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本书以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为核心,融合了作者多年来在心理治疗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际经验,并辅以对中国传统智慧的透彻理解,为普通人提供了一副身心灵治愈和成长的地图。
前言
第一部我是谁
一我是我,还是我的形象?
你了解自己吗?
案例1:分裂的身心
案例2:我是我的陌生人
二不想长大综合症
某某人让我来
案例3:退行性行为
攻击性需求
案例4:天国的父亲
三生命里“未能完成的”
人为何秉性难移?
案例5:将女儿“投射”成自己
案例6:将情人“投射”成罪犯
“未完成事件”
丧失察觉与逃避
四被丢掉的“我”
案例7:创业的女强人
投射
内射
敏感递减
五重塑自我
省察童年经验
误区一:一定要责备
误区二:代理父亲,代理母亲
误区三:我只想看见你快乐
误区四:自我实现的预言
误区五:被强加的“核心信念”
误区六:再赚一把
心灵的水池
案例8:找出“本来的我”
重楚你的内在
第二部整合之道
一身心分裂
片断化的人
我了解我的身体吗?
“暴露一切”的身体
比窦娥还冤的脖子
“见不得人”的后面
二身心合一
“身心整合”疗法
案例9:体内的“黑洞”
心创造你的身体
超越极限,以痛为师
逐级开发人体的脉轮
案例10:“越级”修行的弊病
呼吸与能量启动
冥想与能量释放
整合与完全接纳
阴阳和谐之道
三生命“完形”的技巧
优胜者与劣败者
案例11:永远不败的“劣败者”
空椅法
心理剧
案例12:错位的家庭关系
梦境解析
改变的吊诡
四我爱我家
超越完形
你属于你,也属于你的家庭
案例13:无意识的家族认同
家庭系统排列
超越“孩子的爱”
家庭内部的“优胜者”和“劣败者”
疗愈幼年创伤
第三部完整的生命
一你会爱自己吗?
你真的愿意吗?
经常肯定
做个勇敢诚实的人
二活在当下,保持察觉
当下是唯一实存
全然接纳,不去控制
案例14:破除自我防卫系统
风的察觉
心察觉心
无我的修行
三跳脱轮回,日新又新
当下的轮回
改变则通达
水井的情怀
生命的渴求
永远的再开始
四慢下来,直接体验
反复是道
生命是过程
互即互入
尊重生命
止观双运
五禅定与高峰经验
高峰经验
世俗化的禅定
调息入定
六转识成智
穿越
真实满足需求
转识成智
烦恼即菩提
前言
(一)
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拥有远比过去多得多的东西。然而,奇怪的是我们却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我们和自己渐行渐远,似乎离自己最近,然而事实上却那么遥远
面对自己真实的心灵,是如此的困难:
你是谁?
你快乐吗?
你对自己了解吗?
你有什么感觉?
你对自己满意吗?
你喜欢自己的形象吗?
你的习惯让你很难受吗?
现在的你是你自己的样子,还是别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就“我就是我自己”这个存在性意义而言,一个成年人真正“应该”的,是在每一个当下全然地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真实自我),并真实地面对生活以及为此负起责任。我们之所以出现身体、心理、灵性的各种问题,甚至扭曲了本来的人格,并不是因为我们天生就是如此更多的影响来自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原生家庭。
我们随时都在怨恨和报复,也随时在热爱和宽恕中。当我们还没有学会正确地运用心灵的力量的时候,问题接踵而来。然而,一旦我们学会正视、接纳、包容自我的全部,并看清楚自我之所以如此的根源,我们就能超越自我。
只有察觉和接受真实的自我,你才能够“自我支持”,随顺自己的生命潮流,自然地成长并且把握人生。心理学或者信仰可以帮助你开启智慧之门,可以为你铺平心灵成长之路。但是,如果你不打算接受你的全部,没有解决身心问题的真正诚意,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你。
当你用全身心的爱来回应自己时,你才能回应他人,你也就自然而然地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幸福与意义所在。
这些,正是本书第一部分要与大家讨论的。
(二)
我自幼学习《易经》,是传统文化的坚决拥护者,后来又醉心于现代心理学。我尝试融合《易经》、禅、现代心理学等不同的思维角度,通过各种修行方法来探索生命中最根本的问题:
人是什么?
幸福怎样才能达到?
生命可以自我发展到何种境界?
如何才能有效提升生命的品质?
如何才能让心灵远离烦恼痛苦?
十多年的心灵成长经历,使我深信:你学会看重自己,热爱自己,生命就有了意义,于是命运也由自己来掌握了。几年来的心理咨询与培训经验,也让我了解到,这些方法对追求心灵成长的人是多么适合和有效。它们都是我个人亲自验证以后,才运用和指导他人的,所以并不只是概念或者理论。
我个人期望本书既能提供关于身心灵成长的普及知识,又能对读者的心灵探索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面对和宇宙一样深远广阔的心灵,我们需要根本的谦虚态度,也需要各种有效的方法,以便深入探索身体、心理、灵性的各个层面。这些经验,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将与大家共同分享。
(三)
一位主教的船,被困在一座人迹罕至的小岛,他决定善用这一天。
于是,他在海边遇到三个补网的渔夫。
渔夫们以不流利的英语,告诉他这个岛上的人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成为基督徒,他们自豪地说:“我们是基督徒呢!”
主教感动之余,问三个渔夫:“那你们知道主的祈祷文吗?”
“我们不曾听过。”渔夫们老老实实地回答。
“那你们如何祷告呢?”主教相当惊讶。
渔夫们告诉他:“我们抬头望着天说:‘我们是三个人,您也是三位一体,请怜悯我们吧!”
主教被这怪异的祈祷文吓了一大跳,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祈祷文。
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教导他们如何真正地祷告,便很开心地离开了小岛。
几个月后,主教的船又经过小岛。
他忽然感到一阵喜悦自心中升起,想到三个渔夫现在能够真正祷告,必定非常感谢他当时的耐心教导。
正这么想着,忽然东方出现一道光芒,直向船身逼近。接着,主教竟然看见三个人在水面上行走。
船长于是下令停船,船上每个人都围在栏杆旁,对这异象目瞪口呆。直到这三个人靠近,主教才认出他们就是那三个渔夫。
他们叫着:“主教先生,我们听说您的船会经过附近,就赶快来找您!”
“发生了什么事?”惊讶之余,主教心生敬畏地问。
“实在很抱歉,我们忘了您教的祈祷文,只会说‘天上的父啊!奉主耶稣之名’,其他都忘光了。请再教我们一次祈祷文好吗?”
主教谦逊地说:“我的朋友们,回家去吧!以后祷告还是说你们原来的‘我们是三个人,您也是三位一体,请怜悯我们吧’!”
心灵的伟大,不在于我们改变了世界多少,而在于我们对自己的基本信念。我们认定自己是什么人,结果我们将变成那样的人。
我们认定自己是什么人,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形诸表面的部分事实上,更有力量的是我们内在的部分那些隐藏的、我们往往回避和否认的部分。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一个温柔的角落,这里隐藏着理解、宽容和爱。这诸多人性的美德,就隐藏在我们一直回避和否认的地方就像圣徒隐藏在荒岛上,就像金子隐藏在金矿中,就像森林隐藏在种子中。
问题只在于,我们能不能面对,能不能真正接纳自我的另一面。我们能不能进入那个角落,注视一下长久以来我们避开和否认、一味打压的那个“我”呢?我们能不能掬起内心的温柔,感动自己,也感动世界?
当你掬起这捧温柔,遵循正确的技巧,将那个部分整合进自己的内在,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健康的自我。完形治疗之父皮尔斯(FrederickS.Peds)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出这样充满欣喜、令人耳目一新的健康的自我:
在(健康的)自我拥有可资运用的力量时,他确实不再会有固定的安全感。他也许会有一种随时随地准备好的感觉:接受惊喜的发生,对于可改变的现实有某种执著的乐观主义,从不停止探索或是感到厌倦……
生命的圆满并非诞生自不真实的操控,例如控制他人与环境,而是诞生自真实的自我实现。
拥有健康的自我,你必然会收获圆满的生命、幸福的人生。健康的自我应具备这样一些心灵的品质:
活在当下;保持察觉;耐心有恒;自觉改变。
这正是本书第三部分要重点与大家讨论的。
分裂,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我们随时都在怨恨和报复,也随时在热爱和宽恕中。当我们还没有学会正确地运用心灵的力量的时候,问题接踵而来。然而,一旦我们学会正视、接纳、包容自我的全部,并看清楚自我之所以如此的根源,我们就能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圆满。 以身心灵整合为架构,融合完形心理疗法、易经、禅、瑜伽等智慧解读,中国本土语境中的身心灵居蒙力作! 作为成年人,我们唯有察觉和接受真实的自我,才能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负起责任。随顺生命的湖流,自然地成长并且把握人生。《活出完整的生命》的重点即在于探索我们生命的根源童年经验、“自我”的形成、生命里的“未完成事件”,通过作者十多年来在心理咨询及修行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际经验,并辅以易经、禅、瑜伽等智慧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身心灵疗愈和成长的入门地图。 书中介绍有各种实用的自我治疗及修行方法,并配合大量翔实的咨询与治疗个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堪称为在中国本土语境中的身心灵启蒙力作。【作者简介】 陈阳,自幼习《易》,继承家学,酷爱传统文化,浸淫《易经》二十多年,始有所得。及长,师从四川成都文殊院释宽霖大和尚,先后受教于多位高僧大德,潜心修行一二年。后远赴海外求学,于二○○六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陈阳博士多年来专注于对中国传统智慧的整理与研究,并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及团体治疗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实务经验。他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明的智慧与适合现代人的西方心理学疗愈,万法熔于一炉,发展出适合中国人的身心灵成长之道。已出版著作有《和佛陀一起去修行》,《易理乾坤》《呼吸之间:李谨伯论静坐与修道》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活出完整的生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7092889 《活出完整的生命》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深圳 | 出版单位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美) 弗兰克尔, 著
(美) 维克多·E.弗兰克尔 (Viktor E. Frankl) , 著
(美) 维克多·E.弗兰克尔 (Viktor. E. Frankl) , 著
(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英) 史匹桑诺 (Spezzano,C.) , 著
(德) 海灵格 (Hellinger,B.) , 著
苏绚慧, 著
(奥) 维克多·弗兰克尔, 著
徐敬东, 周煊,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