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9.8
本书研究的核心是美国的顶尖大学“三巨头”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入学标准。描述了他们延续至今的招生系统,以及在这标准上对细枝末节部分的修补。它实际摒弃了将学业能力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的做法,信奉学生录取的政策一定要符合学校的自身利益的铁律。书中对三校20世纪以来在录取学生时所采纳的“能力”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力图揭示录取标准不断改变的原因,历次变更中的获益群体和牺牲品,以及所有这些对国家的影响。其中也包含着关于既有社会秩序、财富和权力不平等的分配格局如何得以维持的隐喻。对我们了解国外大学的录取标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也非常具有启示性价值。
序言第一部分 选拔性招生的起源,1900—1933第一章 精英教育与新教精神第二章 实施选拔性招生前的三巨头第三章 哈佛同限制的斗争第四章 耶鲁和普林斯顿的“犹太人问题”第二部分 精英统治的斗争,1933—1965第五章 哈佛的科南特:生平与思想第六章 科南特时代的招生现实第七章 耶鲁:不情愿的改革第八章 普林斯顿:扩招的俱乐部第九章 威尔伯 本德及其影响第十章 老拿骚的传统与变革第十一章 耶鲁:从偏狭到兼容并包第三部分 兼容并包及特权的存留,1965—2005
序言第一部分 选拔性招生的起源,1900—1933第一章 精英教育与新教精神第二章 实施选拔性招生前的三巨头第三章 哈佛同限制的斗争第四章 耶鲁和普林斯顿的“犹太人问题”第二部分 精英统治的斗争,1933—1965第五章 哈佛的科南特:生平与思想第六章 科南特时代的招生现实第七章 耶鲁:不情愿的改革第八章 普林斯顿:扩招的俱乐部第九章 威尔伯 本德及其影响第十章 老拿骚的传统与变革第十一章 耶鲁:从偏狭到兼容并包第三部分 兼容并包及特权的存留,1965—2005第十二章 印克 克拉克、金曼 布鲁斯特和耶鲁的变革第十三章 种族冲突和黑人的融合第十四章 男女同校和性别平等的抗争第十五章 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反叛第十六章 多元化、巴克案以及大学自主权保卫战第十七章 金钱、市场精神和排名竞争第十八章 “才能”之争译后记
《被选中的》是迄今为止最具经典性的社会与文化史扛鼎之作,它清晰地阐述了美国顶尖大学三巨头——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入学标准,生动地揭示了过去一个世纪美国权力与精英特权的变迁。书中描绘了各色人物(包括伍德罗 威尔逊、富兰克林 德拉诺 罗斯福、詹姆斯 布莱恩特 科南特和金曼 布鲁斯特等),解释了围绕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招生竞争如何塑造了美国精英,并且形成了今日美国所拥有的奇特的大学入学制度。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精英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些顶尖大学的取舍标准。本书详细讲述了三大名校不为人知的历史,呈现的不仅仅是它们的入学标准的变迁史,更主要的是反映出美国精英观念一百多年来的演化,是美国社会文化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被选中的: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入学标准秘史》堪称教育社会学的扛鼎之作,著者杰罗姆 卡拉贝尔并没有把眼光仅仅局限在教育范畴内,而是将教育问题置于20世纪诸多历史事件风起云涌的宏大背景下,反映不同种族、阶层和性别的美国民众对教育公平的强烈呼声,其间相继存在着排犹太主义的政策、公立和私立高中的生源选择以及对黑人和女性的包容等问题,而高校、校友和学生等多方利益纠缠其中,经历了多次政治和社会运动,甚至引发了暴力及流血事件。 美国高校作为英才汇集之地,是培育未来领袖的摇篮,并且承担着选贤与能、促进底层及弱势群体公平向上流动的社会责任,实际充当了一个利益分配者的角色,因而由此产生的纷争十分频仍。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三巨头的历任教育家们围绕着该招入谁、不该招入谁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招生制度改革,在维持社会公平的同时,这三所名校不自觉地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偏袒特权阶层,而教育家们经过长久不懈的艰辛努力,自认为招生标准已经达到他们所信奉的“贤能主义”的高度时,杰罗姆 卡拉贝尔却迎头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揭示出“贤能主义”标准竟然也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和缺陷。 本书史料丰富翔实,文笔通晓流畅,集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殊为可读。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被选中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0167435 如需购买下载《被选中的》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9.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被选中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2.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649.712.8 的主题关于 高等学校-介绍-美国 ,留学教育-概况-美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