具备泰然自若的“生死观”
具备坚定的“人生观”
第二部训话篇
以史为鉴泡沫破灭与大通货紧缩
与“后发之利”的斗争在中国加入WTO之际
“改革者的精神”迎接更加严峻的时代吧
“师出有名”与“把握机遇”做出决定的心理准备
“大经济”与“小经济”亚洲成长的背景
“经营者的气质”究竟为何物学习松下哲学
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础清晰的使命感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之时引发美元贬值、欧元升值的主要原因
通货紧缩社会的战略观培养观察经济的眼力
“树立人生之计”锻炼人的方法
得以“活学”东方智慧与日本精神
前言
我们软银金融集团设置了一个被称为“演讲”的场所,这是一个以全体员工为对象的“研究自己”的场所。在这里,员工们以磨炼人品为目的。我在此也谈论一下关于“做人”的问题。
为什么要设置这种研究自己的场所?我想首先解释一下其缘由。
平成11年(1999年)4月,软银集团的管理部门从集团中分离出来,我们即以分出来的55人成立了软银金融公司。
现在,我们的集团企业已有156家,员工总牧达到了1375名,这些员工的大多数都是从其也金融机构跳槽过来的。我们是一家历史很短的企业,员工又是从具有各种企业文化的公司转职而来,我作为集团代表,在考虑到我们集团的特殊性时,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创造独特的“强力企业文化”。
我认为要在坚定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提高归属感、忠诚心、同质性,创造出一种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这对集团各公司持久地成长、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要有这样一种明显区别于其他公司的企业文化,让我们集团的员工能够感觉到“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公司”、“这就是我们公司的做法”,并且让集团以外的人也可以明确地区别出“他们是这样的公司”。这样的企业文化虽然不能说是一种企业行为,但它却表明了公司员工的行动和态度。
所以,我认为全体员工以其企业文化为自豪并能将其继承发扬,这是企业能够持续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那么,考虑应该培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时,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第一,我们集团现在是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产品的企业。
因此,全体员工必须要具备高尚的伦理价值观。
第二,我们集团在金融领域里要做革新者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具魅力的商品。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必须具备敢于向固守传统意识和既得权利的保守体制进行挑战的勇气。
第三,我们集团提倡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努力体现生活意义和工作的意义,互相切磋琢磨,把只有一次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要做好这三个课题,必须具备较高的“精神”和“思想”。
全体员工都应具备这种“精神”和“思想”,形成研究自己的一个团队。
我想,只有员工们都具备了这种较高的精神境界,我们集团才能有别于其他公司,同时我们的员工也学到了先哲的真髓,并将其消化和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当然,通过这个过程,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们的企业文化。
基于这种考虑,我就在集团内部开始了关于“做人”的演讲。
本书把我的三次演讲“惜命”、“工作观”、“领导者”作为第一部;把我对时事的评论及工作方面须注意的要点等一些训话,作为第二部。
第一部不必多说。在第二部中,我将从先哲那里学到的各种教诲介绍给大家。
当然,本人才疏学浅,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自我独创的学术。
可是,因为我经常读书,从先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通过介绍我亲身的感受和经验,我希望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应该如何度过不二人生”的人生课题。
《易经》中有“开物成务”的说法,这也是明治维新改革时经常被引用的一句经典,说的是:国家经世在于育人,即培养一个人使其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
我想,恐怕是因为所有事物在改革时,都要先打开此前的所有闭塞的东西,所以才引用了这个说法。
另一方面,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企业,“培育人才”都是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掌握业务和专业知识这一层次,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还要进行人才的培育。
因此,在集团内的演讲,是把我从先哲那里学到的关于做人的道理以及我亲身的体验和经验,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给各位,使其自发启发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那么,为什么我要把以此为宗旨的演讲,编辑成书出版呢?现在,日本传统的精神正在荒废,为了使我们日本人能够回归和继承这种优良的传统精神,我想应该贡献出我的微薄之力。
日本自古以来,形成了源自于“神道”、“佛教”、“儒学”的国民精神,也即由神道和其后传来的佛教和儒学融会贯通发展而成的精神。
可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神道被当成了邪教,儒学作为封建思想被否定。
即使在明治以后的文明开化之风刮遍日本时,被日本人作为口号而一直坚持的“和魂洋才”精神,在战后也被占领军彻底地排斥了。
如果日本人将经过悠久历史所培育的精神废弃,且不能传承给下一代人的话,这难道不是一场悲剧吗?在明治维新和战后复兴及经济的显著增长中,日本的传统精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在那种没有充分继承日本传统精神的战后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们,能够完成与先人相提并沦的伟业吗?如果再考虑到正在急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更让人不能安心。
我认为,有志者应当为此尽自己的哪怕是极其微薄的力量,所以我出版了本书,务请各位体凉我的心情。在此,对为拙著的付梓给予大力协助的PHP研究所致以深深的谢意。
北尾吉孝为日本著名儒商,一贯推崇“信、义、仁”的经营原则。本书把作者的三次演讲“惜命”、“工作观”、“领导者”作为第一部;把他对时事的评论及工作方面须注意的要点等一些训话,作为第二部。北尾结合其自身的经验,将古代先哲的教诲融入企业文化。 北尾吉孝为日本著名儒商,一贯推崇“信、义、仁”的经营原则,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北尾关于如何做人的三篇讲话,题目分别为珍惜生命、勤奋工作和领导人应具有的素质。第二部分收入了北尾在企业内部的十余篇讲话。在这些讲话中,北尾结合其自身的经验,将古代先哲的教诲融入企业文化。【作者简介】 1951:出生于日本兵库县1974: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同年进入野村证券1978: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1989:任WassersteinPerella董事总经理(伦敦)1991:任野村WassersteinPerella董事1992:任野村证券公司财务服务三部总经理1995:任软银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时任SBI控股株式会社代表董事兼首席执行官SBI控股株式会社是一家综合金融集团,由下面多家经营创新类金融业务的子公司构成,其中包括:从事风险投资的SBI投资有限公司,从事网上证券业务的SBIE※Trode证券有限公司,以及经营35年期固定利率的住宅贷款证券化产品的SBl抵押公司,等等。作者其他著作包括:《从中国古籍获取不可思议的力量》,三笠书房,东京,2005;《价值创造的经营》,东洋经济新报社,东京,1997;《电子金融的挑战》,东洋经济新报社,东京,1999;《电子金融的挑战Ⅱ》,东洋经济新报社,东京,2000;《不变的经营,成长的经营》,PHP研究所刊,东京,2000;《人才培养》,PHP研究所刊,东京,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