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诗研究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文选》诗研究

胡大雷,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年代:2014

定价:8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古文学研究》其中之一。该书以《文选》诗为研究对象,以诗歌体裁为研究中心,研究《文选》诗的文献价值、分类原则等编纂体例,从诗歌编纂的分类及诗歌的选录入手,探索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类型学意识的起源、形成及诗歌选集的具体编纂操作。

作者介绍:

胡大雷,男,1950年出生,浙江宁海人。1982年元月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元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96年6月毕业于河北大学古籍所,获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文论的教学与研究。1991年,获原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8年,获广西自治区政府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200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书籍目录:

导论 《文选》与“选诗”研究

一、《文选》的编纂

二、《文选》之“文”辨

三、“文选学”与“选诗”

第一章 补亡类

第一节 “有其义而亡其辞”的笙诗

一、笙诗的排序

二、笙诗本无其辞

三、《毛诗序》述“笙诗”之义

第二节 束皙《补亡诗》六首

一、束皙“补亡”的动机

二、“补亡”之作的內容

三、与《诗经》作品的差异

第三节 束皙《补亡诗》的文化背景与意义

一、又一首“补亡诗”

二、束皙《补亡诗》的文化背景

三、“补亡”的另两方面意义

第二章 述德类

第一节 谢灵运《述祖德》二首

第二节 “述祖德”溯源

第三节 其他述祖上事迹之作

第四节 与《文选》诗郊庙类的区别

第三章 劝励类

第一节 劝励类的诗作

第二节 中古其他“劝励”之作

第三节 劝励类的变例

第四节 “劝励”诗作溯源

第四章 献诗类

第一节 “献诗”之义

第二节 “献诗”类作品分析

第三节 与其他“应诏”之作的区别

第四节 “献”的三种类型及溯源

第五章 公宴类

第一节 何为“公宴”

第二节 建安时期的“公宴”诗作

第三节 西晋时期的“公宴”诗作

第四节 东晋末宋齐梁时期的“公宴”诗作

第五节 中古“公宴”诗作的演化轨迹及特点

第六节 公宴诗溯源

第六章 祖饯类

第一节 祖饯诗的含义及中古时代对祖饯时情感抒发的重视

第二节 《文选》诗祖饯类诗作形态分析

第三节 《文选》诗杂诗类关涉祖饯的作品

第四节 《文选》诗公宴类关涉祖饯的作品

第五节 《文选》诗赠答类关涉祖饯的作品

第六节 未入《文选》的中古祖饯类诗作

第七节 祖饯诗的独立

第七章 咏史类

第一节 咏史与典故的区别

第二节 《文选》诗咏史类作品的形态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中古咏史诗所咏人物分类

第四节 具有示范作用的左思《咏史》八首的抒情

第五节 时代与社会对咏史诗的期望

第六节 从咏王昭君系列看咏史诗特征的凝固与变异

……

第八章 百一类

第九章 游仙类

第十章 招隐类

第十一章 反招隐类

第十二章 游览类

第十三章 咏怀类

第十四章 哀伤类

第十五章 赠答类

第十六章 行旅类

第十七章 军戎类

第十八章 郊庙类

第十九章 乐府类

第二十章 挽歌类

第二十一章 杂歌类

第二十二章 杂诗类

第二十三章 杂拟类

综论 《文选》诗类别之种种情况

附录一 《文选》赋研究举隅

附录二 《文选》文研究举隅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古文学研究:诗研究》这部在特定文学观念主导下编纂的大型古代作品选集,不仅保留了许多作品的原始面貌,也反映出编选者的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和批评眼光。尽管《中古文学研究:诗研究》从唐代就开始成为“显学”,历代研究者不绝,留下了许多研究著作,但大体都局限于训诂学、注释学和文献学、文体学两个方面,鲜有研究其主题分类及分类背后所隐藏的文学观念和写作原则等。《中古文学研究:诗研究》以诗歌体裁为中心,研究《中古文学研究:诗研究》诗歌的文献价值和题材分类的编篡体例,从编者的分类及作品的选录入手,探索中国古代诗学中类型学意识的起源和形成,显示出独到的学术眼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文选》诗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古文学研究
9787510081415
如需购买下载《《文选》诗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西安出版单位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8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 × 21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文选》诗研究是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于2014.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2 的主题关于 《文选》-古典诗歌-诗歌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