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2.0
本书将王鸣盛置于清康雍乾时期广阔的社会、学术背景下,跨越考证学、经学、诸子学、文字学等诸多领域,着重对王氏之《十七史商榷》、《蛾术编》、《尚书后案》等三部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深入、贯通的研究,彰显其学术研究融合精良考证与进步观点、新鲜思想于一体的独特风貌,以丰富的事实和内容纠正了以往学术界将王鸣盛视为单纯考据学家的偏颇看法,不仅内容丰富,且多有突破和创新。同时还与另一位考据大家钱大昕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从更广阔的视角展现乾嘉史家在学术理念及治学方法上的共通性与时代性
序绪论 一 一个需要超越考据局限去认识的乾嘉学者 二 近百年来王鸣盛学术研究概况 三 本书的旨趣和方法第一章 社会学术背景与王鸣盛的治学道路 一 康雍乾时期的社会特点与学术发展的关系 二 学术背景 三 王鸣盛的经历与著述第二章 《十七史商榷》的考证成就与学术价值(上) 一 论汉唐之际政治、经济制度的得失 二 历史地理考证的通识 三 超越考据局限的新视角:地理考辨与探讨政治军事之大势第三章 《十七史商榷》的考证成就与学术价值(下) 一 论汉唐之际的政治与历史人物
序绪论 一 一个需要超越考据局限去认识的乾嘉学者 二 近百年来王鸣盛学术研究概况 三 本书的旨趣和方法第一章 社会学术背景与王鸣盛的治学道路 一 康雍乾时期的社会特点与学术发展的关系 二 学术背景 三 王鸣盛的经历与著述第二章 《十七史商榷》的考证成就与学术价值(上) 一 论汉唐之际政治、经济制度的得失 二 历史地理考证的通识 三 超越考据局限的新视角:地理考辨与探讨政治军事之大势第三章 《十七史商榷》的考证成就与学术价值(下) 一 论汉唐之际的政治与历史人物 二 历史撰述的批判与总结 三 透过历史著作外在形式的探索:史家思想的发掘与历史著述功能之探讨第四章 子学代表作——《蛾术编》 一 典章制度考辨的进一步拓展 二 历史地理考证的深化 三 小学领域考证的积极成果 四 学术史的贯通研究第五章 经学领域的创获:王鸣盛的《尚书》学研究(上) 一 乾嘉以前学者对《古文尚书》的考辨 二 王鸣盛辨晚出《古文尚书》及孔《传》之伪 三 今、古文《尚书》篇章及传承之考辨第六章 经学领域的创获:王鸣盛的《尚书》学研究(下) 一 《尚书》二十九篇研究的再深入 二 经今、古文之辨析及对今文家说的采纳 三 历史考据法的运用与经文考辨的新发展第七章 王鸣盛的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 一 多学科运用的指导思想 二 学术思想的精髓 三 治学方法的特点与不足第八章 钱大昕与王鸣盛:乾嘉历史考证学的倡导者与奠基人 一 乾嘉学术思想的倡导者 二 历史考证领域的双峰并峙 三 时代的特点与历史的趋向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本书联系清康雍乾时期广阔的社会、学术背景,跨越考证学、经学、地理学和文字学等诸多领域,对王鸣盛的学术渊源及治学特点、历史观点及经学见解、史学思想及历史考证,作深入的开掘和现代的审视,凸显他学术研究包含近代科学精神及进步观点、新鲜思想于一炉的独特风貌,以丰富的事实纠正以往学术界将其视为单纯考据学家的偏颇认识。不仅内容丰富翔实,且新见迭出,多发人所未发。本书还将王鸣盛与另一位考据大师钱大昕作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从广阔的视角彰显乾嘉学人在学术理念及治学方法上的共通性与时代性。全书结构严谨,脉络有序,文风平实,叙述流畅,深入浅出,对全面认识乾嘉历史考证学的学术内涵和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鸣盛学术研究》一书联系清康雍乾时期广阔的社会、学术背景,跨越考证学、经学、地理学和文字学等诸多领域,对王鸣盛的学术渊源及治学特点、历史观点及经学见解、史学思想及历史考证,作深入的开掘和现代的审视,凸显他学术研究包含近代科学精神及进步观点、新鲜思想于一炉的独特风貌,以丰富的事实纠正以往学术界将其视为单纯考据学家的偏颇认识。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王鸣盛学术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0475972 如需购买下载《王鸣盛学术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 |
王鸣盛学术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49.9 的主题关于 王鸣盛(1722~1797)-学术思想-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