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封面图

中医各家学说

秦玉龙, 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1.0

书籍简介:

本教材的编写主要参考了任应秋教授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上篇·医学流派》(1980年版)及四版教材(1986年版),有关学派划分的依据则从任应秋教授之说,一是师承授受,一是学术争鸣。在总论中不仅论及学派争鸣对中国医学发展的贡献,而且更涉及不同学派间的学术渗透、学术交叉及学术融合,其与学术争鸣相辅相成,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中国医药学。在各论中除了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按师承授受的关系进行介绍之外,坚持了任应秋教授对医经学派、经方学派和汇通学派的主张。尤应指出医经学派与经方学派不可或缺。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古代医药学的变迁

第二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

第二章 中医学术流派的创立和发展

第一节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

第二节 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

第三章 学派争鸣与学术融合对中医学的贡献

下篇 各论

第四章 医经学派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校订疏证诸家

一、校勘研究诸家

(一)林亿的“新校正”

(二)胡澍的《素问校义》

二、注释疏证诸家

(一)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

(二)吴崑的《内经素问吴注》

(三)马莳的“发微”

(四)张志聪的“集注”

第三节 分类研究诸家

一、全面分类诸家

(一)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

(二)张介宾的《类经》

二、选择性分类诸家

(一)滑寿的《读素问钞》

(二)李中梓的《内经知要》

(三)沈又彭的《医经读》

第四节 专题发挥诸家

一、秦越人与《难经》——脉学的发挥

二、张仲景与《伤寒论》——伤寒病的发挥

三、华佗与《中藏经》——脏腑辨证的发挥

四、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针灸学的发挥

五、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痛源证候学的发挥

六、杂病证治的发挥

(一)刘完素与《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二)骆龙吉与《内经拾遗方论》

(三)陈无咎与《明教方》

七、七篇大论与五运六气

第五章 经方学派

第一节 经验方的搜集

一、历代编撰的经验方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时期

(三)两宋时期

二、名亡实存的经验方

三、现存经验方书述评

第二节 经论方的突起

第三节 经方与时方之辨

第四节 近代著名经方家

一、郑寿全

二、莫枚士

三、曹家达

第六章 河间学派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刘完素

第三节 张从正

第四节 朱震亨

第五节 戴思恭

第六节 王履

第七节 虞抟

第八节 汪机

第九节 王纶

第十节 孙一奎

第七章 易水学派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张元素

第三节 李杲

第四节 王好古

第五节 罗天益

第六节 薛己

第七节 赵献可

第八节 张介宾

第九节 李中梓

第八章 寒温学派

第一节 伤寒学派

一、概说

二、明以前治《伤寒论》诸家

(一)王熙

(二)成无己

(三)朱肱

(四)许叔微

(五)郭雍

三、明以后各流派

(一)错简重订派

1.方有执

2.喻昌

3.张璐

4.程应旄

5.周扬俊

6.黄元御

7.吴仪洛

8.章楠

(二)维护旧论派

1.张遂辰

2.张志聪

3.张锡驹

4.陈念祖

(三)辨证论治派

1.柯琴

2.徐大椿

3.钱潢

4.尤怡

5.陈念祖

6.包诚

第二节 温病学派

一、概说

二、河间绪论为温病学派的先导

三、温疫学说的形成

(一)吴有性

(二)戴天章

(三)余霖

四、温病学派的鼎盛时期

(一)叶桂

(二)薛雪

(三)吴瑭

(四)王士雄

第三节 寒温并论诸家

一、概说

二、寒温并论著名医家

(一)孙思邈

(二)韩祗和

(三)庞安时

(四)缪希雍

(五)杨蝽

(六)俞肇源

(七)雷丰

第四节 寒温统一的争鸣

第九章 汇通学派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开始接受西说诸家

一、汪昂

二、赵学敏

三、王清任

第三节 持汇通说诸家

一、唐宗海

二、张锡纯

三、张寿颐

第四节 改进说与科学化的主张

一、恽树珏

二、陆彭年

第十章 其他著名医家

第一节 钱乙

第二节 陈言

第三节 陈自明

第四节 绮石

第五节 程国彭

第六节 王泰林

第七节 吴师机

内容摘要: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供中医药类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使用)》是高等中医专业教育的一门后期综合性提高课程,通过学习中医的主要学派及历代著名医学专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使学生们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得到系统提高。综观我国历代著名医学专家的学医及行医的规律,学习“中医各家学说”是他们共同的“通向名医”之路。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供中医药类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使用)》的教学不仅能很好地担负起提高学生中医水平的任务,而且能为学生们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他们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打开“伟大宝库”的大门,并引导学生继续钻研中医学的途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供中医药类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使用)》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综合提高。

编辑推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供中医药类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使用)》是在经历了近30年《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供中医药类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使用)》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在总论中不仅论及学派争鸣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而且更涉及不同学派间的学术渗透、学术交叉及学术融合,其与学术争鸣相辅相成,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中医药学。在各论中除河间学派与易水学派按师承授受的关系进行介绍之外,坚持了任应秋教授对医经学派、经方学派和汇通学派的主张。尤应指出医经学派与经方学派不可或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医各家学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316171
如需购买下载《中医各家学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1.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11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2 的主题关于 中医学-中医学院-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