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9.0
本书通过对《法华玄义》和《法华文句》的诠释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讨,旨在构建智顗独具特色的“法华诠释学”思想理论。
序言
引论
第一章宗教与诠释
第一节诠释对于宗教的重要性
第二节宗教诠释中的一个误区
第三节宗教诠释的模式
第二章《法华玄义》中的诠释方法:“五重玄义”
第一节《法华玄义》的文本结构
第二节“五重玄义”之“通释”
第三节“四悉檀”的十重解释
第四节“五重玄义”之“别释”
第三章《法华文句》中的诠释方法:“消文四意”
第一节何谓“消文四意”
第二节“消文四意”例释
第四章“法华诠释学”的比较特征
以中西诠释学为参照
第一节西方诠释学:“读者至上主义”
第二节中国传统诠释学:“作者至上主义”或“圣人至上主义”
第三节法华诠释学:方法至上主义
第五章智颉对“法华诠释学”的拓展使用
第一节《光明玄义》中的“五重玄义”
第二节《光明文句》中的“消文四意”
第六章“法华诠释学”的流布
第一节锬虚:“五重玄义”释《心经》
第二节静修:“五重玄义”释《教观纲宗》
第三节智旭:仿效“消文四意”释《周易》
第四节“华严十义”与“法华诠释学”
附录
“易注”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注释
《坛经》中的中国式言说兼作“中国佛教”新解
调和“教外别传”和“释迦正传”的禅宗诠释实践
从“表法”到“心法”与从“表法”到“尘法”
慧能与法藏不同的诠释学路径及其与宋明理学的关联
参考文献
本书引论简单交代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篇章结构,并重点解释本书书名“心悟转法华”的由来及其含义,以期通过这一解释确定本书的基调和方向;第一章,阐述诠释与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明研究智■的“法华诠释学”在整个天台宗研究乃至整个中国佛教研究中的意义;第二章,阐述《法华玄义》中的诠释方法“五重玄义”;第三章,阐述《法华文句》中的诠释方法“消文四意”;第四章,将《法华玄义》中的诠释方法“五重玄义”及其相关理念和《法华文句》中的诠释方法“消文四意”及其相关理念合称为“法华诠释学”,并将“法华诠释学”与西方诠释学和中国传统诠释学作一比较,彰显“法华诠释学”的比较特征;第五章,阐述智■在《法华玄义》和《法华文句》以外的作品中对“法华诠释学”理念及其方法的运用,主要以《金光明玄义》和《金光明文句》为例;第六章,阐述“法华诠释学”的理念及其方法在天台宗内部的流布以及华严宗中与“五重玄义”与“消文四意”类似的诠释方法“华严十义”;结语,讨论“法华诠释学”在今天可能会有的应用前景及其可借鉴之处。【作者简介】 陈坚1966年生,浙江临海人,哲学博士(2000,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山东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山东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佛教、中国哲学和比较宗教学方面的研究。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心悟转法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1239204 《心悟转法华》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