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间
烟火人间封面图

烟火人间

颜元叔,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2.0

书籍简介:

颜元叔的散文(杂文)风格自成一家,1977年曾与琦君等人并列台湾“十大散文家”。在题材上,颜元叔逃脱学问,深谙琐细人生的家常趣味,从开会放假、街市菜场,到街边小食、看病旅游,乃至“以大见小”,从莎据中讽喻普通人的人情世故,浮生种种,逸趣横生。机智、幽默之外,亦不乏温暖、深情。

书籍目录:

序一“台湾学人散文丛书”总序/周志文

序二市井烟火.人间百态/张瑞芬

第一辑烟火人间

晒太阳记

假日庭院

夏蚊成雷

夏日炎炎不好眠

懒猫百态

香肉经验

烧饼夹油条

西餐请客

箱子的烦恼

足下的鞋子

哈姆雷特做家事

麦克白去散步

李尔王和儿子们

奥赛罗的洗澡毛巾

第二辑呜呼哀哉

哀哉肉体

英诗误我

粉笔生涯

我爱开会

知无不言

杂文与现代人

是为之序

大学生

青年人

窄门该挤

第三辑竹外桃花

行走在狭巷里

雪暗天

走入那一片蓊郁

飘失的翠羽

第四辑吾乡斯忆

回忆小面

一个平庸的梦

罗斯福路的回忆

尧水之头

孔明灯

春芽

霪霪春雨好“流”鱼

雷雨下的池塘

冬天的泥鳅

田间的渔业

池塘钓草鱼

茶籽与香油

午夜的乐声

疟疾与“索法大仙”

山村的黑夜

父母见背

后记

前言

散文在中国文学中的源流既深,影响又广,完全是在西方文学家的意料之外。西方有散文,但在文学的比重上,一向甚轻。举例而言,由西方文学观念主导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最多的是小说,其次是诗,再其次是剧作,几乎没有靠散文得奖的。在中国则不然,中国传统把文类分成韵、散两类:韵文指广义的诗,而无韵的就是散文。散文几乎包罗万象,经史子集全是它的范围。唐代韩愈提倡古文,是表示与当时的骈丽之风不同调,而明代中期之后所标举的“古文”,是与考试应制时所写的“时文”(即八股文)区隔,而古文指的是传统散文,都是熔铸经史、陶冶百家的。明清以来的古文选家都持这个看法,比如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林云铭的《古文析义》、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以及坊间最容易看到的《古文观止》等等。

从这个角度看,散文在中国不仅包罗广大,甚至是文学的主流。当然,传统的文学观念认为,“诗”是言志的,志比较个人化,所以诗中容许有自我意识;而“文”是载道的,道往往是由社会集体所形成,所以论文时多重视文中所含的道理是否充足、是否客观,作者的个性反而较为淡薄。这使得中国传统对诗的态度较轻松,而对散文的态度则较严肃。

然而“五四”之后,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散文改变了熔经铸史的传统,从而向纯文学靠拢,变得更纯粹、更有艺术性简言之,是所谓的散文“诗化”。这样的处理方式当然有所建树,它使得散文摆脱历史的纠葛,重新在文学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然而也有缺点,散文在无形中被窄化了,邯郸学步地跟随着诗的脚步作为纯文学中的一个文类,其存在的意义都不禁令人怀疑了。

有人说“五四”以来的文学解放,是自明代晚期的文学中得到启发,这个说法是可以成立的。晚明文学有一特色是诗论发达,大部分有特色的文学见解是在诗的讨论中发展出来的,譬如公安派的主要文学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原是诗论。然而,晚明甚至整个明代像样的诗人很少,真正能够流传百世的诗作也不多,倒是晚明文人在散文革命‘上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把传统散文“载道”的观念扭转了回来。“五四”时期的文人强调晚明的“小品精神”,其实是有点弄错了,小品并不是指散文要轻薄短小,去表现“小处的美”。晚明文人搬出小品,其实是要与经邦济世的传统散文信仰相对抗,因为过分耽于大道,往往会丧失自我。所以,这种“小品精神”即自由创作的精神,强调自我意识与自我风格,与形式上的大小长短反而没有什么关系。

“五四”以来的文学革命,可以说是延续了晚明的精神,部分散文的“诗化”,其实可视为散文朝“言志”方向发展。然而散文并不等于诗,不论在其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比诗更宽广的空间,“言志”固然可以,“载道”亦无不可,不过“道”不再是以往集体认可的圣贤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五四”之后的散文,如果仅以文学的范围来讨论,比以前有更大的创作和发挥空间。但事实上,中国的散文舞台看似热闹,其实涔寂,在散文创作的质与量上反而无法与传统相提并论。

台湾的文学,基本上是承袭着中国传统文学的源流而来,但因海峡的阻隔,从上世纪中叶之后又逐渐发展成一种与大陆不太相同的文化与文学环境。台湾没有经历“文化大革命”,传统的价值从未受到大的冲击,学校语文教育的古典部分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仍然使用传统汉字,并没有使用后造的简化字。其次,台湾为一海岛,与海外接触是生活中的必要。台湾人虽不抛弃传统,但通过与外界的频频接触与碰撞,在很多方面可能更加多元和开放,文学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尽管海峡两岸的文化与文学环境有差异,然而文学不见得都会依照一定的公式来发展,何况文学也没有公式。整体而言,近六十年来的台湾社会虽有起伏,但起伏不大,也不险峻。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这样的环境不见得都值得庆幸,因为处在这种环境的人,比较缺乏惊涛骇浪式的生活经验,激荡不出昂扬愤激的生命力,因而也难以创造出开阖宏肆的有“伟大力”的作品。欧阳修就说过,“文必穷而后工”,生活上的跌宕有时反而是文学追求上的宝贵动力。

在这套“台湾学人散文丛书”中,我们邀请了几位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挑选和整理了他们有代表性的作品,希望藉由这套丛书,让大陆读者来了解台湾的散文。为什么这丛书上面冠以“学人”一词呢?这是为了有别于一般的文学散文家。这批“学人”散文家,他们在文学创作之外还有另外的学术本业,或者在他们的散文作品中透露出更多的知识分子的关怀。与传统的知识分子不同,他们的关怀不见得只放在“经邦济世”上面,在如今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中,他们的关怀也是多方面的。这套丛书挑选的“学人”中间,极少数出身于中国传统文学,但大部分不是,比如有研究外文的专家,有历史学者,有建筑家,还有研究环境--科学的科学家……他们的文字都好,创作也丰,在台湾都被视为重要的散文作家,而且可能比一般的文学散文家更具有文化意识和终极关怀。他们的作品往往会更多地引用典故,乃至最前沿的知识,所以更容易反映台湾社会的多元状况。

当然,文学有自己的生命,文学不见得为其他事物而存在。透过文学来了解社会当然可以,但文学的目的似乎远不止如此。文学不只是被动地反映社会,有时候,文学更影响了社会,左右了社会的价值,甚至于自己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

我们期望这套丛书的顺利问世,一方面使得台湾的文学作品有机会让更多的大陆读者读到;另一方面,也使得海峡两岸的当代文学彼此激荡、生生不息。

二○○八年戊子春日周志文谨序于台北市诏安街永昌里

后记

我自中风以来,十年未落一字,未刊一文,本集所选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前的老东西。本想让它零落草木,不想张瑞芬教授据之写成论文,乃起死回生;又蒙周志文教授主编“台湾学人散文丛书”,嘱我入列,乃得见天日于全中国。文选由张教授操刀,承周教授青睐,在此向他们深致谢忱。

我写稿子着眼于一个“钱”字,所得虽薄,亦有助于家计。职是之故,文章以娱众为本,故多为杂文,娱人亦娱己也。偶有动感情处,发泄后即云消雾散矣。

我现一半时间长住上海,盖欲分享祖国之盛世气息也。爱国我自小有心,五岁时在画刊上看到一帧图片,上书“日军侵我山海关”,心头惊痛,至今依然热血沸腾。我六十五岁退休,报载美国总统克林顿预言,二十年内中国经济超越美国,世界居首,乃赋歪诗一首:

好歹再活二十年,争取残喘留此间。

只待经济中胜美,哈哈大笑可长眠。

录此与读者一乐。

内容摘要:

  颜元叔的散文跳脱学问,深谙琐细人生的家常趣味,从开会放假、街市菜场,到街边小食、看病旅行,乃至“以大见小”,从莎剧中讽喻普通人的人情世故,浮生种种,逸趣横生。在机智、幽默的标志性篇幅外,又有温暖、深情、隽永的美文,主要体现在对儿时大陆故乡的怀念及对人生、人心的感悟上。  喜欢人读小说,喜欢吟咏的人读诗歌,喜欢对白的人看戏剧,喜欢闲情的人看散文,假使你统统喜欢,或统统不喜欢,你就去看颜元叔的杂文。  《烟火人间》分为六辑:“烟火人间”、“呜呼哀哉”、“给年轻人”、“竹外桃花”、“台北,台北”、“吾乡斯忆”。【作者简介】  颜元叔,祖籍湖南茶陵,1933年生于南京。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英美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密歇根大学,后任台湾大学外文系主任,创办《中外文学》、《淡江评论》等杂志,并任《中外文学》月刊社社长兼总编辑。擅用幽默嘲讽的笔法,描述市井百态,剖析社会现实问题。1977年颜元叔与琦君、王鼎钧、张拓芜、张晓风、思果等人并列台湾“十大散文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烟火人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台湾学人散文丛书
9787208077713
如需购买下载《烟火人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8000

书籍信息归属:

烟火人间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 的主题关于 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