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5.0
本书属于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著。陕西关中大地特定的自然人文空间孕育出独特的关中皮影,由于受不同的地理、文化、方言、民俗等影响,产生了多种皮影声腔流派,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主要有华县皮影戏(碗碗腔)、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秦腔(借用大戏的)等。
第一章 关中皮影的生存空间与流变分布
第一节 关中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环境与民俗戏曲传统
第二节 关中皮影戏的渊源流布与地位影响
第二章 关中皮影戏的声腔种类与流布
第一节 老腔
第二节 碗碗腔
第三节 阿官腔
第四节 弦板腔
第五节 灯盏头碗碗腔
第六节 秦腔
第三章 关中皮影戏的班社组织及代表性传承人
第一节 关中皮影戏班社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关中皮影戏班社的传承形式
第三节 关中皮影戏的主要班社及代表性传承人
第四章 关中皮影戏的演出与习俗
第一节 演出形态
第二节 经营运作
第三节 行规行话
第四节 相关习俗
第五章 关中皮影的雕刻艺术
第一节 皮影制作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 皮影雕刻的相关知识
第三节 关中皮影雕刻的传承与优秀艺人
第四节 皮影的生产经营
尾声
附录 关中皮影戏代表剧本选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皮影,世人称之为“戏剧艺术的活化石”、“活的绘画”。中国是皮影戏的故乡,十三世纪初,蒙古大军将皮影带到中亚,从此历经五个世纪,逐步由波斯传入埃及,再传入土耳其,最终进入欧洲,并成为现代有声电影的前驱。关中,指中国陕西的关中地区,或称关中平原、关中盆地,其范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倚秦岭,北临“北山”,渭河纵贯其间,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约3.9 万平方公里,包括西安、宝鸡、成阳、铜川、渭南五市及杨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