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小说十九讲
老舍小说十九讲封面图

老舍小说十九讲

吴小美, 著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通过对老舍十九篇短篇经典的精读,深度挖掘老舍小说的艺术神韵。为我们零距离触摸作家灵魂,提供了一条便捷可靠的通道。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讲散文诗化的抒情小说

《大悲寺外》品读

第二讲声情并茂的讽刺喜剧

《马裤先生》品读

第三讲融会象征主义和意识流手法的作品

《微神》品读

第四讲大杂院底层人物的命运悲剧

《柳家大院》品读

第五讲看似闹剧,实为悲剧

《抱孙》品读

第六讲老舍笔下的革命者

《黑白李》品读

第七讲含泪的幽默

《眼镜》品读

第八讲神形毕肖的心理描写

《上任》品读

第九讲令人难忘的悍妇形象

《柳屯的》品读

第十讲一个“新派”的伪善者

《善人》品读

第十一讲历史前进了,道德就后退?

《老字号》品读

第十二讲“东方大梦没法子不醒”

《断魂枪》品读

第十三讲“没办法”就是最好的混法

《听来的故事》品读-

第十四讲一个大学生的内心隐痛

《新韩穆烈德》品读

第十五讲“让魔鬼回到地狱中去”

《哀启》品读

第十六讲荒诞悲凉的五个生活横断面

《“火”车》品读

第十七讲一个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

《兔》品读

第十八讲城虽沦陷,人心未死

《人同此心》品读

第十九讲向人性的辩证法深度开掘

《不说谎的人》品读

前言

我读老舍,研究老舍,走进他的文学世界,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学习体验了。二十多年中,写过几本书,若干篇论文,但基本上是在关注他的长篇作品,以及若干综合性的课题。在读与写的过程中,也常常环顾老舍研究的“左邻右舍”领域,特别是我一直钟情的鲁迅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文化传播研究等领域。一方面感到老舍研究已不再年轻,很有一点后来者居上的势头;一方面又开始焦虑于这些年来整个文学研究领域也在取“上升”势头的“泛化”研究趋向。加以我是个高校教师,目睹学子包括研究生,竟越来越远离作品文本,甚至对长久以来被我们这些“老字号”奉为经典的文本,也取可读可不读的态度了。要写学位论文或读书报告时,网上有取之不尽的“资源”,何必品读原作?!对古人的名言“话中须有我,眼底可无书”,作了完全错误的理解。洋洋洒洒,花里胡哨的文章和言说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却不得要领。幸而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文学研究需要有个“瘦身运动”了,我很有共鸣。于是想到这些时弊形成的原因多样,但联系个中重要的一端,是缺少对文学精品的细读。联系自己在老舍研究中走过的路,长期以来对他的短篇小说虽然也写过宏观研究的文章,但对其中的一篇一篇,作过像对他的鸿篇巨制那样的关注和解剖吗?居然没有!一想他的短篇,涌向心头的只是《老字号》、《断魂枪》、《黑白李》等数得出的,少得可怜的篇章。于是我下定决心,对他的短篇一篇不漏,沉下心来细细品读。读的结果,使我吃惊,令我汗颜!

一篇一篇地读下来,再精中取精,选出了如今的十九篇。老舍是在他写作了一批长篇小说之后的30年代,才开始大写短篇小说的,这和中国许多现代作家正好相反。他一再自谦地宣称“我的才力不长于写短篇”,这话本身包含的正是老舍对短篇小说艺术的绝对自觉和极端尊崇。因为在他看来,短篇小说“非有极好的天才与极丰富的经验不能做到”(见《文学概论讲义》,《老舍文集》15卷)。又说短篇小说“最需要技巧,它差不多是仗着技巧而成为独立的一个体裁”,所以“短篇非要见好,非拼命去作不可”(见《我怎样写短篇小说》,《老舍文集》15卷)。我自己一篇篇读下来,真体味到读他的短篇,是需要“品”的。它们使你时而宁静,时而震撼,时而击节,时而深思,但都要通过品读(有时甚至可以朗读)去消化咀嚼。他的自谦,或者是一种错位,只要你既读且品,就会品出它们的扎实、有力、厚重;而且情节展开的潮起潮落,张弛有度,篇篇各异,绝无雷同,包括具体的技法,的确是大师级的。同时让我们看出的是,老舍和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相似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有一副手笔,而是有两副以上的多副手笔,随需要而运用裕如。值得注意的是,老舍创作这些短篇小说的高峰时期,正是当时中国的左翼文坛对他不够理解,不能容纳的30年代。老舍当时既郁闷又很坦然。他努力发挥自己的强项,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以艺术技巧的精工去弥补当时左翼文坛的不足。这些小说写得很费力,但不露斧痕。他手法巧妙,笔墨经济,环环相套,丝丝入扣。其中蕴藏的浓情淡写,真是成熟了的老舍的独步。

在品读老舍短篇小说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浑然天成的“中国智慧”,这往往体现于幽默、讽刺、荒诞、滑稽的老舍式的结合中。在他那里,幽默多于讽刺,不论是幽默或讽刺,往往与调侃、揶揄甚至怪诞浑然天成,挥洒自如。小说中思想内涵和艺术品位兼具,是作家的生活阅历和创作实践锤炼出来的,而不是刻意模仿所能达到的。小说中蕴涵的人生哲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每个读者深思和汲取。尤其令我叹服的是,在读他的长篇小说时更多的是用现实主义方法加以诠释;但在读他的短篇小说时,会感到现实主义不够了,而必须用新浪漫主义、用象征主义,并借用心理学的帮助,才能诠释其中的艺术色彩,诠释生命,诠释老舍在长篇中极少出现的神秘色彩和意识流手法。我们会惊讶老舍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那么早使用过意识流手法的作家,由此更可证明我们一再强调的优秀作家掌握着多副笔墨的问题。

优中选优,需要割爱,实在不易。我在品和选的过程中,特别关注了一些长期以来未受国内研究者关注,但确实是内涵丰厚、哲理深广,并兼有现实意义的小说,如《眼镜》、《不说谎的人》等,我着意选人,细细品读,以弥补久被遗忘的损失。不可免(而不是从俗)的是,我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的确是得到了一些同行、朋友、学生的帮助,是不能不感谢的。如老舍先生的长女舒济(几乎是和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妹子,即使相距不到一天,她也得叫我“姐”);又如我的“大兄弟”、同行学者关纪新,在频繁的通电话(有时是长途)和面谈中,他们给过我那么多的启发帮助。与老妹子舒济,甚至因某些小说、某些史实、某些原型的讨论,我们会在电话的两端认真地动了感情!

可以承认这并不是一件比写大块论文更容易的工作。不但要探究、深挖、细品,还要有相关的中外文学史常识的铺垫,要有相应的理论功底及艺术触角的支撑,这只有请读者评说了。不能忘的是我的“老学生”魏韶华,远在青岛,不但用电话和短信与我沟通,还替我找过青岛的老年人,调查诸如“虾仁”、“××棒子”所指。

一般说来,能出书总是应该感激出版社的,我照例也常如此。我激赏漓江出版社的雄强开放,也感谢我的学生,《新周刊》的执行总编封新域的力荐,该刊谭山山小友的穿针引线……这里不仅有感谢,而且更有感动。我这本小书,该说是一个“集体创作”了。

内容摘要:

  老舍多以城市平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他能纯熟地驾驭语言,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人物性格独特鲜明,细节真实,再加之文笔讽刺幽默,诙谐轻松,因而作品深受人民喜爱,成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语言艺术大师。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宽广,各具特色,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本书通过对老舍十九篇短篇经典的精读,深度挖掘老舍小说的艺术神韵。为我们零距离触摸作家灵魂,提供了一条便捷可靠的通道。  现代文学大师老舍先生一生创作800万字的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充满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他以力透纸背的语言,令人捧腹的幽默,为现代中国树起了一座文学丰碑。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宽广,各具特色,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精读老舍作品,是理解老舍最可靠的方式  鲁迅的讽刺多于幽默,老舍则幽默多于讽刺,《马裤先生》则是二者并重的小说极品。  《微神》刻印着作家老舍一段纯真而酸楚的初恋体验。  “怕写女人”的老舍创作《柳屯的》,成功塑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泼妇形象。  品读《老字号》和《断魂枪》,我们能读出老舍对历史前行大潮中道德失落的感喟。  ……  本书通过对老舍十九篇短篇经典的精读,深度挖掘老舍小说的艺术神韵。为我们零距离触摸作家灵魂,提供了一条便捷可靠的通道。【作者简介】  江西临川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现任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甘肃省作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鲁迅研究、老舍研究、中外文学文化关系研究;同时从事文化传播学研究、美术研究、影视研究。出版与老舍相关的专著《老舍小说世界与东西方文化》、《老舍与中国革命》、《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前者获国家社科二等奖,后两者为国家项目。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老舍研究论文二十多篇。并三次参与部(教育部)颁教材的编定工作。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获国务院嘉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老舍小说十九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0745455
《老舍小说十九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桂林出版单位漓江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264 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老舍小说十九讲是漓江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42 的主题关于 老舍(1899~1966)-小说-文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