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8.0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信息消费超过了食物消费,人类从物质人、生物人、社会人嬗变到了信息人。生物人和社会人的教育是一个简单传承过程,信息人的教育是一个信息作用的复杂动力学过程,由于从微观到宏观的自由度缩并,动力学过程用宏观的动力学方法研究比心理学方法更加有效。本书在势科学理论提供的信息动力学基础上,逻辑地给出“素质”的科学定义,利用非线性科学理论和数学群论思想和方法,揭示了信息人教育的根本动力是营造信息势,信息势达到某种临界值,思维系统发生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从而衍生出各种素质、创新和风险。信息势在一定层次上的演化作用产生对称及泛对称,形成素质泛群、组织泛群和社会泛群,实现素质和谐、组织和谐及社会和谐。从而在逻辑层面上将宇宙、社会、科学、艺术统一起来。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人类本性的嬗变——从物质人到信息人
第二节 科学的分化与整合——从科学到势科学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势概念的历史渊源、逻辑定义及势科学原理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的势感悟
第二节 自然科学中的势概念
第三节 势概念的逻辑定义
第四节 势科学原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势科学视域中的“理性信息人”假设
第一节 六维信息人与六维信息势
第二节 信息人假设的科学基础
第三节 信息势测度的复空间表达和张量求解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信息人社会的现代生存机制
第一节 信息人的生存机制
第二节 信息人的确定性
第三节 信息人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信息人社会的信息作用机制
第一节 信息作用的时空特性
第二节 信息作用的力学规律
第三节 信息作用的内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势科学理论的普适性
第一节 科学技术势
第二节 文学艺术势
第三节 经济管理势
第四节 情感宗教势
第五节 教育文化势
第六节 信息量与信息势
第七节 势科学理论的普适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势科学视域中的人才素质——信息人成长的动力学机制
第一节 教育学理论逻辑缺失的误导和风险及变革与重建
第二节 素质概念的逻辑定义及人才素质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素质形成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学习素质的信息势基础和逻辑本质
第五节 个性化形成的作用机制
第六节 感性与理性的彰显与互动是信息人成长的根本动力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势科学视域中的创新机制——信息人创新的动力学机制
第一节 创新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创新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学习创新的动力学机制
第五节 教育创新的有效路径
第六节 知识创新的互动机制
第七节 方法创新的内在逻辑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势科学视域中的和谐机制与和谐素质——素质和谐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势与对称
第二节 势与群及和谐机制
第三节 信息人和谐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素质和谐的理论模型
第五节 情感势作为和谐素质恒等元教育的历史溯源
第六节 群论及社会群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势科学视域中的宇宙和社会及科学与艺术的统一——通识性教育的逻辑基础
第一节 美的科学定义
第二节 宇宙和社会及科学与艺术统一的逻辑基础
第三节 宇宙和社会及科学与艺术统一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势科学视域中的集约型教育——对称化教育
第一节 集约型教育的概念意义、时代背景及逻辑基础
第二节 集约型教育的可行性
第三节 集约型教育的有效路径——对称化教育
第四节 集约型教育的案例分析
第五节 集约型教育与人才和谐成长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后记
人才成长和教育过程是一个信息作用的动力学过程,信息人教育学即新人类教育学。
《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作者李德昌)以势科学与信息人理论为基础,研究教育过程中信息作用的内在规律,揭示素质、创新、和谐等概念的科学内涵与形成机制,阐述人才成长和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旨在为现代教育理论开辟、重建科学化的研究路径,为教育改革和教育评价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原则,为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南。
《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适合从事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学者、大学教师阅读,也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课程及通识性教育课程的参考读物,供各大学各专业学生兴趣阅读。
《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从理性信息人假设开始,追溯到人类情志的生成机制,从而在“感性”与“理性”的互动彰显中研究了人才成长即现代教育的内在规律,提出了“信息量最大作用量最小”的集约型教育即对称化教育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