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封面图

软件工程

邓良松等, 编著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4

定价:22.0

书籍简介:

本书讲述软件工程的有关知识。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软件工程的产生

1.1.1 软件的特点

1.1.2 软件生产的发展

1.1.3 软件危机

1.1.4 软件工程

1.2 软件工程的过程和软件生存周期

1.2.1 软件工程的确过程

1.2.2 软件生存周期

1.3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1.3.1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的概念

1.3.2 瀑布模型

1.3.3 增量模型

1.3.4 螺旋模型

1.3.5 喷泉模型

第1章  绪论

1.1  软件工程的产生

1.1.1  软件的特点

1.1.2  软件生产的发展

1.1.3  软件危机

1.1.4  软件工程

1.2  软件工程的过程和软件生存周期

1.2.1  软件工程的确过程

1.2.2  软件生存周期

1.3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1.3.1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的概念

1.3.2  瀑布模型

1.3.3  增量模型

1.3.4  螺旋模型

1.3.5  喷泉模型

1.3.6  基于知识的模型

1.3.7  变换模型

1.3.8  统一过程

1.4  软件开发方法

1.4.1  结构化方法

1.4.2  Jackson方法

1.4.3  维也纳开发方法(VDM)

1.4.4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1.5  软件开发工具

1.6  小结

第2章  软件要求定义

2.1  可行性研究

2.1.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2.1.2  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步骤

2.1.3  系统流程图

2.1.4  成本——效益分析

2.1.5  可行性研究的文档

2.2  项目开发计划

2.3  软件需求分析

2.3.1  需求分析的特点

2.3.2  需求分析的原则

2.3.3  需求分析的任务

2.3.4  需求分析的方法

2.3.5  需求分析的文档

2.4  IDEF方法

2.4.1  IDEF0的图形表示

2.4.2  建立功能模型的基本方法

2.4.3  IDEF0方法的特点

2.5  小结

第3章  软件设计

3.1  软件概要设计概述

3.1.1  概要设计基本任务

3.1.2  软件概要设计文档

3.2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3.2.1  模块化

3.2.2  抽象

3.2.3  信息隐蔽

3.2.4  模块独立性

3.3  软件结构准则

3.3.1  软件结构图

3.3.2  软件结构设计优化准则

3.3.3  表示软件结构的HIPO图

3.4  基于IDEF0图的设计方法

3.5  软件详细设计

3.5.1  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

3.5.2  详细设计方法

3.6  软件详细设计表示法

3.6.1  程序流程图

3.6.2  PAD图

3.6.3  过程设计语言

3.7  小结

第4章  软件编码

4.1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征及选择

4.1.1  程序设计语言特性

4.1.2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4.2  程序设计风格

4.3  小结

第5章  软件测试

5.1  软件测试概述

5.1.1  软件测试的目的

5.1.2  软件测试的原则

5.2  测试方法

5.2.1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5.2.2  黑盒测试法与白盒测试法

5.3  测试用例的设计

5.3.1  白盒技术

5.3.2  黑盒技术

5.4  测试过程

5.4.1  软件测试过程中的信息

5.4.2  软件测试的步骤及与各开发阶段的关系

5.4.3  单元测试

5.4.4  集成测试

5.4.5  确认测试

5.5  调试

5.5.1  调试的目的

5.5.2  调试技术

5.6  小结

第6章  软件维护

6.1  软件维护的内容

6.2  软件维护的特点

6.2.1  非结构化维护和结构化维护

6.2.2  维护的困难性

6.2.3  软件维护的费用

6.3  软件维护的实施

6.3.1  维护的组织

6.3.2  维护的流程

6.3.3  维护技术

6.3.4  维护的副作用

6.4  软件可维护性

6.4.1  可维护性定义

6.4.2  可维护性的度量

6.4.3  提高可维护性的方法

6.5  小结

第7章  增量模型

7.1  概述

7.1.1  瀑布模型的局限性

7.1.2  增量模型的基本思想

7.1.3  增量模型的分类

7.2  渐增模型

7.2.1  增量构造模型

7.2.2  演化提交模型

7.3  快速原型模型

7.3.1  基本思想

7.3.2  快速原型模型表示

7.3.3  原型开发过程

7.4  快速原型的开发技术和开发环境

7.5  增量模型的评价

7.6  小结

第8章  结构化方法

8.1  概述

8.2  结构化分析

8.2.1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

8.2.2  描述工具

8.2.3  SA分析步骤

8.3  数据流图

8.3.1  基本图形符号

8.3.2  画数据流图

8.3.3  SA方法的应用

8.4  数据字典

8.4.1  数据字典的内容及格式

8.4.2  数据字典的实现

8.5  加工逻辑的描述

8.5.1  结构化语言

8.5.2  判定表

8.5.3  判定树

8.6  结构化设计

8.6.1  数据流图的类型

8.6.2  设计过程

8.6.3  变换分析设计

8.6.4  事务分析设计

8.6.5  综合型数据流图与分层数据流图映射成软件结构的设计

8.6.6  SD方法应用示例

8.6.7  设计的后处理

8.7  小结

第9章  面向对象基础

9.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9.1.1  Simula语言

9.1.2  Smalltalk语言

9.1.3  Eiffel语言

9.1.4  C++语言

9.1.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9.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模式

9.2.1  软件能力面临的问题

9.2.2  程序设计基本模式

9.2.3  程序设计模式的转换

9.2.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模式的机制

9.3  面向对象的概念

9.3.1  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

9.3.2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9.3.3  面向对象的特征

9.3.4  面向对象的要素

9.4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9.4.1  面向对象方法的形成

9.4.2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9.5  小结

第10章  面向对象的Coad方法

10.1  Coad方法概述

10.1.1  术语

10.1.2  控制复杂性原则

10.1.3  开发多层次多组元的模型

10.1.4  定义及符号表示

10.2  面向对象的分析

10.2.1  面向对象分析概述

10.2.2  对象的认定

10.2.3  结构的认定

10.2.4  认定主题

10.2.5  定义属性

10.2.6  定义服务

10.2.7  对象的规格说明

10.2.8  应用示例

10.3  面向对象的设计

10.3.1  面向对象设计的目标

10.3.2  设计问题域组元

10.3.3  设计人机交互组元

10.3.4  设计任务管理组元

10.3.5  设计数据管理组元

10.4  小结

第11章  面向对象的OMT方法

11.1  OMT方法概述

11.1.1  OMT方法学

11.1.2  系统分析

11.1.3  系统设计

11.1.4  对象设计

11.2  建模概念

11.2.1  对象模型

11.2.2  动态模型

11.2.3  功能模型

11.3  系统分析

11.3.1  系统分析概述

11.3.2  问题陈述

11.3.3  建立对象模型

11.3.4  建立动态模型

11.3.5  建立功能模型

11.4  系统设计

11.4.1  系统设计过程

11.4.2  系统结构的一般框架

11.4.3  银行网络系统结构

11.5  对象设计

11.5.1  对象设计概述

11.5.2  3种模型的结合

11.5.3  算法设计

11.5.4  优化设计

11.5.5  控制的实现

11.5.6  调整继承

11.5.7  关联的设计

11.6  小结

第12章  统一建模语言UML

12.1  UML概述

12.1.1  UML的形成

12.1.2  UML的主要内容

12.1.3  UML用于软件的开发

12.1.4  UML的特点

12.2  通用模型元素

12.2.1  模型元素

12.2.2  约束

12.2.3  依赖关系

12.2.4  细化

12.2.5  注释

12.3  用例模型

12.3.1  用例图

12.3.2  画用例图

12.3.3  用例图的示例

12.4  静态模型

12.4.1  类图

12.4.2  对象图

12.4.3  包图

12.5  动态模型

12.5.1  状态图

12.5.2  活动图

12.5.3  顺序图

12.5.4  协作图

12.6  实现模型

12.6.1  构件图

12.6.2  配置图

12.7  小结

第13章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13.1  统一过程概述

13.1.1  统一过程的形成

13.1.2  统一过程的特点

13.1.3  统一过程的要素

13.2  统一过程的开发模式

13.2.1  统一过程的框架

13.2.2  统一过程的阶段

13.2.3  统一过程的迭代

13.2.4  统一过程的工作流

13.3  统一过程的模型

13.3.1  模型概述

13.3.2  主要模型

13.3.3  模型之间的关系

13.4  用例驱动

13.4.1  用例的作用

13.4.2  建立用例模型

13.4.3  创建分析模型

13.4.4  设计和实现模型的建立

13.4.5  用例的测试

13.5  构架

13.5.1  构架概述

13.5.2  构架的重要性

13.5.3  建立构架

13.5.4  构架描述

13.6  迭代和增量

13.6.1  迭代和增量概述

13.6.2  迭代和增量的重要性

13.6.3  通用迭代过程

13.6.4  迭代的核心工作流

13.6.5  迭代和增量开发过程

13.7  小结

第14章  软件质量的评价和保证

14.1  软件质量概述

14.1.1  软件质量的定义

14.1.2  软件质量的度量和评价

14.1.3  软件质量的保证

14.2  质量度量模型

14.2.1  McCall 质量度量模型

14.2.2  ISO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

14.3  软件复杂性

14.3.1  软件复杂性的基本概念

14.3.2  软件复杂性的度量方法

14.4  软件可靠性

14.4.1  软件可靠性定义

14.4.2  软件可靠性指标

14.4.3  软件可靠性模型

14.5  软件评审

14.5.1  设计质量的评审内容

14.5.2  程序质量的评审内容

14.6  软件容错技术

14.6.1  容错软件定义

14.6.2  容错的一般方法

14.6.3  容错软件的设计过程

14.7  小结

第15章  软件工程管理技术

15.1  软件工程管理概述

15.1.1  软件产品的特点

15.1.2  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5.1.3  软件工程管理的内容

15.2  软件项目计划

15.2.1  软件项目计划概念

15.2.2  软件项目计划内容

15.2.3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

15.2.4  软件项目进度安排

15.2.5  软件质量控制

15.3  软件配置管理

15.3.1  基线

15.3.2  软件配置项

15.3.3  版本控制

15.3.4  变更控制

15.4  软件工程标准化与软件文档

15.4.1  软件工程标准化的定义

15.4.2  软件工程标准化的意义

15.4.3  软件工程标准的层次

15.4.4  文档的作用与分类

15.5  小结

第16章  软件工程环境

16.1  软件开发环境

16.1.1  软件开发环境概述

16.1.2  软件开发环境的分类

16.2  软件工具

16.3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16.3.1  CASE定义

16.3.2  CASE分类

16.3.3  CASE的集成

16.3.4  CASE生存期

16.3.5  CASE工作台

16.4  小结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软件工程的瀑布模型、增量模型、统一过程、结构化方法、Jackson方法及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全书共16章,概述了软件工程、各种生存周期模型和开发方法,详细介绍了软件工程的瀑布模型各阶段的目标、任务、步骤、方法、技术和文档, 并介绍了增量模型、结构化方法、Jackson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以及软件工程的质量评价和保证、项目管理技术、环境等。全书从方法学角度出发,对生存周期模型和开发方法进行阐述,说明其基本思想、表示方法、工作流程,并进行评价和比较。本书内容紧凑,深入浅出,注意结合实例。?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软件工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新世纪计算机类本科系列教材
9787560609249
如需购买下载《软件工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西安出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版次2版印次7
定价(元)2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98 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软件工程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04.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P311.5 的主题关于 软件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